标题 | “信号与系统”的微课教学实践探索 |
范文 | 邢砾云 周振雄 董胜 贾雁飞 邹青宇 摘 ? 要:慕课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教育的运作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孕育下蓬勃发展,同时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持续性的激发,教育界对MOOC实施方式必须深刻反思。文章以“信号与系统”微课教学实践为例,在结合课程特点、学生适应性和课程建设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导二简三提”的微课教学实践模式,探索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应用型本科MOOC建设途径,并对“以课程质量为核心”的教学实践改革措施及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慕课;微课;“一导二简三提”;信号与系统 1 ? ?“信号与系统”课程概要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具备扎实的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基本数学理论的同时,还需掌握电路理论等专业基础知识。为解决学生数学基础差、课堂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等问题[1-3],改变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4],结合“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特殊性、复杂性、抽象性特点,“以导促学,以简劝学,以提研学”的方式进行微课教学模式探究并与實践相结合[5]。基于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时代背景下,以前期“信号与系统”网络优质课程建设为契机,实现“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微课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理论、实践应用水平,达到“以用促建”的研究目的[6-7]。目前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性较强。学生对知识应用价值缺乏深刻理解,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尤其在解决一些实际工程技术问题时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经验。 (2)课程关联性极强。前续课程基础不牢、学习深度不够,缺乏理论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就业与考研,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8-10]。 本文着眼于以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信号与系统”,提出“一导二简三提”的微课教学实践探索模式。深刻剖析了课程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捷、高效、灵活的学习方式的优势基础上,主要探讨了将“互联网+微课”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慕课建设模式与实施效果。 2 ? ?“一导二简三提”的“信号与系统”微课建设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关键及教学实践措施 将传统教学与“互联网+”微时代的课程模式充分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多方面、全方位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过程中,多思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及长久机制,为切实提高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质量做贡献。 2.1 ?深挖课堂潜力,变抽象理论为综合运用能力 (1)为将抽象概念通过微课的课堂演绎直观表达,课程组教师定期集体备课,编排“剧本”,讨论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关键教学内容的导引方式。根据“剧本”分配角色,由课程组集体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课后总结,深挖课堂潜力,提升教学效果。 (2)在直观理解的基础上,将虚拟仿真实验与知识综合运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借助Matlab软件与微课视频相结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查看,易于随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充实,知识点更精炼,在挖掘课堂潜力的同时,变抽象理论为综合实践运用能力。 (3)为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并结合学生语言水平的实际,教学中安排在最后一章开展双语教学。前4章学习中则部分引入专有名词的英文表达,在一定英文专业词汇积累基础上,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前沿案例与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一导二简三提”实现微课的制作 课堂教学中,制作课堂中适用的微课视频时,时长控制在1~2 min最佳。“一导”:每段视频都要包含简短的引导,实现明确学习目的、融入引人入胜的情感设计。“二简”:视频内容要紧密结合信号与系统课堂教学的难点、要点,深入浅出,举例简单易懂又能说明深奥理论中所包含的浅显的物理含义,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三提”在视频最后留下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深入研究课程的兴趣,发散思维,创新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分别在实践应用和理论深度等知识的提升上着手,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或数学推导、知识扩充实现知识的升华。 课堂活动是深化微课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微课设计紧密结合各章节知识点特点及相关工程知识案例,以“一导二简三提”微课视频形式抛出问题。课堂活动由分组、讨论、交流阶段分段实施,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小组人数控制在3~5人,由组长负责记录讨论内容,讨论时间3~5 min。每个课题讨论后通过交流讨论结果,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教师进行适当总结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使学生对知识要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使课堂活动顺利开展,通过慕课平台布置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检索,同时加强了文献检索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 ? ?实施效果及反馈 在已有省级优秀课及优质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课堂内外微课的运用,做好课堂活动设计以及课下微课自学内容,制定反馈机制。不但能运用,而且有考核。将传统教学与“互联网+”微时代的课模式充分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多方面、全方位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过程中,多思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及长久机制。实施效果如下所示。 对比电子信息工程2016级结合“一导二简三提”的教学原则实施微课及慕课教学实践与实施前电子信息工程2015级的能力表现分析如表1所示,可知,平均成绩由64.25分提高到76.42分,计算、理解、应用、综合分析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尤其是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得分率提高超过17%。可见,微课与慕课的有机结合,融合结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改革,加之针对培养目标的有的放矢,能够良好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实现了从单纯的理论推导到工程实践应用的延伸,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度。 [参考文献] [1]吴谨,陈和平,张涛.地方高校课程建设探析[J].科教导刊,2012(4):138-139. [2]李艳松.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08-112. [3]杨松水,郑小春,张安东.高校地方文献课程群建设初探[J].巢湖学院学报,2012(4):116-119. [4]郭美华.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提高知识综合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172. [5]刘俊杉,田丹,林琳.移动互联网时代计费系统的变革[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4(4):64-66. [6]陈后金,胡健,陶丹,等.“信号与系统”慕课建设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8(1):29-30. [7]弋建伟.浅谈微课、慕课(MOOC)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8):21. [8]朱娟娟,郭宝龙.“信号与系统”在线课程的探索与教学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7(5):36-38. [9]吴宪祥,郭宝龙,朱娟娟,等.“信号与系统”课程交互式教学体系构建[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1):26-28. [10]曹阳波,李照泉.培养“工匠”应用型人才,推进独立学院教学改革—以“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设计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13-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