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歌剧《党的女儿》角色分析
范文

    摘 要:歌剧分析是我们理解一部歌剧作品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歌剧分析就不得不谈到歌剧里边的人物塑造,也就是角色分析,角色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细腻的去理解这部作品。下面就来分析歌剧《党的女儿》中的人物娟妹子。

    关键词:歌剧;角色分析;娟妹子

    《党的女儿》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红色题材的歌剧,其塑造了一位英勇救义的女共产党员田玉梅的光辉形象,再一次用历史证明了爱国主义的力量不可战胜。《党的女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进入重大转折时期、红军长征北上为背景,通过表现江西苏区杜鹃坡的普通共产党员田玉梅、七叔公、桂英等人面对党内叛徒坚持斗争,为游击队筹粮筹盐、和叛徒针锋相对、不惧生死的感人故事,歌颂了共产党员田玉梅等人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跌宕起伏的剧情、优美动听的音乐为观众们奉献了一台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一、剧情分析

    分析一个人物角色要从整部歌剧入手,除了上述背景外,还应该了解的是《党的女儿》这部歌剧的剧情简介:

    1935年,江西苏区杜鹃坡。红军长征北上抗日,杜鹃坡一片白色恐怖。刑场上,女共产党员田玉梅在老支书的掩护下死里逃生。田玉梅没有被敌人的血腥屠杀吓倒,擦干身上的血迹,决心和敌人斗争到底。她找到原区委书记马家辉,报告老支书临刑前说党内有叛徒。而叛徒就是马家辉。田玉梅险遭叛徒的暗算。马家辉和白军团长设计埋下重兵,妄图一举消灭游击队。在这危机四伏的关头,田玉梅一片赤诚化解了七叔公对她的疑团。她再入虎穴,把桂英心中熄灭的革命之火重新点燃,揭穿了马家辉的叛徒嘴脸。田玉梅、七叔公和桂英在连夜上山去找游击队报告敌情,可游击队已经转移。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危难时刻,三人自觉地成立了战斗小组。游击队得到七叔公的报告,周密部署,打了敌人的伏击。田玉梅和桂英在筹盐时,与马家辉遭遇。她们勇斗叛徒,除掉了马家辉。桂英为了掩护田玉梅壮烈牺牲。枪响引来了日军,田玉梅为了拖住敌人,保护游击队交通员小程,被日军抓住。田玉梅豪气凛然,视死如归,怀着对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慷慨赴义。她那不朽的精神化作满山盛开的杜鹃花。

    其次是这部歌剧的时间、地点、人物:

    时间:1935年春。地点:江西山区某地。人物:田玉梅:女,26岁,中共党员。娟妹子:女,7岁,玉梅的女儿。七叔公:男,70岁,采药老人。桂英:女,27岁,马家辉妻,党员。马家辉:男,32岁,区委书记。小程:男,21岁,游击队联络员。孙团长:男,36岁,日军团长。

    乡亲们,“杜鹃花”们,匪兵们。

    二、角色分析

    娟妹子,7岁,田玉梅的女儿,是一个聪明可爱、天真无邪的女孩。娟妹子的出现,让田玉梅作为“党的女儿”的角色于平凡中更显伟大,突出了歌剧《党的女儿》的主题。娟妹子在剧中的作用是不能小看的,她的唱段《羊羔羔吃奶》写的又美又动情,是一个儿童最纯真的心声,是整部剧中让人落泪最多的唱段。在唱段《女儿离不开好妈妈》里,把一个孩子对妈妈真挚的爱,以及由于妈妈经常不在身边而对妈妈的期盼和深深依恋之情表现得情深意切。听后都会令人潸然泪下。有哪个母亲不想多陪陪自己的孩子,有哪个孩子不留恋自己的母亲。但是为了革命的胜利,她们宁愿忍受亲人分离的痛苦,这一细小的故事情节不仅体现了革命的艰辛,更表现了她们为大家舍小家的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此刻,革命者的艰辛在这看似细小的生活情节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部歌剧一共有六场,下面分别从各场来分析娟妹子的角色作用。

