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美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及其启示
范文

    李商雨楠

    摘要 美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十分独特的运行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有强有力的硬件及人力支持,配合精细的测评系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流程。其有效性措施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为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提供实践性经验。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美国小学 工作机制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学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趋成熟,但仍存在运行模式单一、形式化、课程化等问题[1]。美国是现代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源国,有着较为成熟的工作运行机制。本文通过整理分析美国林肯市三所公立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运行模式,力求为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提供参考。

    一、美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习惯上称为“学校心理学”,其产生和发展主要受益于心理卫生、心理测量和职业辅导三个领域[2],由此,美国学校心理学运行特点为:行为问题的高度关注,心理问题和表现的科学化、定量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咨询,就业指导及跟踪性服务,信息服务,档案建立,家庭、社会、学校磋商服务,心理疾病及不良行为矫正六个方面[3]。

    美国林肯市公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运行的主要模式是RTI模式,该模式下的教育对象为T1-T3 三个层次的学生:T1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内容适用于全体学生发展,以预防、发展为主,如关系建立、良好行为塑造、人际交往技能建立等;T2针对特殊问题待解决的学生,以团体辅导活动、行为检查、暂停活动以及环境辅助等进行引导;当T2学生改善无效则进入T3阶段,干预措施更为专业,如FBA,BIP等。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核心工作团体为T2层次,目的为减少T3层级学生现有及潜在人数,将T2学生向T1转移。就工作团队来说,带头人为学校心理学家,并与咨询师、任课教师、班级负责教师、家庭服务人员、社会服务人员等合作展开。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

    (l)团体辅导活动

    团体辅导活动是美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情况占用上课时间或午饭后活动时间,时长二十五分钟左右。它由分享经历和活动开展两部分组成,主要针对T2层次需心理辅导的群体。大多数情况下团体成员的年级、性别相同,但男女混合团体、个别学生与学校心理学家合作团体也少数存在。活动除选择与心理品质相关主题外,也会适时以节日,如感恩节、圣诞节等为活动主题。参考书以心理品质为主题编制,按年龄实施(这与国内心理课本按照年级编制、以主题实施有很大不同),如情绪主题,大多数学校的参考书为《Zones》;就人际交往主题而言,学校会根据情况选择教案、故事书,或是以《Think Social》为参考书。活动选择根据团辅主题展开,存在部分主题活动仅以趣味性为主要目的、与主题切合程度较小、不存在理论指导的情况,主要起到提高积极性、参与度,以获取成功体验的作用。

    (2)心理测试

    测试是美国学校心理学家主要工作之一,占据每日工作较大比重,测试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成就测验、智商测验、社交能力及部分学习能力测试如阅读、写作等。测试工具多样, 如CTONI-2、BASC-3、WISC、ABAS、KTEA-3、ADOS-2等。测试结果录入系统网站并自动生成分数、等级、常模比较结果等。

    测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存在侧重点差异:T1学生,每两个月进行一次系统测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施测过程类似中国的期中、期末考试,内容多样,包括学习、身体、心理等;T2及T3学生进行个体诊断测试,干预成功的学生进行阶段检查效果持续性测试。测试结果录入学生心理档案,与家长交流过程中以此作为诊断和干预的科学依据。

    (3)心理课

    美国的心理课以必修课形式存在,但频次较团辅活动要低,每周一次的团辅活动为心理课承担了大部分的教育内容,起到了解决问题及预防发展的作用。任务分配上,心理课由咨询师主导,虽然频次不高,但指导教材数量种类非常齐全,也比较规范,无需咨询师做较大修改,且有详尽的年龄和主题划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每个小学都有心理课,如果没有相应的人员和课程安排,则以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心理咨询

    咨询工作主要由心理咨询师来进行,学校心理学家交流分享信息,但不参与咨询过程。咨询形式以一對一谈话为主,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通过一个故事讨论来指导学生由故事到自身展开反思,形式较中国来说比较单一,但效果要好。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助和支持

    (l)环境及硬件支持

    美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念是及时解决问题,减少问题拖延,因此必要时可以中断或暂停课程,学校内有特殊教室供学生出现状况时使用。

    ①成功经验教室

    学生一旦出现情绪问题,须及时暂停课上学习或活动,去成功经验教室中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反思,获取成功体验,以解决情绪问题。在专业老师带领下,在教室中按照情绪等级划分的各个颜色区域完成对应活动任务,每个颜色区域由相应柜子隔开,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保密性。活动针对学生不同负面情绪程度的高低水平科学规划安排,如开始的红色区域活动中,学生负面情绪较高,提供类似橡皮泥的物品,供其通过揉捏发泄愤怒;后期绿色区域对应平复情绪的目的,主要观看漏斗或是管中液体。专职教师会引导学生宣泄负面情绪,在解决情绪问题的同时,为学生寻找适合自身处理情绪问题的方法。

