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研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 |
范文 | 刘建英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和细菌感染有关,导致患者持续中耳黏膜急性化脓性炎症,及时处理可确保分泌物引流为通畅状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条件下,均会引发该病。临床表现:畏寒、发热、食欲下降、耳痛、耳鸣、听力减退、耳漏等。本研究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例为主,评价实施系统护理、常规护理的价值。1一般资料及护理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按患者入院尾号分组,将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时间段,所收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共计94例,均分成A组、B组。A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6例、21例;年龄为42~70岁,中位(56.4±5.5)岁;病程为0.4~3.6年,中位(2.2±0.7)年。B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7例、20例;年龄为42~69岁,中位(55.5±5.4)岁;病程为0.6~3.6年,中位(2.1±0.6)年。A组患者、B组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作以对比处理,没有发现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者、知情同意并于同意书上签字者。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异常者、严重心血管疾病者。 1.2护理方法 1.2.1 B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予以对症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 1.2.2 A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系统心理疏导: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后,易于出现耳鸣、耳痛、听力减退等表现,患者对自身病情表示担心。为此,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病情的积极影响,主动和患者沟通,主要的目的:使患者能够于第一时间宣泄不良心理情绪,切实缓解焦虑、不安、烦躁等心理情绪。 系统病情护理指导:采用适量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如果发生并发症情况应予以对症处理。此外,应重视患者的疼痛症状,建议通过不同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比方说:播放音乐、沟通、药物镇痛等。 系统健康教育:为患者、患者家属讲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相关知识、需要注意事项、治疗方法等,如此促使患者正视自身疾病并了解临床治疗及护理操作方法相关内容,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系统耳部用药护理,采取广谱敏感抗生素处理,病情严重者可配合糖皮质激素。全身流脓停止、临床症状消退后,可持续给药3d。鼓膜无穿孔患者遵医使用浓度为2%酚甘油,进行滴耳处理;反之,鼓膜穿孔患者可通过浓度为3%过氧化氢充分清洗外耳道,然后通过局部经抗生素处理。实际用药的过程保证耳孔朝上的状态,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利用无菌棉签清理外耳道分泌物再滴耳,滴耳后保持头侧位15min。 1.3观察内容 1.3.1予以A组患者和B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比较。 1.3.2护理效果的判定:临床症状全部消除,并且听力、鼓膜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除且听力、鼓膜基本恢复正常,好转。护理干预后未获得显效、有效的标准,无效。显效、好转之和×100%,即可获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的研究本问两组病例临床信息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9.0)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两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情况表,运用率%的方式表示,X2 检验处理。组间的数据对比为:P<0.05,则为差异性存在。2結果 2.1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A组的护理效果和B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如表1。 2.2A组、B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相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3讨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病症,疾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流感嗜血杆菌、染肺炎球菌,以及葡萄球菌等因素。临床实行抗感染治疗可获得一定的效果,而为获取最理想的效果应进行护理干预,所以本文采用了系统护理模式。其中,实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正视自身疾病明确治疗方法、操作流程、相关需要注意事项。实行病情护理,能予以抗感染治疗,为患者提供疼痛护理服务。实行心理护理,可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康复的自信。实行耳部用药护理,利于规范患者用药行为,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充分发挥出药物的应用价值。通过本研究结果可见,A组和B组病例的护理效果、并发症情况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由此表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进行系统护理的效果理想,在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率方面优势突出。 综上所述,系统护理的实施,对提高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的影响较大,值得在临床方面予以应用及推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