    首先第一场。黄昏时刻,杜鹃坡前,一群匪兵把娟妹子的母亲田玉梅,老支书等八个共产党员五花大绑着,在绑匪准备开枪那一瞬间,娟妹子跑上来扑向玉梅:“妈妈”,然后匪兵一脚把娟妹子踹倒在地,娟妹子不停的呼喊着:“妈妈,妈妈…”。田玉梅口被封着,手被绑着,只能跪倒在地用头和肩膀依偎着娟妹子的拥抱。在田玉梅的唱段过后就是娟妹子的唱段《女儿离不开好妈妈》第一次出现,此时表现的是娟妹子对妈妈的疼惜,不忍看着妈妈被绑,甚至离开自己。想让妈妈跟着自己回家但是又回不去的无奈。田玉梅在这里把娟妹子托付给七叔公。

    第三场,高山深处,在七叔公的草竂前,娟妹子痴痴的望着远山,这时七叔公端来一碗红薯粥让她喝,娟妹子捧过碗,眼泪止不住的往碗里掉,七叔公问到:“伢子啊,怎么了,怎么不喝”。娟妹子:“我想妈妈”,然后哭了起来。七叔公抱起娟妹子开始唱娟妹子不要哭。这一场表现的是娟妹子离开自己的母亲,见不到自己的母亲,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否安全,对母亲的思念以及担忧之情。然后马家辉来了,与七叔公谈到田玉梅,这时娟妹子马上出来问到:“我妈在那儿?”七叔公得知玉梅没有死但却被马家辉告知田玉梅背叛了党。娟妹子看出了七叔公的担忧,问到:妈妈她怎么了。忽然门外田玉梅唱到,娟妹子赶紧从门里跑出来喊着“妈妈”,母女二人抱头拥抱在一起。七叔公与玉梅争论起来。而娟妹子心底关心的却是妈妈有没有吃饭,饿不饿,说明娟妹子永远相信自己的母亲不会是那样的人,以及再次见到母亲的喜悦。七叔公对玉梅的误解还没有解开,玉梅准备离开,这时娟妹子喊着妈妈,夺门而出,说着:“我不要爷爷,我要跟着妈妈,妈妈你别走,你带上我一起走。”然后娟妹子就唱起了《不要离开我,妈妈》表达了娟妹子对妈妈的不舍,不忍妈妈再次离开自己。但是玉梅却不得不走 只得再一次把娟妹子托付于七叔公。七叔公对玉梅的误会了解开了,同时也知晓了马家辉才是叛徒。

    第六场,也就是最后一场。田玉梅和娟妹子相依睡着,娟妹子醒后看到好多的咸菜,盐巴,然后想到妈妈累坏了,饿坏了,所以递了咸菜给妈妈吃,妈妈误会了娟妹子以为她在偷吃。解释清楚后,玉梅知道自己错怪了娟子。后来玉梅和桂英打算把咸菜和盐拿去送给乡亲们,没想到马家辉带着孙团长来了,她们就被围住了,玉梅与孙团长争论着,此时娟妹子被匪兵绑着,害怕的呼喊着妈妈。玉梅担心的说着有什么冲我来 不要为难孩子,,娟妹子被放开扑向妈妈,田玉梅唱到对不起孩子,为了革命事业 只能牺牲自己。娟妹子再一次唱起《女儿离不开好妈妈》。第二次唱起這首歌,娟妹子知道自己的母亲即将牺牲,心里多的是害怕、伤心,最多的还是不舍,舍不得和自己的母亲分开,强烈的情感在此爆发。但同时娟妹子也长大了,明白了母亲的难处。唱完和母亲最后一次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娟妹子在剧中的角色虽然只是一个小孩,但是她对田玉梅母亲形象的塑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呼应了《党的女儿》这一主题,所以她在全剧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党的女儿[M].上海音乐出版社,王祖皆等作曲,2001.

    作者简介:

    陈容,女,1996.11.13,汉族,四川宜宾。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