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课标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技巧与方法研究
范文

    施高能

    摘 要: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学校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上对于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很多高精尖的技术都掌握在高端人才手里,这也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精神。从当前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技巧与方法研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技巧与方法

    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我国农村教学水平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提升,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优秀的学生和教师都选择了去城市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少扎实的学习基础,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比较普通,很难走出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境,这成为我们每一个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技巧与方法的探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

    一、当前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缺乏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

    在考试制度改革以后,道德与法治在初中阶段学业水平测试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且普遍认为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只需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式的背诵就能取得好成绩,完全忽略了道德与法治对于学生思想品质培养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家长来说,他们甚至认为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毫无用处。然而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这并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认识,也导致了学生对该课程的轻视,认为学和不学对他们的整体成绩影响并不大,且完全可以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式的学习,致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并未投入热情与精力。

    (二)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长们普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一旦在经济上有一定的能力,便将孩子们送入城市进行初中课程的学习,这也就导致了农村初中生源质量普遍比较差,在学习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性普遍比较差。且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有祖辈进行照顾,他们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有效监督和辅助。所以,他们大都没有学习的紧迫感,很难完成老师留下的学习任务。另外,由于农村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的知识面都比较窄,对于热点新闻没有兴趣,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案例、热词等难以理解,而在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很多案例又来自于城市,致使教师很难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对问题展开探究。

    (三)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的整合度较低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育过程要素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三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没有契合性,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灵活性,且大部分教师都存在重视道德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为了完成新课程目标的要求,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理解为全面优秀,功利性地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作为教学的目标,忽略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也误导了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提升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技巧与方法

    (一)运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教学

    1.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概述

    思维导图顾名思义便是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发散的图片,通过对关键信息或者关键字词的记录,借助不同的颜色、符号以及图形以绘画的形式进行展现。它具有应用方便、逻辑清晰、图文并茂等特点,符合人们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它如同人的大脑一样,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向四周进行发散,使学生很容易便能找到各个知识点相关的联系,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2.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应用方法

    道德与法治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型人才。但是由于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差,思维导图则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可视化、层次化、具体化,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1)在课前准备阶段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教师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思路整理的过程。一般思维导图的绘制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便是确定主题,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要讲述的课题,然后确定围绕主题教学的各个分支,在进行分支设计时要围绕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素,比如此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板书的内容等,最后用不同颜色和粗细的笔将各个关系的分支连接起来,加上关键词,如此,一张清晰的教学思维导图便展现在教师的眼前。比如在进行《回溯历史长河》一课教学设计时,我们便可以以“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主题,然后引出“文字书法展”“中华文明知多少”“古丝绸之路,今一带一路”三个分支,由三个分支再引出其他教学内容,比如文字书法展下引出汉字的演变历史、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等,中华文明知多少下引出二十四节气、唐诗宋词、天文历法等。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会层次清晰,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

    其次,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做预习笔记。预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开始阶段,只有學生在课前进行认真有效的预习,才会在课堂上跟上教师教学思路,不会因为听不懂而走神。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时可按照如下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感知,边预习边思考,确定主题;第二步,确立分支,一般分支分为两项内容:可以理解的内容和不能理解的内容。如此,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时便可以根据自己在预习时所列出无法理解的内容重点听讲,对于已经理解的内容则可以稍微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既不会因为在课堂学习中因长时间注意力集中而感觉到累,也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

    (2)在课中实施阶段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记录课堂笔记时往往听到哪记到哪,毫无规律可言,在课下进行整理时往往很难抓住重点,导致复习的效率不高。而且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所谓的课堂笔记大都是对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进行抄写,对于其中的含义并未真正理解,致使他们在课堂上抄写的同时耽误了对老师讲解的内容的理解,无法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长时间下去,往往会出现捡个芝麻丢个西瓜的现象,学生既花了时间做笔记,但学习效果不佳,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思维导图最大的优势便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记录最多的知识点,并且条例分明,层次清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根据老师所讲解的中心内容确定主题,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拓展,将一些小知识点记录下来,然后以不同颜色、粗细的线条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也能根据关键词想出相关的内容。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课中“平等尊重”的相关内容时,学生便可以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将“民族平等”作为中心主题,然后结合教师所讲解的内容,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分支,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分支内容进一步细化。如此,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记笔记,既可以精简需要记录的文字内容,又能够做到不遗漏重点内容,学生也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去思考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

    (二)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1.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合作学习从本質上讲是一种教学方式,该方式将学生分为2~6人异质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学习,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式使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探究中去,根据学习的不同需要,开展互助学习活动。它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去,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应用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疑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焦点,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核心。陶行知曾说:“创造始于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展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和归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思维性、课堂行为性等问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巧妙地将问题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如同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从而开展有效的问题合作探究,达到解决问题的共同目的。比如在学习《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时,我们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述2018年5月29日中国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70周年的纪念日的情形,为学生介绍中国积极地参与到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基本情况。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却是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联合国维和的第二大出资国,在2017年的联合国维和预算中,中国承担约10.25%,相当于法国和俄罗斯的总和。通过讲述,学生深深地为中国在世界维和中所做的贡献而感到自豪。然后借助这一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就“中国坚定地参与到联合国维和行动中说明了什么”展开小组探究,引导他们通过探究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是一个在国际舞台中发挥越来越多作用的民族。

    (2)创设活动课堂,在合作中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积极地构建活动式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使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掌握课堂教学知识,通过不断的交流、互动,相互促进,使小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都得到有效提升。作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首先必须把握好活动的“度”,即小组内成员参与活动的广度、互助探究的深度以及合作学习的效度,使小组合作活动能够收到真实的效果,而不是流于形式。在活动探究过程中,我们除了可以采用传统的小组讨论法、游戏法、辩论赛等形式,还可以设计更加有趣,更具团队合作度的活动形式,使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

    总之,就目前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整体情况来看,教学方法整体比较落后,大部分依然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作为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王丽.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A].2015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65-66.

    [2]李巧琴.思维导图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7(3):77-78.

    [3]余佳霖.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编辑 谢尾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