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四川地勘事业单位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探讨 |
范文 | 邱洪建 [摘 要]虽然地质勘查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地勘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暴露了许多问题。尤其是随着地勘事业单位业务的不断延伸和升级,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地勘事业单位的发展。针对人才引进机制的限制和管理体制的不足,本文主要对地勘事业单位的非核心业务外包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地勘行业;非核心业务;外包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55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02 按照国家2011年3月正式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四川地勘事业单位已基本完成了分类改革,即除部分地勘事业单位外,各地勘单位主要确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但目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政策不明确,使其长期事业化管理与企业化经营积累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管理机制的局限性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各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笔者分别就四川地勘单位的现状、人员管理机制及非核心业务外包进行了探讨。 1 四川地勘事业单位的现状 四川省现有的地勘单位原基本上是中央各部委在川的地勘单位,逐步划归四川省属地化管理而来的,目前主要有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冶金地质勘查局、省煤田地质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盐业地质钻井大队和省化工地质勘察院6个厅(处)级单位,人员总规模约4万人,直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近百余家,涉足基础地质、多种资源的地质勘查、地质灾害勘查及治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矿山开发、物探、化探、钻探、测试化验、测绘、工程咨询、农业地质、生态地质、市政建设、建筑施工、水电建设、房地产开发、机械制造修理、宾馆服务、药业、印刷包装等多个领域。 2 现行的地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主要管理制度 2.1 招聘制度 按照《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四川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在有编制和相应岗位空缺的前提下,对地勘专业人才及文件规定的其他条件人员进行考核招聘,对非地勘类专业人才进行公开考试招聘,并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 2.2 考核制度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川办发〔1996〕134号)和四川省人事厅《关于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川人发〔2003〕83号)等文件精神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统一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2.3 薪酬福利制度 2006年工资改革政策《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对地勘事业单位员工工资作了规定。分别为职员、专业技术及工勤岗位三个工资系列,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补贴和绩效工资四部分构成。福利制度主要包括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探亲假、婚假等。 2.4 晋升制度 ①职务晋升,主要是各单位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制定本单位的干部管理办法,按照相应的选拔程序进行;②职称晋升,主要是依据《关于印发四川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办发[2008]19号)对取得相应技术职称的人员,且具备相应岗位空缺的人员进行聘任;③考工晋级方式同职称晋升。工资按照相应的岗位变化进行调整。 2.5 解聘辞聘制度 主要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四川省委组织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聘解聘程序有关事宜的通知》,对人员的辞聘解聘进行处理。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这类全国性的政策法规指导性大一些,具体的实施意见还有待时日。 总的来说,现行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事业单位任务的完成,职工的安定和归属感较强。但普遍存在进出渠道不畅、上下机制不全、考核流于形式、激励措施不够、平均主义抹杀先进等问题。 3 关于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探讨 现代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指出:“在10年至15年之内,任何企业中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级发展的机会、活动和业务也应该采取外包形式”。对当前宏观政策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事业单位要通过合理调整内部的管理制度来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不断延伸的产业要积极探索其他的用人机制和方法作为补充,例如非核心业务外包,用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进而提高各地勘事业单位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3.1 服务外包概述 所谓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对地勘单位来说,也应逐步将非核心业务外包,转交由第三方专业企业运作,以实现降低成本、精益求精和灵活多变的目的。 3.2 非核心业务的边界的确定 非核心业务的边界,各地勘单位应进行重新定位,自我评估,配置资源。一方面要集中独特的地勘行业核心业务,识别具有优势的领域,如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业务中自身所需处理的程度,形成核心业务边界;另一方面明确地勘单位向外扩展的方向,由上至下垂直梳理出具有基础性、共性与可剥离的业务,确定可以外包的业务,非核心业务的范围,用成本预算决定是否外包及具体外包的形式。非核心业务边界的确定反映了事业单位发展的规划,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边界的确定应由主要负责人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确认。 3.3 外包合同的建立 3.3.1 外包商的选择 在事业单位合理准确的自我定位和评估后,要进一步明确自身需求。其应包括外包服务的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外包服务的成本及其他详尽需求,建立外包商的选择标准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能够真正理解地勘事业单位需求并且有足够能力解决相应专业服务问题的外包商。 3.3.2 合同的谈判与签订 业务外包谈判期间主要明确项目价格的调整因素,如通货膨胀、业务量、业绩等方面。要适当增强合同的灵活性,妥善应对和处理意外变化。对合同标的的描述要明确业务双方的合作内容和方式,签订后即成为双方处理事务的主要依据。 3.3.3 相关资源的转化 外包合同签订后,地勘单位即正式将部分非核心业务的控制权交给外包商,利用外部资源处理有关业务。合同双方共同承担梳理转化流程、管理和技术资源的责任,转化要逐步分段安排,先转化最基础的管理服务内容,在肯定外包商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再逐步转化更多项目。 4 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主要包括合同条款执行情况的监督、控制和评估,并结合实际情况和环境变化,对合同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正,适当关注和跟踪外包商的业务工作,要制定和利用好激励体系保持外包商合作的积极性,建立双方长期合作关系。 5 结 语 本文首先对四川地勘单位的基本现状、主要管理制度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勘单位工作的特殊性,对地勘单位非核心业务的界定及具体的外包操作途径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周金华,吴琦,雷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的可行性分析[J].财会研究,2013(9). [2]张晓彦,吴晓昱.政府事业单位引入运维外包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J].电子世界,2016(9). [3]王丽.谈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规范在事业单位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