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汉堡剧评》看莱辛的戏剧批评 |
范文 | 桑娟庆 【摘 要】莱辛是德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也是德国民族戏剧的创始人。《汉堡剧评》作为莱辛重要的批评著作,其提出市民戏剧论、人物性格论、戏剧教化论,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为德国民族戏剧发展、壮大、屹立世界戏剧之林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莱辛;《汉堡剧评》;戏剧批评 中图分类号:J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033-02 莱辛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作家、理论界和评论家。在戏剧领域,他汲取古希腊以来西方文学创作和思想理论的精华,将戏剧创作、戏剧批评与德国现实、民族自救意识、国家统一观念相结合,从而加速了德国戏剧的发展。1767年,莱辛应邀成为汉堡民族剧院的艺术顾问,在此期间撰写了著名的《汉堡剧评》。《汉堡剧评》作为一部非系统性戏剧批评著作,却以先进的艺术论述、灵活犀利的评论和直指人心的美学思想,为德国戏剧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汉堡剧评》与莱辛的戏剧批评观 (一)市民戏剧论 作为德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莱辛始终关注现实,并致力于将爱国主义、民族自救意识与戏剧创新结合。因此,在《汉堡剧评》中,莱辛提出市民戏剧论——建立一种富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市民戏剧,并希望通过对市民戏剧的关注、探讨,推动德意志思想文化的统一。在当时落后的德国,这一观点无疑是直指人心的,《汉堡剧评》也因此成为市民戏剧理论的奠基著作。从内部环境看,18世纪,德国的市民阶层逐渐兴起,占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但经济地位低下,不能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因此,市民阶层中弥漫着一股消极风气,体现在戏剧领域,就是他们只满足于庸俗化的即兴喜剧,缺乏知识上、精神上的追求。然而,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市民阶层开始觉醒,并迫切希望改变现状,逐渐成为一支富有远见的政治力量。在莱辛看来,通过革命推翻封建统治进而实现德国统一,尚缺乏经济和社会基础,必须先通过唤醒民族意识,建立统一意识形态,从而实现政治统一。《汉堡剧评》所提出的市民戏剧论,就是建立在这一主张之上的。莱茵将市民阶层作为主人公搬上戏剧,强调用戏剧反映市民阶级的真实生活,描绘他们熟悉的人物和情景,传达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唤起他们的共鸣,同时否定了宫廷戏剧的脱离生活,以及对市民阶级的一味嘲讽。莱辛倡导的市民戏剧论,主人公是市民,审美主体也是市民,为建立德国市民戏剧、唤醒市民意识具有奠基性作用。 (二)人物性格论 戏剧作品借由人物反映生活,戏剧冲突借由人物性格带动发展,莱辛十分重视在戏剧中塑造性格,以及人物性格关键性作用的发挥。在《汉堡剧评》中莱辛基于市民戏剧观念提出人物性格论,他认为“一切与性格无关的东西,作家都可以置之不理”。莱辛之所以强调人物性格“远比事件更为本质”,原因有二:一是他认为人物性格是戏剧冲突的核心要素,只要能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就不会偏离作品原意。二是他认为人物性格可能必然引发某个事件,且表现人性与表现单纯事件更令人关注,他反对独立于性格之外的事件描述,例如指出历史题材创作不必拘泥于历史现实,戏剧并非编对话的历史,剧作家要做的不是将可信性建立在历史实证上,而是要体现人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会做什么,从而反映历史事件与人物性格之间的联系。可见,在莱辛看来,环境是性格得以生存的场域,两者会在互融合共生中推动剧情发展。此外,莱辛提出完美性格概念,性格必须具有一致性,可以由于事件影响而表现的时强时弱,但是不能因为事件而导致“由黑到白”,环境和性格可以在不断调整中形成一定的对立关系,但这种对立必须限制在一定限度,不能出現突然由好变坏的变化;性格必须具有目的性,相对于简单的复制,只有反映市民生活且富有创意的形式,才能真正激发关注情绪,才具有崇高的目的性和现实意义。 (三)戏剧教化论 戏剧具有一定的审美和道德教化功能,能够影响社会风气及思想道德建设。在18世纪的德国,思想家认为应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以到达启迪人心、改造社会的目的,莱辛同样希望戏剧能“照亮他们和改善他们”。他在《汉堡剧评》中提出,优秀的戏剧家在创设剧情、人物的过程中,始终具有崇高的道德教化目的:教导人们认识善恶、美丑、文明与粗鄙,引导人们从事高尚的事情,远离颠倒是非。莱辛甚至将戏剧作为道德教化的最优路径,相对于英、法,德国更需要建立独立的民族意识形态,而德国市民阶层乐于接受与传播戏剧,利用好戏剧,就能够强化对市民阶层的启蒙教育,激发他们投入反封建、反专制的自觉与活力。他判断天才作家和平庸作家的标准也在于此,平庸作家满足于低级趣味,并将低级趣味作为创造的全部,而天才作家富于道德教育目的性,能够指引人们形成争取的价值观与审美,甚至“唤醒不知悔悟的罪人的良知”。在提出戏剧教化论的过程中,莱辛强调重视戏剧艺术本身的特殊性,不能通过所谓的“格言”来完成教化目的,而应通过艺术情节、人物所带来的感染力实现。 