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zhèng❶ 政治,政事。《左传·隐公十一年》:“~以治民,刑以正邪。”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通人和,百废具兴。” ❷ 政权。《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不在大夫。”《左传·隐公三年》:“周人将畀虢公~。”(畀:予。) ❸ 政令,策略。《齐桓晋文之事》:“今王发~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攻城。” ❹ 通“正”。❶ 纠正。《逸周书·允文》:“宽以~之,孰云不听?” ❷ 正直。《韩非子·难三》:“故君臣公~而无私。” ❸ 仅,只。《世说新语·品藻》:“不得称诣,~得谓之朋耳。”(诣:指有造诣,造诣深。朋:同等。) ❺ 通“征”。征伐。《韩非子·内储说下》:“吴~荆,子胥使人宣言于荆曰……”
政zhèng❶政治 △ ~策|~要。 ❷指政权 △ 执~。 ❸政府部门主管的业务 △ 财~|市~。 ❹姓。 说明: 9画;攵部;左右
政zhèng
政❶政治;政事;政权:~府︱~柄︱~体︱~纲︱~策︱~法︱~令︱~务︱~绩︱~局︱~论︱~见︱~党︱~派︱~客︱~敌︱~变︱军~︱宪~︱朝(chao)~︱内~︱德~︱暴~︱虐~︱苛~︱执~︱秉~︱柄~︱摄~︱当(dang)~︱亲~︱听~︱参~︱施~︱专~︱垂帘听~︱精兵简~。 ❷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民~︱财~︱学~︱盐~︱邮~︱市~。 ❸指家庭或团体的事物:家~︱校~。
政zhèng❶ 政治:政党│政体│政绩│参政议政。 ❷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民政│邮政。 ❸ 家庭或集体的事务,办事的规则:家政│校政。 ❹ 政府,行政机构:精兵简政│拥政爱民。 ❺ 姓。
政zhèng1 政治;政事。如:参政。亦指政令、政策。《论语·为政》:“道之以政。”2 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如:家政。3 通“正”。正直;公正。另见1878页zhēng。
政zhēng通“征”。征讨。另见1884页zhèng。 政
政通“正”。改正。《逸周书·允文》:“宽以~之。”林则徐《与怡良》:“化州片稿随同别稿送~。”郭沫若《与杨树达》:“如能顺适出版,当寄奉求~。”傅雷《与黄宾虹》:“稍缓当先抄副寄呈请~。”
政见〔發政〕〔美政〕〔執政〕
政zhèng❶政令。《大招》:“发政献行,禁苛暴只。”王逸注:“言楚王发教施令,进用仁义之行,禁绝苛刻暴虐之人也。” ❷ 教化。《九思·守志》:“相辅政兮成化,建烈业兮垂勋。”佚名注:“当与众仙共辅天帝成化而建功也。”这句实乃以天上比喻人间。 主持2
主持2司理 办护 总摄 维持 典司 主持其事:董事 为首主持其事:首事 主持事务:主事 拿事 管事 知事 主持政事:政(行~) 主持政务:知政 主持国事:当国 主持朝政:览政 主持要政:典纬 主持用印:知印 主持家务:持家 当门户 当门抵户 当家立计 主持家业:当家(~立业) 主持家政,成为一家之主:当家做主 主持和谈:董成 主持盟会:尸盟 主持考试:高悬月旦 主持考试之事:典试 主持射箭考试:试箭 主持选用官吏:典铨 主持选拔举荐:掌选 主持礼仪:掌礼 席间主持酒政:行酒 主持婚事:主婚 主持丧事:当丧 监丧 防丧 护丧 主持勘定:典定 监督主持:监知 统一主持:董一 独立主持或承担某一方面的工作:撑门抵户 撑门拄户 (负责掌管或处理:主持)
主持人
主持人主其事的人:政(学~;盐~) 主持家务的人:当家人 家长制之下一家中为首的人:家长 愚顽暴虐的家长:顽父嚚母 主持会议的人:主席 广播、电视或文艺节目的组织者、掌管者:主持人 举行典礼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司仪 主持一个佛寺或道观的僧尼或道士:住持 住持僧的尊称:长老 佛寺的住持:主僧 堂头(堂头和尚) 方丈僧 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寺主 寺院、道观的住持:方丈 (主持掌管某项事务的人:主持人)
另见:主持1 掌管 处理 维护 带领
政事
政事政(有政) 鼎饣束鉰(折足~) 政事与教化:政教 治教 国家的政事:钧 大政 国政 国事 邦事 邦治 邦政 外政 枢钧 民事 鼎味 国内的政事:阳政 阳事 朝廷的政事:朝政 朝事 朝务 朝机 王机 皇帝的政事:皇机 宫廷以外的政事:阳事 阳政 对外的政事:阳道 边地的政事:边政 秋季的政事:秋计 余留可议的政事:余议 疑难的政事:疑政 受到指责的政事:谤政 重大政事:要政 几政 繁杂的政事:烦几 无为而治,社会安定,政事很少:卧而治之 卧以治之
另见:政务 公事 办理
政权
