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塑造企业文化 打造和谐企业 |
范文 | 程新平 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打造和谐企业,在本文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企业文化塑造是现阶段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当今国内企业界,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潮流。这一潮流的涌现,蕴含着两个方面的客观必然性;一方面,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势所必然。根据集团公司在再造新企业进程中已经发生并将要发生的投资、经营、管理等崭新变化,基于企业当前“做强做大”和未来永续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集团员工集体智慧和专家研究的深厚基础上,应适时推出打造企业文化的新战略。 我们认为,如同一个社会只有在和谐状态中才能顺利进步,一个企业也必须在和谐状态中才能持续发展。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在当代世界企业汇入以“竞争中合作”为特征的新潮流,追求并实现企业内部和谐状态,就必然地成为我们企业重要的核心理念。我们只能以诚信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以开放兼容的胸怀汲取各方资源,构建企业内外部和谐关系,从而达到所有利益相关主体共创共赢的目标。因此,我们在重塑汾西企业文化时,既要继承以前企业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但更多的是面向现实与未来的创新内容。比如:我们可以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核心价值观,如:“合作,向上,爱心,进步”,如翟红董事长、党委书记倡导的“热爱汾西、建设家园”理念等。这里的含义在于合作是当代开放社会经济环境下成就任何事业的基础,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理念和企业精神。在多元化格局下,集团及其各成员企业需要确立“合作、向上”的核心价值观,由此不断增强集团的凝聚力,不断提升集团的和谐度。同样,“爱心”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心灵起点和内在动力,是一种高尚、美好、善良、和谐的精神追求与精神境界。“进步”正是体现了员工的共同愿望,体现了现代企业员工自尊自强、自觉自省、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的诉求和情怀。这一核心价值观表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而不求形式主义的“大而空”口号,也不存在虚无飘渺的浮躁性幻想。再比如,我们在经营理念上,可以秉承晋商文化的精髓,创新发展提炼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理念。理念的内容要突出“诚信为本,开放兼容,和谐发展,共创共赢”;其中心在于“和谐”,是对汾西半个世纪凝结而成的特色精神,管理理念的超越与升华。在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品牌发展战略和价值驱动战略过程中,凸显开放和谐为主题的较为完整的全新企业文化体系。 新的企业文化的提出,在得到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和广大员工的认同的基础上,可以强有力地激发汾西人在再造新企业进程中焕发出更大的创业热情与创新精神,有效地增强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增添生机和活力并健康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企业文化的引导下,一定能够使我们企业不断走向辉煌。 塑造企业文化,建设“和谐企业”,必须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是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关系”。员工是一个企业的主体,企业与员工关系也是企业各种关系的热点之一。没有员工,企业就无法让资本增值,员工是企业的动力。反之,企业也为员工提供了就业和发展机会,为他们提供生活资料,员工要感恩企业。这也涉及一个“ 和谐”的概念,要努力让双方达到一个平衡点,要始终关心员工的利益,帮助员工舒心工作,给员工培训机会,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要让员工觉得自己与企业并不是一个被雇用关系,要有“企业的事是自家的事”的概念。让员工在企业成长,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和谐了,员工才能爱企如家,才能主动热情的把工作做好。 二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和谐”关系。“和谐企业”概念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和谐”关系是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企业要生存并得到发展,加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关系的融洽至关重要。企业健康成长与企业团队的健康成长密不可分,团队的效益就是企业的效益。一个企业要可持续发展,除了做好企业远景规划,把眼光放远外,处理好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可以保持和增强团队战斗力;各级管理者要抱着对员工负责的心态来解决问题,要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克服浮躁心理,做好对员工思想的疏导工作,要多向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支持员工自身发展。 三是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企业成功归根结底是社会给予的,只有对社会抱有感恩之心的企业才能真正得到社会尊重,才能融入社会。只有理解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才能懂得回报社会是企业的责任;企业是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而盈利的,盈利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 四是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对资源的浪费最终是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应的,小煤窑乱采滥挖造成煤炭资源回收率很底,事故频发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由于不重视环境保护引发的自然灾害更是屡见不鲜。企业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要努力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因为破坏自然环境,就是毁坏人类自己的明天,也是断绝企业生存、发展的希望。 五是企业与客户的“和谐”关系。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和谐是上下关系,周边关系的平衡发展。在这方面企业追求的是生产的产品客户满意、创造的生产价值有利于股东,有利于员工,有利用社会,也有利于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上游、下游企业。竞争对手不一定就是敌人,要与对手进行良性合作,与产业链上游、下游及周边企业加强沟通,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发展和进步,争取双赢、多赢、共赢。 六是企业与政府的“和谐”关系。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加快经济改革,尤其是投资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制定社会公共政策方面起着关键主导作用。在沟通和谐企业过程中,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担当着重要责任。主动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对企业所在地的环境负责,为当地的居民生存环境负责,依法纳税,与政府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取得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也是构建和谐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是企业为保证自身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的内在要求。 作者单位:山西省灵石市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发电厂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