二、莱辛戏剧批评观的局限与影响 (一)莱辛戏剧批评观的局限 莱辛市民戏剧论、人物性格论、戏剧教化论的历史地位,已经得到了充分肯定,但莱辛并非完人,其戏剧批评观同样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这种局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不足以完全解释莎士比亚戏剧。在《汉堡书评》中,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贯穿始终,并作为莱辛戏剧批评观的基本理论支撑。莱辛认为戏剧理论应该处处以亚里士多德为指引,更加透彻地理解《诗学》,因为它说明了人类文学艺术的基本规律,可以完全解释莎士比亚戏剧的一切文学问题。然而,实际上,诗学原理不足以完全解释莎士比亚戏剧,《诗学》作为古希腊经典著作,与文艺复兴时期取得辉煌成就的莎士比亚戏剧,二者在时间、空间维度都体现出巨大差异,缺乏互相品鉴的有力依据。 二是悲剧风格平民化。莱辛提倡的戏剧作品,毫无疑问是充满教育意义和生活气息的,平民化的悲剧人物,只有符合戏剧创作规律和心理真实性,就是可以接受的。纵观莱辛的戏剧世界,悲剧主人公几乎都是平凡之辈,不可能是罪犯、殉难者或英雄,主人公因无知或大意所犯下的错误是可以原谅的,观众要为他们的苦难、他们在困境中依然正直坚定的精神所打动。这种充满鲜明平民化色彩的悲剧人物,与莱辛提倡的戏剧教化功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这样的人物被剥夺了英雄气概、牺牲精神和戏剧应有的奇迹成分,缺乏了其他体裁的独特性,因此失去了持久影响力和生命力。 三是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全盘否定。莱辛对法国新古典主义作品的极力批评,达到了全面否定的极端,就连作为德国先驱改革者的高特舍特,也予以了无情批评。他否认高特舍特对德国戏剧改革的早期贡献,认为高特舍特所做的不过是小修小补,未能触及改革的真正本质,这种小修小补甚至会带来消极影响。对伏尔泰等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他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批判,即便承认他们的作品,但也提出“如果由我来写作,将更令人振奋”。莱辛的这种观念过于严苛与偏执,未能准确认识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历史作用与启发意义,当然,这与莱辛迫切希望唤醒德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与贵族意识形成尖锐对立有直接的联系。 (二)莱辛戏剧批评观对后世的影响 1.思想启蒙作用 《汉堡剧评》诞生的时代是特殊的。1789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对立日渐升级,资产阶级大革命行将爆发,在这种形势下,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在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还较为落后,德国自身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也远远落后于英国、法国。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莱辛的一切戏剧活动,都围绕着这一背景展开。当时的德国戏剧领域,一切都模仿法国,缺乏属于本国的文化个性,甚至断然否定自身的文化基因,因此,莱辛决定用戏剧批评横扫法国新古典主义的阴霾,呼吁建立德国人自己的戏剧——市民戏剧。莱辛让市民阶级作为主角登上戏剧题材,着重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同时发挥戏剧的道德教化功能,打破刻板教条的法则。正是莱辛《汉堡剧评》中的有力批评,掀起了有力的冲击,深刻影响了德国民众的内心世界,新兴的市民阶层才逐渐从短视庸俗、缺乏组织、缺乏教化,转向具有民族自省意识、独立意识和革命性。要想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必先统一其文学文化,莱辛的这种思想为德国的解放之路奠定了基础。 2.文学审美作用 在莱辛之前,德国政治发展迟滞,文化界盛行腐朽之风,一些“有资格的作家们”享有特权而只会卖弄学问,写作小论文,成为人民精神文明提高的阻碍。而莱辛创造了德国文学“没有资格的作家”,却成为德国文学史册上的一抹光彩。莱辛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对德国戏剧创新及民族化的基础性探索,他提出戏剧应反映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传递市民的所思所想,反对一些迎合贵族、嘲笑市民的低级趣味,并且用艺术去感化观众。即便是戏剧,也是利用“笑”来改善恶劣风气,提升市民道德,传递高尚娱乐。他对阻碍德国统一文化的因素进行了明确的批评,主张戏剧要模仿真实世界,反映自然人生,而自然人生絕不在宫。何为真实,就是面对资产阶级兴起和壮大的真实,何为自然,就是创新性和民族性的文化场景。莱辛的这些理论,使得市民戏剧朝向人本化、生活化、个性化、现实化的方式不断发展,影响着后世戏剧理论的发展,对德国民族文学的创新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黎.莱辛《汉堡剧评》成书背景及其方法问题[J].外国文学研究,1981(04):39. [2]刘鸿庇.狄德罗、莱辛论戏剧的道德教育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3):65. [3]G·E·莱茵.《汉堡剧评》[M].张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413-4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