政权鹿(逐~;~死谁手) 政(政柄)正权 鼎玉 印把(印把子) 印靶子 天下,政权:重器 国运,政权:玉鼎 国土,政权:江山 政权与教权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政教合一 政教不善:疵国 政权的中枢:枢庭 国家政权:枢 国命 洪钧 宗守 指代国家政权和帝位:鼎 国家的中央政权:天枢 朝廷的政权:鸿钧 牢固的政权或地位:铁桶江山 割据一方而力量足以号令天下的政权:霸统 割据一方或偏安一隅而能号令天下的政权:霸朝 政权刚刚建立:登庸纳揆 政权落到别人手中:政权旁落 君权旁落:干纲不振 政权腐败混乱:政以贿成 政以贿易 国家政权十分危急:大厦将倾 政权改换:移鼎 易姓 易代(改姓易代)易世 迁鼎 鼎革 革代 革世 革政 变革 改玉(改玉改步;改玉改行;柴天改玉) 改步(改步改玉) 政权更替 政权更迭 柴天改物 改朝换代 革命创制 覆巢倾穴 巢覆穴倾 五行代德 更姓改物 改元正位 改朝换姓 帝王初即位改元:履端 丧失政权:亡鹿 遗棰 帝王丧失政权:禄去公室 归还政权:归政(~于帝) 还政 返政 彻帘 复子明辟 (政治上的统治权力:政权)
另见:权力 掌权 用权 专权
事务
事务事(~情;~宜;役事) 揆 各种事务:庶务 百务 诸务 群会 剧团里有关排演、演出的各种事务:剧务 公家的事务:公务 官业 缘事 积压的公务:留事 家庭的事务:政 家务 家计 家庭内外各种事务:里里外外 日常家务:凌杂米盐 米盐凌杂 烧火做饭之类的家务事:锅头灶脑 厨头灶脑 零碎的家务事或工作:零活 家务琐事:家长里短 家长理短 国家财政收支的各种会计事务:国会 宫内的事务:内政 内务 壸政 实际的事务:实务 本行业、本职的事务:业务 政治上强,业务上过硬:红专 又红又专 平常的事务:常务 人世间的日常事务:俗事 俗务 身边的日常事务:近务 日常、平常的事务:旦暮之业 零星事务:杂当 闲杂的事务:闲事 无关紧要的事务:不急之察 不急的事务:非业 不急于要做的、无关紧要的事务:不急之务 不急之业 不急之作 不切之务 非急之务 急切的事务:急务 其他事务:余务 待处理的事务很多:堆案盈几 堆案积几堆几积案 充几盈案 (所做的或要做的事情:事务)
另见:事情 办理 繁忙
公务
公务公(公干) 缘事 家庭或团体的事务:政(行~;财~;市~;邮~;校~) 党的事务:党务 公家分派的公务:勤务 国家事务:国务 国家的内政事务:内政 内务 国家财会事务:计筹 计务 征税的事务:榷政 与外国交涉的事务:外务 外交事务:外事 警察事务:警捕 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吃饭:并日而食
另见:公事 办理
政zheng政变 政柄1 政策 政区 政党 政敌 政法 政坛 政府政改2 政纲 政工 政纪 政绩 政见 政界 政局 政客 政令政论 政派3 政区 政权 政审 政坛 政体 政委 政务 政协政要 政治 暴政 财政 参政 朝政 当政 德政 地政4 法政5家政 建政 军政 苛政 民政 内政 虐政 亲政6 仁政 摄政施政 时政 市政 听政 宪政 行政 邮政 执政 专政 政府奖政务院 政治犯 政治家 政治性 政治学 政治账 政府工程 政府津贴 政府行为 政工干部 政企不分 政通人和 政治避难 政治待遇 政治腐败 政治纲领 政治攻势 政治挂帅 政治路线 政治面目政治民主 政治权利 政治体制 政治委员 政治嗅觉 政治学习 政治制度 参政议政 各自为政 精兵简政 政策性亏损7 政治经济学政治理论课 政治指导员 政府特殊津贴 政治思想教育 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民主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 注释: 1指政权。2政治体制改革的简称。3政治上的派别。4有关土地的利用、征用等行政管理事务。5旧时对法律和政治的合称。6幼年继位的帝王成年后亲自处理政事。7由于现行政策造成的正常的企业亏损。
政zhèng通“正”(用于请别人改正自己作品):我也不敢唐突请教,这还可以见教否?若不堪时,便就烧了;若或可~,即请改正改正。(七六·1888)
政❶賦税。《周禮·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八成經邦治,一曰聽政役以比居。” 鄭玄注:“鄭司農云: 政謂軍政也。玄謂政謂賦也。凡其字或作政,或作正,或作征。以多言之,宜從征,如 《孟子》 交征利云。” 陸德明《經典釋文》:“政,役,鄭音征,司農如字。”《周禮·地官·小司徒》:“乃分地域而辨其守,施其職而平其政。”鄭玄注:“政,税,政當作征。” 《周禮·夏官·都司馬》:“以國法掌其政學。” 鄭玄注:“政,謂賦税也。” ❷正也。《周禮·夏官·司馬》:“主夏官司馬,使帥其屬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國。” 鄭玄注:“政,正也,所以正不正者也。《孝經》説曰:政者正也,正德名以行道。” ❸謂差擇養乘之數也。《周禮·夏官·校人》:“校人掌王馬之政。” 鄭玄注:“政,謂差擇養乘之數也。” ❹謂刑禁。《禮記·王制》:“脩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 鄭玄注:“政,謂刑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