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绿色区块链”技术突破绿色金融发展瓶颈 |
范文 | 张咪 摘要:绿色金融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一环,其发展一直备受期待,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信息共享水平低、监管难度大、产品和服务风险大等挑战。“绿色区块链”作为一种基于“联盟链”的多中心化技术体系,是突破绿色金融发展瓶颈,进入信息共享、易监管、智能化高级阶段的有力创新手段,将促进现有绿色金融体系规则的改良,解决环保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构建共享共赢式发展生态体系,助力我国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区块链;绿色金融;联盟链;智能合约 “绿色区块链”作为一种基于对等网络的分布式账本系统解决方案,是绿色金融发展到分布式、智能化、可审计和易监管高级形态的一种有力创新实施方案。基于此,本文将对绿色金融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绿色区块链自身所具有的优良特性,旨在解决绿色金融发展遇到的难题,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理论依据。 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难点 (一)环保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 在环保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由于专业限制等原因,金融机构对环保企业的相关信息知之甚少,获取信息的渠道不足、成本较高、时间滞后,一方面导致金融机构在开展相关绿色金融业务时面临的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导致部分绿色中小企业无法享受到应得的融资等支持,降低绿色金融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效果。 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参与采集、研究和发布企业绿色信息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权威性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数量少、数据处理技术尚有不足,难以满足为支撑绿色金融开展服务的大范围、多环节、超精准数据信息的需求,使得信息持续跟踪能力不足,无法真正解决环保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法律对绿色金融发展的监管不足 由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监管的范围较小、依据不足、力度不够,因此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在信息安全方面。监管不足一方面使得商业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另一方面使得一些企业产生利用法律漏洞获取利益的想法。政策洼地使环保企业看到了套利机会,某些企业可能会通过捏造绿色项目非法获取绿色金融资金支持,或将一个绿色项目分成若干小项目多次获取信贷资金,甚至仅通过一两个绿色项目将自身企业描绘成绿色企业,甚至骗保等“洗绿”行为。 (三)融资资源配置存在帕累托改进 绿色金融的发展单由任何一方都难成气候,只有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各方通力合作才能实现长足发展。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并未达成共识,连金融机构、环保公司对其重要性也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作为绿色金融的发展主体,大部分金融机构甚至四大行仍未广泛参与其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金融产品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渠道。环保企业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主体,对绿色金融的了解尚有不足,即使有的环保企业了解透彻也不见得能获得融资支持。依据现行绿色金融融资标准,具备一定规模的大企业和政府主导的环保项目更受金融机构青睐,往往能获得绿色信贷支持,而中小型环保企业作为环保行业的主力军,却由于规模不足,市场占有率低等原因无法吸引到绿色金融的相关支持,这种不均衡的融资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中小环保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绿色区块链提供的解决思路 (一)绿色区块链的内涵 “绿色区块链”是对区块链的延伸和发展,指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不可伪造和篡改信息的、可自动执行智能合约的技术体系。相比于区块链,“绿色区块链”更侧重于环保,是一种以联盟链为主,对特定环保机构开放,具有准入机制,對内部参与者数据公开的多中心化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生态系统:在底层技术层面,绿色区块链以联盟链为主,采用高效可扩展的共识算法;在数据和应用层面,由绿色数据资产和绿色应用平台共同构成绿色生态体系;在算法层面,哈希算法、实用拜占庭容错(PBFT)共识机制和bft-raft;在服务领域层面,致力于服务绿色经济发展。 (二)绿色区块链的本质 相比区块链系统,绿色区块链技术体系是以联盟链为主,倡导和实践环保、贡献绿色资产的专业化区块链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环保机构内部开放的联盟链。联盟链具有准入门槛,是对特定组织组织如环保机构开放的区块链。其次,这种部分意义上的分布式是“多中心化”或“次中心化”的信任模型,既保证了数据有一定的隐私性,又使得开发者在共识下有更改协议的能力,还解决了公有链硬分叉的问题。2. 可编程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事件驱动的、具有状态的、获得多方承认的、运行在区块链数据库上的计算机程序,可编程的智能合约类似于可以添加限制条件的智能交易合同,当合约编码上链后便会受到联盟链上所有参与者的检验,并在满足源代码中写入的条件时自动执行。3. 智能化的绿色生态系统。绿色区块链可利用分布式、多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协同共识的特性,将分散的数据连接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建构覆盖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主体的智能化绿色数据库,然后通过设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激励模型,利用哈希算法、PBFT和bft-raft算法将其可视化,从而实现数据信息能够在相关利益方之间高效可信流通、共享和使用。 绿色区块链不仅能构建信息共享系统,并且能够通过“跨时间的共识机制”,充分挖掘联盟链内的环境数据和资产的巨大价值,实现价值流转的唯一性,明晰产权的界定与流转,构建绿色生态价值系统,开创义利结合、监管和激励互为补充的环保新模式,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区块链的发展方向 一个能与实体经济结合,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的区块链技术体系是实现区块链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区块链产业化发展的条件。“绿色区块链”这一以联盟链为主,多中心化的技术生态系统将以环保为切入点,通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服务绿色实体经济,实现区块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