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范文 | 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是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就业的主渠道。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近期先后赴荣成市、文登区、乳山市、高区、临港区等地,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 一、威海市制造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威海市委市政府谋划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战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工业企业数量由建市初期的1060家发展到2万多家,拥有37个行业大类、3000多种产品,从业人员55.5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79家,其中营业收入过30亿元的13家、过50亿元的6家、过百亿元的3家。2019年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3%,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263.76亿元,实现利润156.71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6.92%,高于全省2.6个百分点。 (一)着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工业发展实力更加雄厚 威海市对标省十强万亿级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19年1—10月份,制造业领域6个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0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93%,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绝对主力。其中,新医药及医疗器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1个百分点,增速远高于规上工业整体增幅,呈现出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稳步提升的良好势头。目前,威海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高端轮胎、智能终端及打印设备、海洋食品、空港设备、高档渔具和地毯生产基地,被授予首个国家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首批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国家级食品产业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二)全力打造新型产业园区,工业发展载体更加坚实 园区是承载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威海市按照“规划引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强化空间集中开发、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集中力量建设了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碳纤维产业园、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十大高端产业园区,加快引导骨干企业、高端平台和优质项目向专业园区聚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产业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基地8个。 (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业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科技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原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市涌现出一批创新标杆,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8家,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家,34家企业获评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10家企业获评省瞪羚企业。大力推进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吉林大学威海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建设落地。截至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3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50家,全市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达796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5.2%。 (四)狠抓质量品牌建设,工业发展品质更加高端 质量和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建市以来,威海市企业品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近年来,威海市深入实施品牌和质量强市战略,启动了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創建工作,大力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和收购国内外知名品牌,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由2006年的7件发展到36件,中国名牌产品和山东名牌产品由16个、73个发展到19个、261个。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技术标准和先进技术标准的研制,先后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项、406项和492项,有效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 (五)深度对接动力变革,工业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两化融合”是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威海市主动适应产业变革潮流,组织实施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机器换人”示范项目等工程,90%以上的企业开展了网上营销,13家企业入选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整、破产清算等方式,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轮胎、玻璃、造船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81.4%、81.1%和73.3%;充分利用好金融市场,鼓励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8家、场外市场挂牌企业283家;多措并举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77.63元,保持了全省最低水平。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威海市制造业总体发展情况较好,但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和短板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全市制造业总体规模较小。从工业体量看,威海市规上工业企业1079家,占全省的3.8%;1—8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959亿元,占全省的3.4%,列全省第13位。从企业规模来看,大部分企业单体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不多,2018年过百亿企业仅有3家,相比青岛、烟台少11、12家;2019中国企业500强,仅有威高集团一家入围,较入围企业数量最多的济南市少6家。 二是智能制造水平亟待提高。智能制造、机器换人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应对用工短缺的关键手段,也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威海市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企业智能化改造意识不高,智能化改造面临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情况不同,推进智能化改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难以复制,很多企业产品多批次少批量,改造难度大;二是缺乏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企业,大量设备和系统需要进口,系统集成供应商挑肥捡瘦,企业改造成本高;三是不同的企业对智能制造的认识程度不同,有的期望过高,有的急于收回成本,有的知道重要性但不知怎么改,一定程度存在“政府急、企业等”的现象。 三是新兴产业发展亟待突破。威海市的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不能发展大钢铁、大化工等大进大出、资源加工型产业,必须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进行突破。从目前发展形势看,虽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依然面临着发展水平不高、规模相对较小的问题。尤其在数字经济领域,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5G等新产业新业态刚刚起步,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2018年全国互联网企业百强威海无一家企业上榜。 四是产业集聚效应不够明显。威海市大部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程度较低,产品的关联度和本地配套率不高,导致优势产业很难形成产业集群。从全市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来看,集群内企业分布相对分散,除了打印机、造船、钓具等几个细分行业,大部分集群内企业没有协作配套关系,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比如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5家,医疗器械方面以威高集团为龙头,医药方面以迪沙药业为龙头,两大龙头企业的配套企业几乎都为集团子公司,对集群内其他中小企业几乎没有辐射带动作用。时尚与休闲运动产业集群,现有规上企业371家,地毯、家纺、服装等细分行业产业链条普遍偏短。 三、下步措施和建议 (一)聚焦传统产业提升 一是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组织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借鉴宁波市在推进智能化诊断全覆盖方面的经验做法,在市县两级层面建立分行业智能制造诊断服务技术支撑体系,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市有意愿的规上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智能化改造诊断,以此提高企业智能化改造的积极性和成功率。二是实现产业链延伸。从“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入手,着力营造产业集聚效应。拉长供应链,要研究产品多家供应商模式,实现生产低成本,利益最大化,进而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链培优做强。三是稳步推进“腾笼换鸟”。借鉴推广台州飞跃科创园的经验做法,鼓励各区市推动传统产业中有条件的企业利用闲置的存量土地,建设小微企业科创园或孵化器,并以股权投资等招商模式,吸引新产业项目入驻园区,以此“筑巢引凤”“腾笼换鸟”,推动传统企业盈利模式创新。 (二)聚焦新兴产业培育 一是做大育强现有产业。以打造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重点,分行业制定精准扶持政策,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一批特色专业园区,做粗拉长产业链条,不断提高本地配套率,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二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进入国家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布局,提升工业互联网时代城市地位。依托威高、迪尚、广泰空港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行业服务平台,抢占行业制高点,形成信息资源集聚效应,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三是全面开展“双招双引”。以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为目标,聚焦数字经济,重点围绕集成电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瞄准世界500强、大型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加强与国信优易、华为集团、东方国信、北京建广等企业对接洽谈,千方百计引资金、引人才、引技术,努力争取一批项目落实落地。 (三)聚焦创新能力提升 一是加快高端平台载体建设。按照“1+4+N”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要求,加快推进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持续引进聚合高端创新资源,吸引更多团队、研究院(所)、创投机构、服务机构加盟入驻,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打造全市科技企业培育样板区。二是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落实制造业强国战略,持续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围绕关键环节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与哈工大、山大、工信部综合电子信息技术中心以及外地龙头企业等相关方面联合,共同组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面向全市制造业企业实施精准智能制造,解决招工难、效率低等问题,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开展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攻关。对已梳理出的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重大“卡脖子”关键技术组织专家进行评估,通过财政资金支持的办法,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加快攻关速度,带动产业进步。组织开展重大创新技术成果评选表彰,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聚焦营商环境打造 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充分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规范使用行政权力,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进一步优化流程,缩短办事时限,努力实现“一次办好”的目标。二是切实提升行政效能。建议对照国家、省相关部门职能调整,按照“上下对口”原则,进一步理顺职能,让经济部门轻装上阵,提升行政效能,集中精力抓经济、抓产业、抓发展。三是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建议按照“一产业一协会,一集群一联盟”的思路,引导各产业骨干企业自发成立行业协会,并依托行业協会建立产业联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产业交流对接、精准招商、战略合作等创造有利条件。借鉴无锡市支持行业协会建设的做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政策扶持等措施,将行业规划编制、统计数据分析、行业企业培训、重大课题调研等工作委托给协会,“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以此推动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