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影响企业预算执行能力的因素探析 |
范文 | 陈孚 摘 要 预算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推动了企业的良性发展。预算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客观编制,既不能高也不能低,只有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才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本文通过分析预算执行的重要性和影响预算执行的因素,提出了提高企业预算执行力的措施。 关键词 企业预算 执行力 措施 一、企业预算有效执行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预算的有效执行有利于企业完成各阶段目标。首先,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需要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科学的企业发展规划。企业管理者要依据当时的市场环境,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再把企业的整体目标划分成各阶段目标,最后再将各阶段目标层层分解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部门领导按计划将目标落实到位,并通过预算控制手段考核、监督各部门计划的完成情况。企业预算的有效执行是企业完成目标的有力保障。 (二)有利于管理制度的完善 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各部门领导都需要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良好的组织架构是保证企业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预算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划分各个管理部门的权责,明确领导所要承担的职责,并完善企业工作流程,使企业流程贯穿于企业运营的每一步。同时,企业制度明晰,有章可循,员工参与度高,也能保证企业高效率的运营,也能为企业实现营利奠定基础。 (三)能够调动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 预算管理不只是财务和管理部门的责任,它的编制和实施应由企业上上下下共同参与。将企业和员工的目标相结合,更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员工、管理者的热情和能动性,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预算管理能够量化每个部门、管理者和员工的考核标准,它能为企业实施考核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比较预算目标与实际经营成果,贯彻激励机制,激发管理者和员工的最大潜能,来为企业创造价值。 (四)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实行预算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通过预算对资金运用做出一系列科学的规划,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投资和经营成果的分配等等。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综合市场需求,进行资源整合,分析和配比资源耗用与效益产出的比例,努力做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二、影响企业预算执行的因素 (一)技术因素造成预算编制不准确,影响预算执行力 企业预算编制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预算的执行力,财务部多为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主责部门,肩负着企业整体预算编制工作。而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工作经历和经验也不尽相同,预算编制水平和准确性就会不同。企业预算编制人员要有全局意识,要能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取证,搜集第一手原始数据和资料,并做到统筹规划,将企业长远规划与短期利益结合考虑,编制出便于企业有效执行和利于企业发展的合理预算。 (二)管理者的认识程度影响预算执行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好的时候,管理层和决策者往往重视生产经营而忽视管理。反之,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就会狠抓管理,并提出管理要效益。这样一来,企业的良性管理不能持续,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更容易被管理层忽视,重视程度和管理认识的不足将会导致预算编制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编制,将会直接影响预算的执行能力。个别企业管理层仍会出现把财物管理等同于预算管理的情况,从而只关注业务目标,一味强调节约开支、降成本,在企业内部无法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致使预算执行得不到落实。 (三)环境因素的不确认,影响预算执行力 2013年经济危机后,国际市场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的经济增速减缓,市场需求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企业在做预算编制时,往往存在忽视外部环境因素的现象,只是依靠历年经验,根据历史预算数据的基础进行调整,最终导致实际与预算相差甚远,编制的预算很难在工作中实施。因为预算的不准确,导致企业原料高消耗,单位成本上升,从而销量下降,效益下滑,使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四)监督机制不完善,影响预算执行力 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必须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监管机制是体系良好运行的保障。但多数企业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对预算管理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和考评,起不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影响了预算执行效果。另外,个别企业建立的预算管理体制只是盲目照搬,其预算管理体制并不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导致预算编制和执行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三、提高企业预算执行力的措施 (一)采用科学的编制体系,提高预算编制人员业务水平 预算管理并不是简单的财务数据报表管理,而是定量管理和价值管理,其管理理念是依数据说话、按流程编制、定制度管控。企业的预算指标要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人,强化过程和结果的双重控制,实现全流程监督、控制、管理及考核,不断提高管理层的认识和理念,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全面提升企业预算管理的地位。企业预算编制人员要深入基层,调研和判断市场,分析和预测市场行情走势和同行业竞争,清醒认识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和内外部条件,使预算编制和管理更贴近企业实际,为全面预算的科学合理制定奠定基础。 (二)完善预算体系,制定长期管理目标 企业要加快完善预算体系,制定长期管理目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体系,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预算实施组织,保障预算从编制、执行到考核的有效实施。企业可以依据自身情况成立预算管委会,管理者牵头全面负责预算管理工作,保证企业全面预算的有效执行。企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规划,针对不同业务性质采取适合的编制方法,合理确定各项预算指标。同时,企业要不断探索和发现合理有效的编制方法,用于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良好经营的必要保证,既可以提高企业的预算执行效果,也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合企业自身战略,制定预算目标 加强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合理规划企业的战略目标,分析企业自身的规模和产品优势,研究生产经营的关键指标,科学确定预算目标。企业要做到预算执行全过程监管,保证系统传送的各项数据真实和完整,这有利于企业预算目标的达成。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于异常的现象,特别是临近或突破预算指标时,必须提出预警,防止预算执行超支,保障预算开支合理可控。企业要建立定期预算分析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各项预算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差异化分析,对于重点项目和费用加大监管力度,如出现执行不足的现象,要及时通报和约谈责任人,督促问题的解决和预算的有效执行。 (四)建立健全的预算考核机制 在企业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中,绩效考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预算目标,没有考核机制,预算管理毫无意义。企业绩效考核要以刚性指标为基础,如果没有绩效考核,则会使预算流于形式,管控能力丧失。企业应确定预算计划、分解指标,将其数量化、责任化,全面纳入预算考核体系,并与职工的薪酬直接挂钩,把任务责任分解到预算各环节。企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保障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考核奖惩兑现可以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技术创新,激励職工完成计划,保障企业实现预算目标。 (作者单位为悦荟<重庆>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l] 李明.全面预算管理[M].中信出版社,2011. [2] 郑军.谈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及分析[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2). [3] 陈金艳.预算管理[J].冶金财会,201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