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一君:才高气清谁如是 鬼斧神工天下知 |
范文 | 张娜+马芹 昂首阔步的五德之鸡、俯首静思的红袍禅者、意境悠远的竹林白鹤、大气磅礴的崇山峻岭,在大小不一的瓷盘、瓷瓶、瓷壶上,各种景象活灵活现,令人惊叹!自2003年第一件作品被选中赠送外宾,到为6国元首创作刻瓷盘头像,前后十几年中,共有30多件作品被国家领导人当做国礼赠送外国首脑。它们的作者就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一君。 步入王一君先生的工作室,迎面扑来浓浓的艺术气息。墙面上挂着他的书画作品,几案上陈设着一君先生的刻瓷、陶艺作品。身着传统服装的王一君先生起身相迎,洒脱飘逸的发束,却半分另类之感,笑容亲和,温文尔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王一君生于享有“陶瓷之都”的山东省淄博市。说起与陶瓷的结缘,王一君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他的童年时光。父母都在当地的陶瓷厂上班,王一君可以说是玩着“泥巴”长大的陶瓷工人后代。他自幼活泼好动,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常常从幼儿园偷偷跑出來,钻进瓷厂和小朋友玩摔泥巴,比赛谁摔得响。做陶瓷用的各种泥巴摔在地上,形态各异,幼小的王一君感到好玩,便把它们收藏起来,悄悄晾干。第二天,再偷偷放到窑炉的匣钵里待作品出炉。看到自己的作品由瓷泥变成神奇的瓷器,他心里充满了成就感。由此,王一君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 高中时,学校成立画社,他被选为社长,美术天赋得以充分发挥,高考便考取了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真正开始了他的艺术人生。 谈起刻瓷艺术,王一君告诉记者,刻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标记符号以及秦汉时代的剥玉,是我国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清代乾隆年间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为它的工艺难度较大,这门艺术几乎失传。刻瓷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高超的陶瓷制作技法与娴熟的书法绘画艺术融合在一起,以陶瓷为载体,运用特殊工具镌刻后着色而成,能表现花鸟、人物、虫鱼、走兽、静物、风景、书法等多种题材,风格各异、技法独特、别具韵味,以“神奇的艺术”著称于世。上世纪70年代,古老的艺术在淄博大地上枯木逢春,竞相开放,成为中国刻瓷艺术的领头雁,代表着世界刻瓷艺术最高水平。 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王一君进入淄博陶瓷厂学习刻瓷技艺。性格外向、喜与人交流的他,并不满足于做一名普通的刻瓷工人。平日里,除了千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开始琢磨陶瓷的造型设计、材质选择、釉色运用等.在学习和研究中,他发现陶瓷的各种釉色幻化无穷,可与刻瓷结合,营造出单一手法不易表现的意境,在一些材质不同的载体上,刻出来的刀触质感也各自纷呈;同时.刻瓷时,所需载体的器形与刻瓷画面密切相关,所以很多时候,由于陶瓷器形不适合他所要刻制的题材内容与表现形。王一君总感觉作品达不到理想效果。于是,工作之余,王一君便一头扎进了对陶瓷工艺制作环节的研究中,感受、感知、感悟……渐渐发现,内心世界里有些用文字语言难以描述的妙境,可转化为陶瓷语言这种信息形式来传递。 他领悟出陶瓷的造型制约了画面的设置,器形与画面构成需相得益彰,同时更要注重学养与格调意识的修炼,在解决好陶瓷工艺语青基础上,向高境界升华,方能彰显一件陶瓷艺术品的文化内涵与视觉美感。所以,制作作品时.从材质的选择,到造型的设计、釉色的变化,王一君事必躬亲,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感物通灵.终于做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通过在陶瓷厂的锻炼,当时的王一君能够娴熟的在28寸的瓷盘上创作出孔子、孙子、三国人物等一系列的古典人物,惟妙惟肖,构思精巧,主题突出,书画合一,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然而,王一君的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的。九十年代末期,淄博陶瓷厂破产,他便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而偏偏父母同时双双患脑血栓住院,两位老人也是瓷厂退休工人,药费没处报销,但病不能不治疗,而且需要长期用药。为了生存,他曾经在路边租一间房子,给人加工刻瓷工艺,50元一件。后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他的许多从事陶瓷艺术的同行耐不住寂寞和诱惑纷纷改行,做餐饮、旅游等。创作的道路更是坎坷不平。因为体制原因,他的作品没有机会参加国家举办的各种大赛,无缘获得社会各方赏识,自然也长期经历了“埋在深山人不识”的苦恼。 而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挫败他对艺术的痴迷,业余时间依然徜徉于他的陶瓷艺术王国,持之以恒坚持创作。