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Packet Tracer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余基映 摘要: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难度大、协议抽象的特点,本文提出基于Packet Tracer进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方案,并结合VLAN技术教学实例,在Packet Tracer中设计出了网络拓扑结构,完成了配置过程,并进行了结果验证,经实际教学反馈,操作简便,效果逼真,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acket Tracer;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VLAN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2-0157-02 1引言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难度大、协议抽象的特点[1]。在理论教学环节,学生对原理、协议等抽象的知识缺乏理解,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实践环节,是加深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受教学经费和场地的限制,无法让学生真实地操作网络设备[2]。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现状和特点,引入Packet Tracer模拟器,配套相应的教学实例,通过软件建立一个仿真的实验环境,使得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的授课效果[3-4]。 2 Packet Tracer简介 Cisco公司针对其CCNA认证专门开发了一个用来设计、配置和进行故障整理排除的官方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 [5]。Packet Tracer主要通过软件模拟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用户通过拖曳的方法轻松地在软件上建立网络拓扑,还可以通过输入命令来配置网络设备,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模拟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Packet Tracer提供了良好的图形界面、配套的实验实例,具有操作方便、交互性强、形象直观、准确真实等优点。 3教学实例 在Packet Tracer平台上,可以完成的计算机网络相关教学实例主要有:交换机VLAN技术、VLAN间路由、STP生成树协议、路由器静态路由、路由器RIP协议、路由器OSPF协议、访问控制列表ACL、网络地址转换NAT等。下面以VLAN技术为例进行说明。 3.1 VLAN技术 VLAN(Virtual LAN)即虚拟局域网,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而这些网段具有某种共同的需求。每一个VLAN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计算机属于哪个VLAN。传统共享介质的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中,所有用户在同一个广播域中,随着广播帧数量的增多,网络传输性能将明显下降,甚至产生网络风暴。VLAN技术具有隔离广播报文、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增强网络通信安全等优势[6]。 3.2 Packet Tracer对网络拓扑的模拟 VLAN技术教学实例教学环境的搭建如图1所示,六台主机电脑PC0~PC5通过直通线与交换机Switch0互连。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在Packet Tracer中,将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后,还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IP地址分配,IP地址分配如表1所示。 配置命令 3.2.1 配置PC 按照IP地址分配表表1分别配置PC0~PC5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Packet Tracer工作区内,依次单击PC0~PC5,打开PC参数设置对话框,选择“Desktop”选项卡,单击“IP Configuration”对话框,输入参数。 3.2.2 配置交换机 在Packet Tracer工作区内,单击交换机Switch0,打开Switch0参数设置对话框,选择“CLI”选项卡,输入配置命令。 (1) 创建VLAN 在交换机Switch0上创建VLAN10,VLAN20,VLAN30。 Switch>enable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onfig-vlan)#name HR Switch(config-vlan)#VLAN 20 Switch(config-vlan)#name SALES Switch(config-vlan)#VLAN 30 Switch(config-vlan)#name ENG (2) 分配VLAN 將交换机Switch0的Fa0/1~ Fa0/2分配给VLAN10,Fa0/3~ Fa0/4分配给VLAN20,Fa0/5~ Fa0/6分配给VLAN30。 Switch> Switch>enable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if-range)#interface range Fa0/1-2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VLAN20、VLAN30配置命令相同。 3.3 结果分析 完成配置之后,采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设备连通性。Packet Tracer可以模拟这个过程,在Packet Tracer工作区内,单击PC机,打开PC参数设置对话框,选择“Desktop”选项卡,单击“Command Prompt”对话框,输入ping命令。 (1) 对在同一个VLAN中的PC测试连通性,用同在VLAN 10中的PC0 ping PC1,可以ping通,结果如图3所示。 (2) 对在不同VLAN中的PC测试连通性,用在VLAN 10中的PC0 ping VLAN 20中PC3,不能ping通,结果如图4所示。 (3) 在未划分VLAN之前,PC0 ping PC3,可以ping通,结果如图5所示。 结果验证,未划分VLAN之前,交换机的所有接口在同一个广播域内,连接在该交换机上的PC机互相之间可以ping通。划分VLAN之后,分配在同一个VLAN中的接口在一个广播域内,连接在该接口上的PC机之间可以ping通,不同VLAN之间的PC机之间不能ping通,从而隔离广播域。 4 结束语 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利用Packet Tracer模拟器进行仿真实验,操作简便,效果逼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学生对抽象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学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容振邦.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案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1(03):67-70. [2] 刘静.基于Packet Tracer的VLAN间通信实验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2):55-56+58. [3] 薛琴.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仿真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02):57-59. [4] 李萍.Packet Tracer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1):177-179+182. [5] 崔北亮.CCNA认证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81-86. [6]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101-1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