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探索 |
范文 | 李永干 张 健 [摘要]实施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有利于教风与学风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的养成,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实施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要注重合法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稳定性、针对性。 [关键词]契约互联教育管理模式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及自主选课等在高校逐步推行,为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导致学生对自然班级的淡化,学生自由、自主空间不断增大。同时,学生的法制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自我意识等不断增强,以往那种以统一管理、集中训导为主要特征,教育被当作管理活动来看待的管理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因此,积极探索一种适合新时期大学生特点、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对以学生宿舍为基本单元的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不仅使学生违纪现象大幅度减少,教风学风进一步改善,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 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的基本形式 契约原本是民事法律的基本制度,指平等主体之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一种协议。它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有有效的法律形式,一般通过书面形式予以确定;二是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即契约双方通过权利和义务互相制约。以学生宿舍为基本单元的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一方面是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培养方案及目标,明确要遵守的规章制度、纪律处分条例等,并将这些以契约的方式固定下来;另一方面是以学生宿舍为基本单位组成一个团队,将量化考核分为个人考核与宿舍考核两部分,宿舍内某一同学违纪,其他同学受牵连,某一同学受奖励,其他同学也分享奖励。这样必然形成同学间相互影响、相互监督、荣辱与共、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实施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的意义 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学生民主意识的增强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体现。社会文明的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同时也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民主建设则是政治文明中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引导大学生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确保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因此,保证学生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要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要明确享受权利就要承担义务,只有承担义务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部分大学生存在过分强调权利而淡化义务的现象,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其关键是责权对等,这必然强化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保障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长期以来,教育被当作一种管理活动来看待,教育者是主体,被教育者是客体,被教育者要服从教育者。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教育工作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明确了学校与学生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教育过程成为双方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变被动服从为主动履行。教师也要转变观念,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来开展,将教育对象真正视为能动、自主、独立的个体,在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各种旨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活动。 有利于教风与学风的改善。教风与学风对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不言而喻。教风与学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好的教风必然激发严肃认真、刻苦勤奋、脚踏实地、务实创新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不良教风则助长急功近利、得过且过、不思上进、浮躁放纵的学风蔓延。同样,学风的优劣也会不同程度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态度,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教风。教风与学风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建设,科学有效的制度能够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明确了师生“教与学”的目标以及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促使教师认真教、学生发奋学,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促进教风与学风进一步改善。 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养成。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团队意识。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所依赖的不仅是集体讨论和决策以及信息共享和标准强化,更注重通过每个人的努力,不断突破个体能力的上限,共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大学生群体的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独生子女较为普遍,使当代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淡化,师生、同学问的真诚沟通、无私关爱变得越来越难。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以学生宿舍为基本单位组成一个团队,即一个利益共同体,团队成员息息相关,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必然形成相互协作、相互依存、相互宽容、同舟共济、互相敬重、彼此信任,在学习上互相鼓励,在生活上彼此关心,在利益面前互相谦让的良好团队精神。 有利于学生诚信意识的养成。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再次体现了诚实守信对每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诚信缺失现象屡屡发生在大学生身上,考试作弊,甚至请人代考等失信现象时常出现。把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铭刻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在教育与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刻不容缓。契约的基础是诚实与守信,实施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的过程就是按契约条款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的过程。养成严格按承诺办事的思维习惯,必将促进学生诚信意识的养成。 有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当代大学生因受社会、家庭及个人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自我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淡化的倾向。不少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只求权利不讲责任,对社会对他人要求很高,对自己则降低要求,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精神少等不良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对个人、家庭、他人、职业、集体、社会高度负责的新一代大学生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所在。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使同学间息息相关,既要求学生对个人负责,又要求同学间相互负责,必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学生法制意识的养成。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是建设中国法治社会的中流砥柱。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砝码。可见,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意义重大。法治社会要求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观念、行动等符合法律的具体要求。而目前我国 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还不强,大学生也不例外。加强法制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的有效方式,但通常采取的课堂灌输、考试督促等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实施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反复强化法制观念,必将对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利于学校工作的不断完善。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以“契约”的方式明确了学校与学生的权责关系,把对学生教育管理的任务、服务的内容逐项分解,以求分级管理、权责明确、责任到人。在契约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不同的部门依据职能的不同,其任务和权责也是不同的。学校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开展教育活动和契约条款的具体落实工作。学生的主要职责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勤奋学习,对个人行为全面负责。实施这一教育管理模式,必将促进学生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进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不断完善。 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及家长的主体意识、法律观念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部分大学生还存在思想偏颇、行为失范的现象。强化契约责任,建立契约式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学校与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坚持以德治校、以法治校、科学决策、民主管理,避免“教”“学”纠纷,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实施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注意的问题 实施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模式要突出“五性”:一是合法性。契约条款内容既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又要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二是全面性。契约条款涵盖面要广,小到日常行为,大到培养目标都应包含于其中。三是可操作性。契约条款内容要具体,要把相关规章制度细化,要有操作程序。四是稳定性。“契约”的内容一旦确定,不能随意改动,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五是针对性。契约条款内容要符合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 实施契约互联式教育管理是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要求,是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要求,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迈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重要标志,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实践。(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学院化学与化工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