困境磨砺了他的意志,锻就了他自立自强,永不言败的韧性,也使他感悟到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必须徘徊于个性与共性之间寻求平衡。一名清醒的艺术家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能从事艺术创作和追求,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改革的春风融化了旧体制的坚冰。新世纪初,王一君迎来了艺术生命中的春天。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号归一楼主人。 技术革新精益进,前驱不断再前驱 “知法无法,乃为至法。”聊起挚爱的刻瓷艺术,王一君神采飞扬,侃侃而谈,把记者带进了一片神奇而新鲜的艺术天地。他便是这片神奇土地上深入挖掘、点石成金的“拓荒者”,用笔墨刻刀诠释自己对艺术、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 “不识规矩门外汉,泥于窠臼是半残”。王一君认为艺术是相通,因此他博览群书爱好广泛,不仅专注于刻瓷的研究与探索,还对绘画、陶艺也有很深的造诣和探究。正所谓“同则无继”,没有新意的雷同之作,便没有存在的价值。于是他在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主张艺术创作应为创新举措。而且创新性思维必须定位于人们的普遍的思维规律和价值大框架基础上的突破性举措。“创新”是“完善”和“发现”的过程,是继承中的“革新”和“批判”。 “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融入到水、泥、火之中,把对人生的感悟用陶瓷语言来表达。”这是王一君对自己挚爱的陶瓷艺术的凝练。多年来,王一君坚持实践出真知,不管是刻瓷、彩绘还是陶艺,甚至许多作品的瓷器他都亲自喷釉、找炉、烧制,对比窑炉的烧成温度、曲线等,反复进行试验,再根据瓷器的胎质、器形、釉面等特点,按照系统综合的原则来处理每件瓷器,将每件瓷器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先后发明结晶釉刻瓷、彩釉虚喷背景刻瓷、窑变釉半刀泥装饰、陶艺与刻瓷等多种陶瓷艺术创新手法。 工作室的地上错落摆放着他的陶艺作品《萌者尽达》,蕴含生机盎然,蓬勃发展之意。源自《礼记.月令》“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造型独特,个性鲜明,极具视觉冲击力,是用现代时尚理念诠释传统经典意蕴的代表作品。陶艺《冲动》以其大胆的想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一种心灵震撼!一条游鱼破缸探出头部的瞬间情态,留给人无限遐想。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王一君的刻瓷作品讲究格调,师法自然,追求传统神韵与现代意味的融合,物我交融的意境,强调了瓷器的生命力,追求艺术的个性。他的作品方显现构思独特、造形新颖、个性鲜明、意识超前等特质,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总能给人留下“眼睛一亮,心头一震”的美感。赏其刻瓷作品《感悟通灵》,豪迈中现潇洒、妩媚处见苍劲。该作品便为王一君闲读王羲之的《兰亭序》后,夜来双鹅入梦,受此启发,睹物结思、缘物抒情,一气呵成。 “工者技也,藝者术也。工艺者不过巧匠之技,余素不以为然。比见王一君大师之作,怦然心动,其形宽神足,异乎其技而神乎其态,千思妙想令观者陶然,乃信技近乎道也。”唐山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常利题词令我深有感触,此所谓“庖丁解牛,目无全牛”、“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知音如此,王一君应感欣慰。 在刻瓷领域荣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特等奖”,并多次在全国工艺美术和陶瓷创新评比中获得金、银大奖。分别在《陶瓷科学与艺术》《国际人才交流》《山东陶瓷》等书刊发表《儒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等论文与作品。其中,《浅谈发展陶瓷艺术的现实意义》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评为优秀论文。王一君还被清华大学陶瓷系特邀担任《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编委。 近年来,王一君的艺术创作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美展并获奖,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曾赴北欧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应邀参加文化部主办的“中瑞文化交流节”,分别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索德太利亚举办个人作品展,荣立“建设淄博”一等功。他主持为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设计制作了世界最大的刻瓷艺术壁画《火的艺术》、《齐魂》、《聊斋》(该壁画陈列于淄博市展览馆陶瓷文化展厅内)。