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 |
范文 | 陈升 [摘 要]建筑是一项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的民生行业,安全与质量是建筑行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也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一直关注的方向。在我国国门逐渐打开的新时期,国内外建筑行业间的交流逐渐增多,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向精细化流程转型。从建筑工程的进度管控、人力资源管理、施工材料与工艺监管、再到成本控制,以及工程评估等各个环节,精细化管理模式已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建筑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建筑行业也逐渐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国内外同业间的交流不断增多,同时行业竞争也逐渐加剧。就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来看,激烈的行业竞争促使行业内出现了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最为典型的是低价竞争行为。 所谓低价格竞争,是指建筑企业通常采取标准报价,但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不采用低标准实现利润空间的最大化,通过让渡利润进行实现变相的低价竞争。而要满足低标准、高利润的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又不得不通过降低质量的行为来换取。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影响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通过环节控制来遏制不正当行为,不为其提供管理漏洞。 1 建筑工程施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日本,早期用于机械工程中,后发展到各行各业中,它既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文化。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将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确、具体的管理责任规范,甚至详细到每个管理动作都实现标准化与量化要求,以便于管理人员进行效果评估,以便对整个工程动作情况进行及时检查与纠正。精细化管理通常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它通过目标分解、细化与落实三大步骤,实现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三大重要特性,并使整个管理过程实现公开透明,更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而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建筑物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及竣工评估等多个环节。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而从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人力、成本等主、客观因素,哪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正是将这些因素所影响的环节一个、一个地进行梳理,并且实现分别监管,使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以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精细化管理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效果也越来越好,这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2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四个维度 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项涉及行业广泛、上下游企业众多的行业,繁琐又事无巨细是主要行业特征之一,而精细化管理是在其繁琐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细化的管理,将管理结果落实到位。这种管理模式在实施应用中可归纳为四个维度: 第一,人力资源维度。无论哪个行业,人都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建筑行业,“人才”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前提。这里所说的“人才”包含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劳动力,也就是奋战在建筑一线的工人们;而第二层次则是科技与管理人才,他们将影响整个工程的运转,是公司的核心成员。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是整个建筑行业精细化管理的难点,也是基础。首先,应对参与建筑项目的所有人员进行组织构架编排,分为管理决策、执行管理和劳务作业三个梯队,并进行层级管理,以保障整个组织机构运转正常;其次,应严格进行管理人员的选聘,不换裙带关系,通过外聘、内招两种形式使人员队伍结构更科学,同时定期进行考核与调整,时刻保持队伍的年轻化与活力,并为年轻管理人员提供深造机会,以保障其可以为建筑工程发展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二,材料管理维度。材料是继人力资源以外,对建筑行业发展产生影响的第二大因素。它的直接体现是影响工程质量,而间接影响则是使整个行业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业,并逐渐影响到上、下游企业的有序经营。首先,要对施工所需建材进行进、领、退等登记与定期盘点,及时核对材料标号与规格,避免以次充好行为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同时对所有材料进行电子系统管理,为整个工程实现电子化管理奠定基础;其次,对采购进行精细化管理,这是材料登记入库实现电子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模块,进行电子化材料库存监督与采购管理,以便节省盘点人力、节省采购时间与价格成本;再次,对材料供应商、分包商进行电子化系统管理,实现建筑材料的全方位精细化管理,也便于工程定期验收,对材料进行标号、施工标准的检验与监查。 第三,成本管理维度。成本是建筑工程实现赢利的重要指标。合理地、科学地控制成本,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前提。成本精细化管理备受建造行业的关注,包括人力资源成本、施工进度、材料采购与质量管控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由于建筑工程涉及环节较多,各个环节需进行各自的成本管理,也就是将总体成本细化到各个环节,由各环节管理人员各负其责进行成本管控,通过制度与管理模式规范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以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内。首先,要建立成本责任制,将成本管控细化到分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等不同层面,即管理决策、执行管理和劳务作业三个梯队都要进行成本管控,以确保整个工程的成本得到控制;其次,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进行时时监控,特别是对人为导致的成本损耗进行及时控制,并通过工程管理制度的实施进行有效避免,以使成本管理落到实处、细处。 第四,进度管理维度。进度往往是拖垮工程的重要因素,超时、超人次都被视为进度逾期,甚至整体进度能够按照预期完成,但个别环节落后于预期时限,也会对整个工程的成本造成虚耗,甚至由于赶工等原因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同样对工程造成巨大的损失。施工进度的监管并不仅仅是时间进度的管理,还涉及多个层面:一是对总体进度要根据施工难度与人员安排进行可行性分析与时间安排,并逐渐分解,化整为零,做好各个环节、各个时间段的进度监控,就能保障整个施工过程按部就班地进行;二是针对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的进度管理,除了时间监控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求责任落实到人,对于如期完成施工进度的人员进行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奖励,以刺激员工积极性。 3 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评估 每个工程都需要定期进行评估与验收,这既是对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也是对建筑行业精细化管理的完善。通过评估,可以使建筑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定期的评估与阶段性验收,其结果是通过硬性检查避免材料、人员等方面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以使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精细化。其次,精细化管理的评估可及时发现管理制度与流程的漏洞,及时进行纠正、修补与完善,更突出精细化管理随时完善调整的特性。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建筑行业都已进入到微利时代。不仅企业追求高利润的目标受到了严重影响,整个建筑行业都被迫进行入利润空间压缩、成本管理透明、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以及进度管理时间化的时代,这些管理策略的实施与日渐依赖,成为精细化管理时代的主要标志,也成为当前建筑行业施工管理的主流模式。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很多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策略并不完全认同,也认识到这种管理模式仍然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我国国情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但瑕不掩瑜,精细化管理策略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已无可撼动。 [参考文献] [1] 杨赟.关于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及控制策略[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09). [2] 傅昶源.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战略思考[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06). [3] 徐超.試论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