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高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探索的调查报告 |
范文 | 摘要: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研究与改革,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基于此,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分别对我院100名教师和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采用仍以讲授法与传统的“黑板+粉笔”为主,没有将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表明,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改革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才能达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改革探索 1 概述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途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样的,但是任何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对象的差异与教学条件的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教学手段是运用教辅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将各种电化教育器材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同样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因此,它不同于普通的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所要培养的是为生产、建设一线服务的高技能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本研究以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研究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分析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应对对策,期望可以探索出符合高职院校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被试为某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各100人。其中,教师问卷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为87%;学生问卷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为87%。样本包含不同专业的教师,具体分布如下(见表1、表2)。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教师问卷由主试根据某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具体情况按比例随机选取教师进行调查,当场回收问卷。学生问卷由被试所在班辅导员负责,调查前由辅导员向学生说明调查情况,并帮助学生了解填写规则,在确认被试理解要求后开始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回收问卷。 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调查问卷(教师用)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调查问卷(学生用),问卷分基本信息与问卷两部分。教师问卷中基本信息涉及所在院系、所学专业、性别、职称级别、年龄信息;问卷共9题涉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两部分。学生问卷中基本信息涉及所在院系、所学专业、性别、年级信息;问卷共11题涉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两部分。 2.4 研究内容与程序 ①设计问卷。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某职业院校实际设计调查问卷,同时对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问题作专题讨论,让所有人员都清楚研究方案的步骤与细节。②进行调查。根据某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学生具体情况按比例随机选取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问卷。③问卷统计与分析。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④提出对策。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提出教学方法改革的应对对策。 3 高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现状 3.1 文件统计结果 3.1.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总体来看,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集中使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少数教师认为情景模拟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适用于本学期所讲授的课程。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传统(具体情况见表3)。从教师对适合本学期讲授课程而未采用该教学方法的原因分析来看,大部分教师认为不具备实行该教学方法的条件是主要原因,也有部分老师认为学生不能有效配合导致未能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具体情况见表4)。 ■■ 总体来看,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集中在“粉笔+黑板”、“幻灯片和多媒体”上。从教师对适合本学期讲授课程而未采用该教学手段的原因分析来看,大部分教师认为不具备该教学手段的实施条件是主要原因,也有部分老师认为学生不能有效配合导致未能采用适合的教学手段(具体情况见表5、表6)。 表5 各种情况下教学手段排序情况表 ■ 表6 未采用适合本学期讲授课程教学手段的原因情况简表 ■ 注:A.教师不具备实行该教学手段的组织能力。B.学生不能有效配合。C.不具备实行该教学手段的条件。 3.1.2 学生文件调查结果。从学生对教学方法的了解情况来看,学生接触过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案例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接触到的学生不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集中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法上,最希望教师采用讨论法、情景模拟法、案例法、实习法来进行专业课教学(具体情况见表7)。 表7 各种情况下教学方法排序情况表 ■ 从学生对教学手段的了解情况来看,学生接触过的教学手段以“粉笔+黑板”、“幻灯片或多媒体”、“实践操作”为主,其他教学手段也都接触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喜欢以及最希望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集中在“幻灯片或多媒体”、“实践操作”上(具体情况见表8)。 表8 各种情况下教学手段排序情况表 ■ 3.2 存在问题 3.2.1 教学方法单一。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方法仍然是以讲授法为主,教学方法显示出单一化的问题。虽然很多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引入了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但都是在自说自解。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不能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2.2 教学手段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只需要通过语言、图片、简单的实物模型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他的教学手段几乎用不到。“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样单一、陈旧的教学手段把教师、学生和教学活动限制在了一定范围之内,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效率低下,同时,学生无法全面、真实、深刻地感知相关信息,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 3.2.3 教学条件受限。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于教学条件。教学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物资设备、网络资源、教学时间、教学场地等。在这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需要:部分实习实训场地没有建设出来,学生无法进行实践;部分教室没有安装多媒体,理论课讲授过程中无法直观展示相关知识。 4 应对对策 4.1 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是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破旧立新,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形成正确的教学行为,才能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奠定基础。 4.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因此,在高职院校必须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与教育质量。目前高职院校运用最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来感受并掌握理论知识。此外,也可以运用其他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边听边练相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效果。 4.3 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解决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和突破口。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将教室、实验室与工厂统一起来,有效解决教学条件受限的问题。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的积极合作,根据企业需要探索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可以更好地做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4.4 保证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是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物质基础。学院可以设立专项经费,对开展各种实验教学的实验室进行建设,实验室内设备的配置要具有先进性,保证教师、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方便、适用、快捷;同时,要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进行研究与尝试,需要给予相应的研究经费的支持,使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之中。 参考文献: [1]李小林.对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9):139-141. [2]张倩.浅议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为例[J].高职教育,2013(1):138-140. [3]赵俊.基于“四阶段渐进模式”的高职院校教学方法选择[J].高教研究,2013(4):39-42. [4]高芳.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30-31. [5]李建英.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1):153-155. 基金项目:安阳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特色校建设研究项目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子项目《高职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探索》(AZTSX1401004)。 作者简介:霍玉洁(1986-),女,河南安阳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