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幼龄孩子从众,让大龄孩子独立思考 |
范文 | 彭运林 从众是指根据他人作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包括顺从和接纳。靠外在力量表现出来的从众行为叫做顺从,人们之所以顺从,主要是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比如孩子完成作业时磨蹭、打折扣,家长惩罚其做家务1小时:如果认真完成,家长奖励其一个玩具,孩子大概率上会按照家长的意志去顺从。如果人们的顺从行为是由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那么我们称它为服从,比如体育课上老师喊口令:“向左转”,所有的孩子齐刷刷的转向左边。 真诚的、内在的从众行为叫做接纳。比如家长给孩子讲道理,若不好好学习,以后会考不上好的大学,接着找不到好工作,孩子听懂了,表示以考上某名牌大学为目标,在没有外在施压的情况下,自觉的订立目标,每天挑灯夜读,这就算内化的接纳行为。 人是社会动物,是群居动物,有社交,那么就会存在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为了与周围的人达成良好的协作,首先得表现得和别人一一样,才能被接受,从众是人的本能。自古以来皆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那些难以语言沟通的外乡人总被人排斥。孩子群体里,弱小的,不善言语的,家里贫困的,残疾的,也会成为校园霸凌的对象。幼龄孩子应该从众,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 1、知识的储备量远远不如成人,没有自主分辨能力。幼龄孩子的知识来源于在校园的书本中和同龄人的交往中,除了课堂的教学,他们与同龄人的交谈、聊天、游戏,都能够让他们迅速適应社群的游戏规则,协作也好,竞争也好,他们慢慢摸索出自己的博弈道路,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从众和模仿。这些从众、模仿行为,其实是人类在学习早期知识的过程。只有迅速的获取多渠道的知识,才能去伪成真。 2、被群体接纳,而不是被排斥。人来到世界的方式是脱离母体,以个体的方式生存的,但由于人的社会属性,终其一-生都在与人合作。但是,幼龄孩子们这个大群体在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社会属性,终其一-生都在与人合作。但是,幼龄孩子们这个大群体在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以前,并没有成人世界那般驾驭情绪,驾驭善恶的能力。成人之间的社交里,讨厌一个人并不会让对方明显感知到,但孩子们会童言无忌的表达,如通过语言或者肢体暴力直接攻击他不喜欢的人,当某个”特别”的孩子明显和群体不同时,会成为校园霸凌对象,那些实行攻击的群体,完美的体现了孩子没有驾驭情绪,驾驭善恶的天真之处。如老师要求上课应该认真听讲,某个孩子若长期嬉闹,就会成为班级群体里的不合群对象,久而久之就会被贴上标签而被排斥,所以老师应该及时和家长沟通,-起应该帮助他改掉此习惯。再如,若校园里大多数孩子都消费高档电子产品,个别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无法购买,他被排挤后,会心理自卑,学校则可以通过限制高消费电子产品进校园的方式,营造大家都一样的校园环境。 3、过早的挑战权威而成为怀疑论者。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固然是好事,但须建立在知识储备量丰富,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的前提下,在前人的观点上推陈出新推动社会进步。如果孩子知识量不丰富,对很多的领域一片空白,?就开始特立独行挑战权威,很容易陷入怀疑论者的境地,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用怀疑的眼光予以否认,这种否认不是为了“破和立”,而是执迷于批判别人的快感。顺着这条逻辑推演下去,“怀疑怀疑论的怀疑?论者”是不可想象的。 什么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开始独立思考了呢?个人认为这个分界线应该是15岁。 这个年龄是中考前后,也是孩子一次重大的命运转走点。?无论是中考失败走向社会,还是中考成功进入高中学习,都应该帮助他活出自己的“个性”。此时,孩子人生初级阶段的知识储备已经有了-定基础,无论是语文课堂上学到的自主读书拓展能力还是古诗词等传统文化,无论是数学上学到的基本运算能力还是基础几何激发的空间想象能力,无论是物理化学学到的科学小知识,还是英语课堂打开的国外文化的大门,无论是和同龄人之间的基础社交,还是对异性产生的好感等等,孩子的知识储备量和大多数父母的水平相差无几。在未来通往成人世界的时间段里,他还会接受铺天盖地的互联网信息,其思维活跃程度,奇思妙想能力会远远甩开父母,所以此时需要打开孩子独立思考的大门,引导其发表独立见解的观点,挑战权威,找到自己和群体与众不同的闪光点。 思考始于对习以为常的感觉的背叛,是对理所当然正在进行的事件带来的舒适度的挑战,是基于生活经验和信息对未来趋吉避凶式的思索。 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不会独立思考的人会觉得这总命。但如果去思考,去阅读,去质问,就可以看到社会发展的脉络和未来,就可以通过预判知道什么会发生,如何去应对。居安思危、吾日三省吾身,甚至杞人优天,这些现象是源源不绝的,所以思考也是无法停止的。 信息爆炸的时代,长辈的耳提面命也好,习来日人生道理也罢,都不如教会孩子自主思考来得深刻: 1、道理若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应用面会比较有。比如孩子看了一篇头头是道的成功学的文章,合上书就会忘记它。道理本身很容易懂,但不容易在人的身上刻下深深的印记:若孩子是听别人把道理讲明白的,则会很难举一反三,?不能将这个道理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但若孩子是靠自己想明白一-件事情的道理,那他(她)在思考上的功力就加深了一层,以后同一层次的问题都能触类旁通。 2、道理若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运用的度就不好把握。道理都有相对性,只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这个起作用的条件就是度,可讲道理的人说的再详细,他都没法准确的说出那个度的位置在哪里,只能简单的说太左不行,太右也不行。这个度在哪: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孩子自己去感觉,只有他(她)自己感觉到了,并提炼成道理,才能够指导自己以后的实践,否则将是我之蜜糖、彼之砒霜。 很多事例证明,听别人讲再多的道理对改变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帮助,只有自己悟出来了才是真正的提升。听别人讲道理的作用在于让自己明白,原来有人可以做的到,原来有路可以行的通,但对于孩子自己来说,终究是一碗不痛不痒的鸡汤。 总之,呼吁让“让幼龄孩子从众,让大龄孩子独立思考”,本身也是一件即从众又独立思考的话题,因为是不是真的必须以15岁为界,拦腰切断,这又将是另一个开放性的命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