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语法答问
释义 语法答问

语法答问

朱德熙著。共分7节。第一节“汉语语法的特点”。认为汉语语法和印欧语不同,主要有两点,即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一致,而造成这两个特点的根源在于汉语词类没有形态标志。第二节“词类”。认为,划分词类的根据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严格说起来,词不是没有地位的,这一点不光是汉语,印欧语也同样。第三节“主语和宾语”。在一直争论不休的主语宾语问题上,作者明确指出:主语和宾语之间在结构上没有直接关系,既不能凭施受关系,也不能单纯地依据位置去限制主语宾语,绝对的意义派和词序派都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因而,提出了自己区分主语宾语的平行性原则 ,同时提醒人们,进行语法分析一定要分清结构、语义和表达三个不同的平面。第四节“定语、状语、补语和连动式兼语式”。通过对连动式和兼语式的对比分析,认为二者并非对立的结构,兼语式不过是连动式的一个小类罢了。第五节“中心词分析和层次”。认为,完全无视结构层次的语法分析是不存在的,中心词分析和层次分析的对立不在于提取中心词这一点上,而在于中心词分析法不承认词组可以做句子成分这一点上,这跟层次分析的根本原则相冲突,所以二者没有办法结合。第六节“汉语语法体系”。这部分分析了“句本位”语法体系的致命弱点,同时,抓住了汉语词组和句子之间不是组成而是客观的关系这一本质特点提出了自己新的“词组本位”语法体系。认为,“由于汉语的句子的结构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我们就可能在词组的基础上来描写句法,建立一种以词组为基点的语法体系”。第七节“形式和意义”。认为,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弄清楚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语法研究要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并且明确声明,凡是得不到形式上验证的语义分析对语法研究来说都是没有价值的。本书就汉语语法研究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论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语法框架以及立论的根据,其中对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以及“词组本位”语法体系的提出极富创见性。叙述严密,持论公允,且采用主客问答式的方法既来得亲切,又便于说清问题。为语法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然而,词组本位的语法体系能否解决汉语语法分析的根本问题,还值得继续探讨。198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语法答问》

语法学著作。 朱德熙著。 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本书采用对话的形式,提出并论述了长期以来汉语语法研究中存在争议的七大问题: (a)汉语语法的特点。 (b)词类。 (c)主语和宾语。 (d)定语、状语、补语和连动式、兼语式。(e)中心词分析和层次分析。 (f)汉语语法体系。 (g)形式和意义。并且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 发人深思的阐述, 力求恢复汉语语法的本来面目, 以消除长期以来的印欧语法观念给汉语语法研究带来的消极影响。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