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雩借指优雅的娱乐活动。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 “白雪调歌响,清风乐舞雩。” ○ 浴沂 舞雩
舞雩雩,yu,古时求雨的祭祀。《左传·桓公五年》:“龙见而雩。”《公羊传·桓公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注:“祭言大雩,大旱可知也。君亲之南郊,……使童男童女各八人舞而呼雩,故谓之雩。”舞,舞蹈。舞雩,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谓舞雩。《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注:“雩,旱祭也。”疏:“雩者,呼嗟求雨之祭。”《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舞雩为祭天求雨的场所。”唐陈仲师《土牛赋》:“彼刍狗之列,饰文绣以求媚;泥尤之兴,因舞雩而取类。”——那陈列用草做的狗,并给它穿上绣花衣服去祭祀,是为了取悦于神来求福;用泥塑造出龙,是由于在求雨祭祀仪式中取其相似之处。
舞雩(-yú)❶ 古代祭天求雨,命女巫舞蹈降神,称之舞雩。《周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 ❷ 春秋时鲁国求雨的坛,在曲阜东。《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咏而归。”(风:吹风,乘凉。)
舞雩(一) 礼仪。古代祭天求雨的仪式称“雩祭”币因设坛命女巫为舞,又叫“舞雩。”《周礼·女巫》:“旱暵则舞雩。” (二) 指奉行雩祭之处。《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朱熹注:“沂,水名,在鲁城南……舞雩,祭天祈雨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