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创新驱动背景下陕西省经济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 |
范文 | 黄慧婷 李辉辉 【摘 要】 文章分析了陕西省经济发展方式与科技贡献现状,探讨了创新驱动背景下的陕西省经济内涵式发展具体任务,提出基于创新驱动的陕西省经济内涵式发展路径:构建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主的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体系;构建以应用创新为主的传统产业与升级体系;构建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和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原始创新和研发服务带动下的创新基础支持体系;构建以整合创新为主的创新平台和创新合作机制。 【关键词】 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路径 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态,是党和国家着眼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人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减弱,急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能依靠创新驱动模式实现质量更优和效率更高的经济发展。从国外看,科技前沿领域不断延伸,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投入方面力度很大,位居世界前列,但科技投入的成效不尽人意,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还很严重。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融合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重要特征。然而,目前我国在科技和经济融合这一方面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很多科技成果开发出来以后便束之高阁而无法被企业利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各種科技资源,从而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经济内涵式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向依靠持续知识储备、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等方面转变,促进经济向分工更精细、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加合理的阶段演进。让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支撑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深远意义。 二、陕西省经济发展方式与科技贡献现状 陕西省科教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众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有较好的基础,但目前实际创新能力与创新效果不尽人意,在科技资源与传统产业的相互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迫切需要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改革促进陕西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技术间的协同效应、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和园区间协同效应来驱动陕西省经济发展。为解决陕西省科技资源与经济发展“两张皮”问题,促进陕西省经济内涵式发展,需要研究哪些因素能够促使科技资源融入到传统产业,促使现有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带动新兴产业增长,使科技资源红利持续不断的释放,以及探讨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从而促进陕西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就成为目前陕西省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创新驱动背景下的陕西省经济内涵式发展具体任务 为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实现基于创新驱动的陕西省经济内涵式增长,陕西省应该实施“1234”工程。 1、一个关键点:科研风险分担与创新收益分享 科技技术开发本身具有高风险与高收益的特征。政府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研发主体通过完善的市场机制进行收益和风险的合理分配。合理的收益分享与风险共担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利益相关者的更好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二个组织:农业技术联盟中心和特色科技园区 农业技术联盟中心是充分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科技优势,围绕陕西省周边优质生态农业,形成市场——大学——农业企业——农民四位一体的联盟中心,力争建成世界最大的猕猴桃生产、深加工基地。特色科技园区是围绕新一代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构建行业骨干企业牵头,中小企业和研究机构组成的特色科技园区。 3、三步走战略:留得住、能融合、促发展 陕西省拥有较多的中央科技资源,却没有转化为当地的生产力,其经济依然是欠发达的。原因是陕西省培养的人才流向外地,陕西省的发明创造被外地所利用。陕西省只有通过制度、环境创新,把科技创新成果和高新技术人才留在陕西省,才可以进一步谈科技与经济的有机融合。经济和科技的有机融合,可以更好的促进陕西省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4、四个计划:孵化计划、上市计划、惠民计划、整合计划 孵化计划由搭建产学研平台的方式,通过设立投资基金,举办产品推介会,组织企业家沙龙活动等形式,创立产业化基地和技术产业联盟,营造良好的创业投资环境,采取政府做引导、企业来运作的模式,为企业走向成功牵线搭桥。上市计划,是通过制定合理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方案,从而克服陕西省企业资金短缺的弊端。惠民计划是在立足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城镇发展等热点问题方面,积极探索创建民生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机制,搭建融资平台,配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而实现实用技术和适宜产品的规模化应用,能够使科技成果直接惠及广大民众。通过整合计划,建立一个相关科技创新整合平台,实现创新成果的共享。 四、创新驱动背景下的陕西省经济内涵式发展路径 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驱动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懈动力,陕西省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日显艰难,面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求,亟须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在确立创新驱动基本格局下,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核心,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完善创新驱动机制,从而推动陕西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尽快实现。 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结合科技资源的类型和创新方式,以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为思路,通过构建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主的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培育新兴技术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以应用创新为主的传统产业创新与升级体系促进传统产业附加值增长和效率提升;构建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和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陕西省创新投资等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构建基础科学带动下的创新基础支持体系带动教育产业和研发产业的发展。通过构建以整合创新为主创新合作机制与创新平台,促进技术之间、产业之间、创新主体之间、创新区域之间的协调效应发挥。 1、构建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主的新興产业创新发展体系 通过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围绕培育发展重点产业、效益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加强前沿技术研究、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在重点新兴产业加大投资,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进一步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2、构建以应用创新为主的传统产业与升级体系 加大对现有技术的应用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传统产业发展提升基础上带动供应链前端的研发产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以应用创新促进现有的装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产业的价值链延伸,培育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路径。 3、构建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和金融服务体系 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带动风险投资、金融服务产业,统筹协调好市场、金融和科技资源,激发科技资源红利的释放,带动陕西省经济的内涵式发展。 4、构建原始创新和研发服务带动下的创新基础支持体系 推动基础科学,原始创新的创新基础支持体系构建,以提供后续发展支撑和动力,原始创新的发展应注重以增量资源带动引导存量资源,促进国家研发机构、教育产业、科研院所的基础创新作用,同时,要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发挥研发服务产业的作用,通过企业的研发外包等形式带动研发产业的发展,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以实现基础研发和产业化更好的结合。 5、构建以整合创新为主的创新平台和创新合作机制 通过构建以整合创新为主的创新平台与创新合作机制,促进技术之间、产业之间、创新主体之间、创新区域之间的协调效应发挥。 【参考文献】 [1] 赵悦.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研究综述[J].时代金融,2019(15)44-45. [2] 楚文静.陕西省科技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困境与优化路径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4)110-111. [3] 肖桂华.创新发展 示范引领——陕西科创会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力[J].中国科技产业,2019(03)79. [4] 魏明,王超.信息生态平衡视角下创新驱动陕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1)48-53. [5] 李茜.陕西省创新资源错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9. 【作者简介】 黄慧婷(1969—)女,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李辉辉(1997—)男,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