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这几种麻醉方法,你应该了解 |
范文 | 马双成 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如果选择无痛生产或剖腹产,都需要先让她们详细了解麻醉在生产中的风险性以及必要性,才能让每一位产妇在整个产程保持信任和安稳的心态。在临床上,如果是自然分娩,只有在产妇选择无痛分娩时才需要进行麻醉,如果选择剖腹产方式,那么麻醉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由于麻醉是一种侵入性处置,因此,无法避免会引起相应并发症以及产生一定副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讲,麻醉能够在产生中帮助产妇减轻痛苦,并且在有产科急症或并发症发生时,能够起到协助胎儿及产妇维持生命正向的作用。因此,在我们对麻醉风险与必要性有一定了解后,对麻醉不需要抱有恐惧心理。在产科中常用的麻醉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即全身麻醉和区域麻醉。每种麻醉方式都有其适应证、优缺点以及禁忌症。下面就针对产科中的麻醉方式进行简要介绍。 一、分娩麻醉方式介绍 在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麻醉方式即为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 区域性麻醉:这种麻醉方式在产科临床上应用率较高,主要包括硬外膜麻醉、子宫颈旁阻断法、脊髓麻醉法、局部会阴浸润法、背尾麻醉法、阴部神经阻断法等。其中主要麻醉方式为上半身麻醉,即硬膜外麻醉与脊髓麻醉。在进行这两种麻醉方式处理时,需要产妇侧躺于产床上,呈膝盖尽可能向胸部靠拢的姿势,当采取这两种麻醉方式后,产妇虽然意识清醒,但是腹部及下肢处于麻木状态且无法施力,因此,产妇能够全程参与生产,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宝宝已经顺利生产,并听到宝宝的哭声,这是全身麻醉方式无法实现的。 全身麻醉:这种麻醉法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肌肉松弛剂与镇静安眠药物滴注到产妇体内,待产妇睡着后,为其进行气管内管插管处理,主要是采用吸入性麻醉药物,待产妇失去知觉后,行开刀手术,手术需要多长时间,就需要开同样时间的吸入性麻醉药物。麻醉药物药性失效时间以产妇清醒的时间作为评定依据,因此,手术切口马上感觉到疼痛。 二、生产方式与麻醉方式的选择 (一)待产 ①硬膜外麻醉,减轻宫缩疼痛。 在产妇待产过程中,想要减轻宫缩带来的疼痛,现在临床通常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由麻醉师将麻醉专用细针插入产妇硬脊膜外腔,将一个极细的管子留置在针孔内,为了便于产妇在出现疼痛现象时,能够通过按压自行向硬脊膜腔注入麻醉药物,达到止痛的目的。这种麻醉方式,只是通过阻挡方式让产妇感觉不到疼痛,不会对产妇的运动神经造成较大影响,大部分产妇都能够有自行活动的能力,而且作为帮助产妇减轻宫缩疼痛的辅助器,可以通过人工设置的方式对单位时间内麻醉药物使用的最高计量进行严格控制,因此,产妇在自行控制麻醉药物时,可以不用担心因疼痛干扰掌握不好按压剂量。而且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也严格控制在不会对胎儿安全造成影响的范围内,产妇和家属可以放心,麻醉药物使用不会导致胎儿出生时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 ②停掉无痛分娩,才能有效用力。 由于产妇在待产过程中使用硬膜外麻醉方式,会导致第一产程延迟,特别是子宫颈刚开始有扩张表现的慢速期,表现尤为明显,因此,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产妇在子宫颈扩张到3厘米左右时,是使用无痛分娩的最佳时间。但是在第二产程时,产妇由于受到麻醉药物的影响,无法感受到宫缩,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用力,因此常出现胎儿头部下降迟缓或停顿情况,所以,当产妇宫颈全开,进入到自己用力生产过程时,医生往往会建议产妇停止无痛分娩麻醉药物的使用, 当确定要停止使用硬膜外麻醉时,会将留置在患者精髓硬膜外腔的细管做拔管处理,完成这一操作后,产妇需要保持6~8小时的平躺卧床体位,避免产妇因脊髓液外漏情况,而引發严重头痛现象。 (二)自然分娩 ①局部麻醉,剪开会阴。 为了避免产妇在进行阴道生产过程中,由于胎儿过大或其他原因而造成会阴部位出现不规则撕裂伤,医生通常会进行局部会阴剪开处理,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局部麻醉,也就是将麻醉药物通过注射方式对皮下组织进行给药处理。药效持续时间通常不会超过1小时,局部就会慢慢恢复感觉。此时产妇处于意识清醒状态,可以清楚的感觉到缝合时的触觉,但是,并不会感到疼痛。如果产妇不会对麻醉药物产生过敏现象,并发症发生率通常较低。 ②静脉注射麻醉,缝合裂伤。 如果产妇在顺产过程中出现范围广且较深的撕裂伤,需要予以缝合处理,或者产妇出现胎盘娩出不完整的情况,医生需要借助器械进入产妇子宫腔内进行胎盘清除处理时,可以采用静脉注射麻醉药物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将麻醉药物注入产妇体内,达到使其丧失意识、降低疼痛感觉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产妇会在停药后的30分钟左右恢复意识。 (三)剖宫产。 如果产妇选择剖宫产生产方式,通常情况下会采用半身麻醉或全麻麻醉方式,由于全身麻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胎儿出现呼吸抑制风险的发生率,因此,通常会在紧急状况下为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时,才会采用。一般的剖宫产手术,通常采取半身麻醉的方式,这种麻醉方式又包括硬膜外麻醉与腰麻两种,通常情况下剖宫产采用入麻速度快的腰麻方式几率更大。腰麻方式的实施需要麻醉师用专门的细针,从产妇下后背处经脊椎关节间的位置进针,向脊髓末端的空腔内注射麻醉药物,让麻醉药物能够顺利进入蛛网膜下腔,让药物作用于脊神经根,进而达到下半身失去疼痛感觉的目的。产妇在这种麻醉状态下,意识清醒,可以自行呼吸,只是腹部即下肢处于麻醉状态,失去运动能力和知觉。由于这种麻醉方式也会对控制排尿的神经起到麻醉作用,因此,需要为患者插入导尿管,以便协助排尿。 三、产科麻醉的并发症 (一)产妇。 采用全麻方式很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呕吐与吸入胃溶物的情况。由于与普通人相比产妇在孕期胃部排空速度较慢,再加上分娩过程中,身心压力较大,极易出现呕吐情况,一旦将这些具有较高酸度的胃溶物吸入肺部,就会增加严重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二)胎儿。 因为胎儿各项身体功能还未发育完全,其肝肾系统无法有效代谢掉麻醉类药物,因此,如果麻醉药物剂量较高。在新生儿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会对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致使胎儿在出生后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 总之,在产科产妇生产过程中,不论是选择无痛分娩或剖宫产,都需要合理、正确的选择麻醉方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