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简论戏剧的文学性和舞台性 |
范文 | 葛锦 【摘 要】一部戏剧作品的呈现往往要经历从创作剧本到搬上舞台演出的一个完整过程。戏剧的文学性和舞台性是协调一致、缺一不可的。为了强调戏剧的文学性而以牺牲舞台性为代价或片面地追求戏剧舞台效果而忽视戏剧文学性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一部戏剧佳作不仅应该具有阅读价值和文字的想象空间,同时还要具有适宜舞台演出的特性。 【关键词】戏剧;文学性;舞台性 中图分类号:J80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021-01 一、戏剧的文学性主要体现于剧本创作之中 在戏剧创作的前期阶段,即剧本创作阶段,戏剧的文学性直观体现在戏剧剧本上,通过台词对白、篇章结构、叙述手法、情节内容、情境修辞等等表现出来。格洛托夫斯基说:“剧本本身不是戏剧,只有通过演员使用剧本,剧本才变成戏剧。”[1]剧本是文学体裁的一種,但是与一般文学作品又不同,供人阅读事实上只是剧本的次要属性,剧本存在的主要功能和意义是作为戏剧演出的“脚本”或“台本”。 一方面,剧本体现出了与传统文学作品类似的特性。随着传统表意体系内容涵盖范围的拓展,文学性脱离了文学本身而成为了一个非常灵活的概念,通常一些带有着文学文字因素的东西也称为文学性,其现实意义在于文化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提升。在人民文化和娱乐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戏剧剧本的选材和主题应该充分体现现代审美意识,灵活运用表现手法,站在时代人文精神的高度上表现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诗意地演绎出人性之美。 另一方面,没有舞台化的文学不是真正的戏剧文学。首先,剧作家在进行戏剧文学创作时,必须使用场面思维,要以一个假想的舞台为支撑进行创作构思。写剧本时,脑海中出现的应该是一些生动活泼的戏剧场面,而不是现实中的人和事。一般来说,剧作家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讲述层次分明、戏剧冲突激烈的故事。其次,要通过台词和动作塑造人物。好的剧本往往为人物设置出最贴合实际的动作和台词,人物怎么做、说什么、怎么说都极有讲究。剧本通过文字语言构建场景、塑造人物,融合传统美学观念和现代审美意识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这正是戏剧文学性的体现,特殊之处只是在于剧本所写之人、事、物皆要以舞台为基础和限制。 二、戏剧的舞台性主要体现于舞台呈现之中 在戏剧创作的后期阶段,即舞台表演阶段,导演和演员对剧本进行二度创作,将剧本文学转化为舞台艺术。虽然说优秀的剧作家在创作剧本时会结合舞台表演的种种现实因素给出舞台提示,但是这些舞台提示往往不足以支撑起整场演出,灯光、舞美、舞台布景设置以及场面调度、对演员的引导等等通常都取决于导演对剧本的解读和感受。人物形象的展现饱满与否则要看演员的悟性与表演技巧等专业素养。 一个剧本或许能够讲述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拿这个剧本来演戏就一定能取得好的舞台效果,舞台演出的意义并不在于照搬剧本情节,而是在于通过情景再现,与观众实现情感共鸣。戏剧在实际演出时的舞台节奏对于整体的舞台效果来说至关重要,传统戏剧追求松弛有度、自然流畅的舞台节奏,现代戏剧在舞台表演时应该以此为基础,更加强化对舞台上时间安排的长与短、节奏掌控的快与慢、色彩设计的浓与淡等各方面的要求。“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成戏剧之意义始全”。[2]戏剧是综合性的艺术,现代戏剧更应该发挥其综合各领域的特长,不仅铺展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戏剧冲突情节,更纳入音乐、舞美、表演的各部门,融合声、光、色、时间、空间的变化之美,从而满足现代人文化消费的需求和审美情趣的诉求。 三、文学和舞台是戏剧艺术的两个“家” 苏联戏剧家乌·哈里泽夫说过:“戏剧有两个生命,它的一个生命存在于文学之中,另一个生命存在于舞台上。”[3]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文学和舞台是戏剧艺术的两个家。文学,即剧本,是戏剧艺术的“娘家”;舞台,即表演,是戏剧艺术的“婆家”。戏剧剧本运用语言刻画人物、传达情感,戏剧艺术的精神内涵往往来源于此。而导演和演员要在舞台上用表演赋予这一精神内涵最合适的物质外壳。那些只能供人阅读而无法搬上舞台演出的“案头剧”,又或者是能够在舞台上演出却没有文学性可言、经不起品味的戏剧作品,都是蹩脚的艺术,某种程度上,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戏剧艺术。 一部戏剧作品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舞台性才能被称为戏剧佳作。戏剧艺术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剧本之中,舞台性主要通过舞台表演得以真正展现,从剧本走向舞台,是戏剧创作的阶段性过程。正如一个少女在娘家成长,而后嫁人,去到婆家继续发展和生活,所以把文学比作戏剧艺术的“娘家”,而舞台比作戏剧艺术的“婆家”是一种极为形象贴切的说法。此外必须注意的是,戏剧艺术的文学性和舞台性两者之间也恰如娘、婆两家的关系一样,它们是密不可分、无法割离的。 概而言之,戏剧作品诞生于剧本,成熟于舞台。戏剧艺术的文学性和舞台性彼此之间互相呼应、密不可分,是戏剧创作不能忽视的一条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波兰]耶日·格洛托夫斯基.迈向质朴戏剧[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董建,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