他曾多次应邀为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创作艺术类国礼作品,以赠友好国家的首脑。他被山东艺术学院聘为刻瓷艺术研究所所长。2003年由省人事厅、科技厅、经贸委、轻工联联合授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2004年由山东省陶瓷工业协会授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山东轻工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5年山东省轻工业办公室、山东轻工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007淄川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8年由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高级技师,被山东省人事厅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省轻工行业首席技师;2009年度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山东省首席技师、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9年9月,王一君的刻瓷作品《韶·光》在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特等奖。这幅作品历时一个月创作的,追求传统神韵和现代品位的融合,在两个20寸的瓷盘上,冷色与暖色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生活。《韶·光》的获奖,实现了山东省工艺美术在全国展评中特等奖项零的突破。 紧接着,2010年,他被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会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聘为山东省内唯一一位“现当代陶瓷艺术鉴定专家”。 “创作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面对成就,一君永不满足。他从容淡定地说,自己是幸运的!与前辈们比,他遇上了更好的时代。与同辈们比,他有幸得到更多的荣誉,遇上了越来越多注以欣赏目光的艺术“知音”。唯有怀着感恩的心,积极生活,认真学习,不断拿出优秀作品回报社会,回报大家。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王一君有中国文化人谦和温润的性格,也怀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的理想与志气。每当社会需要的时候,王一君总是第一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003年“非典”期间,王一君坚持排除一切困难,圆满完成了全国人大交予的任务,中国环保世纪行执委会特意致函感谢。2008年5月正在国外交流的王一君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遂匆忙回国,向淄博慈善总会以及其他慈善团体捐赠陶瓷作品、书画作品与现金,带动广大业内人士献爱心。此后,又马不停蹄远赴香港参与慈善赈灾活动,被授予“重建汶川爱心大师”称号;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后,王一君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慈善爱心活动,号召大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近年来,作为山东省政协常委、淄博市人大代表,王一君提出《山东要把“老字号”品牌擦亮》、《设立专项经费 扶持轻纺行业中小企业发展》、《中小学生美术课程应增陶瓷文化》等多个提案。王一君除了提出陶瓷艺术行业发展建议的提案外,他还心系着社会民生万象,提出多项关于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建议。 王一君表示,“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有责任感,有勇气,有担当,我们民盟的前辈身上也有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我们得把这种传统接过来,传下去。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人的传统和精神,也是一种荣耀,不能在我们这里丢掉”。 如今,王一君名声越来越大,创作也愈发成熟,河北、天津、湖北、江西、吉林等省市多有业内人士慕名前来学习。王一君在创作、参加学术会议之余,都热情接待。 尽管王一君的头衔越来越多,但他却一如既往地谦逊。王一君说,他是幸运的,有幸遇上许多的艺术知音,获得了诸多的荣誉。只有怀着感恩的心,坚持创作,热爱生活,才能回报朋友的关心,前辈的厚爱。王一君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刻瓷创作中来,为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因为“金字塔塔身越坚实,塔尖才能越发出类拔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