    ②冷静区

    冷静区供情绪极端学生使用,通常有空房间和冷静角落两种形式。空房间内没有任何物品,以防极其愤怒的学生会利用房间内工具出现极端或危险行为。冷静角落存在于每个教室中,有着单独的区域,内含小型沙发和帘子,与外界隔绝,能够让学生充分得到舒缓、平复、冷静。

    ③资源教室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之一,为提高学习能力,每个学校平均有六个资源教室,供学习困难学生进行特殊教育,并分配有专职教师,以一对一的形式在资源教室内进行学业辅导,并根据学生行为表现进行辅助性行为矫正。学校心理学家在此处进行观察,补充学生现状资料。

    (2)会议及团队配合

    会议是学校心理学家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团队合作的充分体现。团队成员各司其职,以任务表格来辅助提高会议效率。

    ①团队讨论会议

    会议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总结特殊学生检查情况,交流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汇报与家长联系情况,综合分析学生在家中和学校表现,最后确定新的Check in&Check out名单;二是讨论学生测试观察结果,重新对RTI三层学生个体进行划分调整。

    ②家校合作会议

    会议针对学生个别问题展开,时间一般在学生上学前和放学后。通过交流学生在家和学校的表现,介绍学生测试结果,包括智商、能力、学业表现等,最后交流决定家庭和学校的干预方案及配合角度。

    (3)行为观察

    观察结果是诊断学生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干预结果的重要指标,以详尽的观察表格作为辅助工具。表格指导观察者每20秒记一次,以15分钟为一个周期。如观察对象有社交方面的问题,可以在他上课表现时以20秒为间隔观察他的行为(第一行标注)以及和别的同伴之间的差异(第二行标注),时间持续十五分钟,获取结果包含自身行为表现和同龄学生对比数据两部分。

    (4)针对个体的辅助活动

    ①暂停

    一般被暂停的学生情况较为特殊,比如注意力集中程度较低、精力过于充沛、阅读或写作存在障碍等,在课堂进行中适时让这些学生暂停5-10分钟,利用其他活动让学生对自身状态进行调整,从而以更好的状态继续学习活动。这些暂停活动形式多样,如:体育场跑步、團辅游戏、与心理老师分享经历等。

    ②任务卡

    对于学生反思任务的指导以卡片辅助为主,学生完成任务时也会更加积极并有趣。如学生与教师或同伴发生冲突时,情绪较为急躁,通过完成刚才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会生气、你有什么想和老师(同伴)说等问题来回顾事件、反思行为。任务卡形式多样,不仅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普遍存在。

    ③检查与监督

    针对T2、T3学生,他们每天需要在教师帮助下完成一个专门的检测表格,每位教师下课之后对该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并为学生表现打分,一天结束之后得出总分,并与之前学生自拟目标分数进行对比。因此这一项内容除了提高教师对这些学生的关注度外,还可为学生规范反省自身行为表现提供量化依据,为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与家长交流提供支撑材料。

    二、借鉴与启示

    1.增加针对性团辅活动,减少形式化课程开展

    心理老师应针对某个年级准备一份主题教案,在所有班级实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效率,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求,能够起到预防和发展的目的。因此需针对性的团辅活动加以配合,心理老师可同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配合开展趣味活动,体验成功,交流感受,再由心理老师主持开展一定频次的专业主题活动,并以年级、性别、问题为划分依据,提高活动团体的同质性。

    2.增强团队协作,避免单打独斗

    可以借鉴学习美国团队合作的形式,不论测试资料还是学生管理,包括和学生家长的交流都应以团队进行。并且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内部分工应明确。

    3,转变测试观念,提高科学依据

    要在学校内部提高心理测试的重视程度,多开展一对一专业测试。另外适时进行校内测试,同时以此作为依据商讨解决方案,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化数据资料,为学生心理档案的完善增添量化结果。

    4.以细节渗透,贯穿教育始终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多一些细节和渗透辅助活动,为效果提升助力:适当地暂停,调整行为和精神状态,以提高效率;任务性卡片增加趣味,提高自我规范积极性;评价适时性量化、具体化,小学生自我规划和评价水平较低,需教育工作者下达具体任务,并及时评价,细致到具体行为的针对性反思,回顾经验而非事件。

    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生整个身心发展过程,学生每一个行为表现、心理品质、认知方向等都能够体现教育效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以流水状注入到每一个科目和行为活动中,用细节渗透,各方配合,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2( 07).

    [2]丁园园,姚本先.中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03)。

    [3]陈华卫,中日美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12).

    [责任编辑:白文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