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差异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
范文 | 李瑞丽 摘 要:近年来差异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的教学实验。差异教学能够使教师重视学生的差异,促使教师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的理论知识。差异教学在国内外的研究各有特点,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具体分析了差异教学的内涵和相关概念的辨析。 关键词:差异教学;个体差异 在一个班级之中,每位学生个体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彼此之间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差异。 作为教师如果想要使自己的课堂获得最大效能,就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风格等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与辅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 虽然在中国的不同城市、不同学校陆续出现了各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各种教学实验方法,但是,很多一线老师对于差异教学缺乏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在此笔者对差异教学策略研究做一个系统的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综述 著名的古希腊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Sokrates)最早提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苏格拉底将自己的教学方法形象比喻为为思想接生,这就是著名的“产婆术”。美国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提倡教育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教学要形成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促进其创造力的不断提高。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Vygotsky)的儿童发展观提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这也是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关,最近发展区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而且也会不断变化。这些理论都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直到1983 年,美国学者加德纳(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则为有效实施差异教学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21 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学者汤姆林森( Carol Ann Tomlinson)在差异教学研究领域享有盛誉,被称为是“迄今对差异教学做出最全面研究的人”。尤其是《多元能力课程中的差异教学》和《差异教学的学校领导管理》两部著作对差异教学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而笔者在阅读来自同样来自美国的戴安·荷克丝(Diane Heacox)所著的《常规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一书中发现其认为如果在教学过程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就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风格或学习兴趣。 1.2 国内研究综述 两千多年前,孔子总结了前人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而实施了 因材施教。但是我国当代差异教学研究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提到当代中国差异教学的研究,不得不提到被誉为“我国差异教学的创始人”——华国栋先生。他所编著的《差异教学论》中阐述了有关差异教学的相关概念,标志着中国差异教学理论的诞生。之后,国内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有关差异教学的著作。其中最受教师们关注 的是夏正江的《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差异教学的原理与 实践》、华国栋的《差异教学策略》,还有曾继耘的《差异发展教学研究》。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于差异教学研究的热度越来越高,开始认识到差异教学对于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逐渐重视对各层次、多方位的研究,使差异教学研究在中国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和加深。 1.3 国内外研究对比小结 国外关于差异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涉及,并且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在差异教学策略方面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做法,很有操作性。但是国内外的教学环境差别较大,国外的差异教学的实施多在小班化、现代化的教学条件下进行,便于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措施,以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但是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每个家庭的教育环境不同使学生的个人学习品质也大不相同,每个班级学生人数远超国外的发达国家,因此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差异教学策略。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领会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策略,又要切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摸索出适合中国学生的差异教学策略。 2 差异教学的内涵 2.1 差异教学的含义 “差异”一词与“差别”、“不同”意思相近。汤姆林森提出“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1]而戴安·荷克丝指出:“实施差异教学意指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2] 华国栋提出的的概念则是:差异教学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满意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3]曾继耘老师将差异教学定义为:“差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开展差异性教学活动,以促进每个学生主体性的个性化发展。”[4] 上述观点的阐述非常有利与我们正确理解差异教学的实质,并为教师在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笔者简要将差异教学的一些特点概述如下: ①差异教学的研究是从每位学生自身的差异开始,体现在学习方面的主要有习惯、兴趣、能力、认知风格等。 ②差异教学进行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学生差异测查,主要是心理和教育方面。 ③差异教学的研究目标是使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甚至是全面发展,绝不是给学生贴标签、淘汰学生。 ④差异教学希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层不变,教学管理过程是具有弹性的。 ⑤差异教学自始至终坚持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2.2 差异教学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2.2.1 差异教学与因材施教 差异教学与因材施教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观点不同之处。 第一,差异教学一般只是指智育领域或学科教学活动,而因材施教除此之外,也适合于德育领域或培养品格的活动。 第二,差异教学通常限定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范围内,而因材施教并不限于课堂教学。 第三,差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孔子的因材施教则将教师放在中心位置上。 第四,因材施教是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而差异教学则是将学生个体差异作为研究的重点。 2.2.2 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西方的教育学者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其与西方追求个人至上、倡导个性教育一脉相承。国外的文纳特卡制、道尔顿制等都属于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在国外发展情况较好,是因为发达国家能够提供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技术,而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少也使教师对学生的测查和诊断更加准确。在中国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可能性很低。差异教学则是强调立足于群体中的个性,强调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统一。尤其是提出了如何在常规教学背景下如何关注和发展学生差异。 2.2.3 差异教学与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是依据学生智能水平,制定难易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层次化、课堂练习难度层次化、教学评价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分层教学是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改进,同时也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分层教学关注的是团体差异,将学生分层之后进入班级学习,就不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差异教学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分层教学的改进,避免出现一些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度在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分层教学和差异教学中是不同的。因材施教是最初级的一种体现,个别化教学是对教学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不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分层教学是一种策略,差异教学是相对来说更全面、更有推广性。 参考文献: [1](美)Carol Ann Tomlinson 著;刘颂译.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美)Diane Heacox 著;杨希洁译.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曾继耘.差异发展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姜智,华国栋.“差异教学”实质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4(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