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调脂、非调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作用和安全性研究 |
范文 | 鞠衍松 赵新玲 张大卫
【摘要】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调脂、非调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作用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128例冠心病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4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 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治疗前, 两组hs-CRP、IMT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 两组hs-CRP、IMT及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TC、TG、HDL-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 观察组TC(4.42±0.08)mmol/L、TG(1.25±0.30)mmol/L、HDL-C(1.48±0.24)mmol/L及LDL-C(2.22±0.50)mmol/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的(5.18±0.12)、(1.45±0.27)、(1.35±0.30)、(3.24±0.51)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调脂、稳定及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且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用药相对安全。 【关键词】 冠心病;瑞舒伐他汀调脂作用;非调脂作用;动脉粥样硬化逆转作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1.057 冠心病是因为血液中的异常脂代谢产生大量脂质沉积于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粥样硬化, 极易引发心肌梗死等疾病。相关研究提示[1], 心血管疾病、传染病以及癌症是目前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因素。其中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最高, 如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等。他汀类药物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有效药物, 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瑞舒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家族中的新成员, 表现出比其他他汀类药具有更强的调脂作用。本次研究研究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旨在寻找最佳的治疗药物,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 女34例;年龄44~70岁, 平均年龄(53.45±10.18)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5.23±3.49)年。觀察组患者中男28例, 女36例;年龄45~69岁, 平均年龄(53.76±10.32)岁;病程6.5个月~12.0年, 平均病程(5.43±3.5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入组患者临床表现与《冠心病治疗指南更新》中相关诊断相符[2];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由药物引发高血脂患者;正在服用影响高血脂水平的药物;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或是心力衰竭者。 1. 3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1408)治疗, 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 1次/d, 每日晚饭2 h后服用。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240)治疗, 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次, 1次/d, 每日于晚饭后2 h服用。连续用药12个月。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前后hs-CRP、IMT、Hcy水平及TC、TG、LDL-C、HDL-C水平。不良反应包括肌无力、肌痛、食欲下降。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IMT及Hcy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hs-CRP、IMT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 两组hs-CRP、IMT及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TC、TG、HDL-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 观察组TC(4.42±0.08)mmol/L、TG(1.25±0.30)mmol/L、HDL-C(1.48±0.24)mmol/L及LDL-C(2.22±0.50)mmol/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的(5.18±0.12)、(1.45±0.27)、(1.35±0.30)、(3.24±0.51)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 冠心病患病率增高, 相关研究提示[3, 4], 他汀类药物对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明显降低该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 同时对冠心病的整体防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心血管疾病容易引发心肌功能障碍,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阿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抑制剂, 可有效抑制机体肝脏内胆固醇和羟甲戊二酰辅酶(HMG-CoA)还原酶的合成, 有效降低脂蛋白和血浆胆固醇水平, 发挥临床疗效[5, 6]。但同时该药物的应用也容易导致肌痛、肌无力等不良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hs-CRP、IMT及Hcy水平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 两组hs-CRP、IMT及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 瑞舒伐他汀机制是通过竞争性的抑制基的存在使得呈现良好的亲水性, 干细胞大量摄入, 抑制HMG-CoA还原酶作用更强;同时该药物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充分改善患者内皮功能, 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hs-CRP是人体干细胞合成的典型急性蛋白, 是反映炎性的标志物之一, 在不同类型的冠心病中均可监测出不同程度的升高[7]。有研究表示, 瑞舒伐他汀促使转化生长因子β1下调, 从而保护受损的血管球囊避免再狭窄, 提示瑞舒伐他汀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也有研究表示[8], 瑞舒伐他汀对降低动脉僵硬度活性比其他他汀类药物要好, 这可能与其化学结构影响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相关。 综上所述, 瑞舒伐他汀在调脂、稳定及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且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用药相对安全。但鉴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 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未来将做更深入研究, 以期得到更佳的治疗方案, 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阳, 彭朝权.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方案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疗效及安全性. 循证医学, 2015, 15(6):342-347. [2] 吕树铮. 冠心病治疗指南更新. 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3):8-9. [3] 姚立军, 陈弹.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疗效对比. 中国药房, 2017, 28(35):4963-4966. [4] 余勋. 瑞舒伐他汀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房, 2016, 27(29):4174-4176. [5] 王鹏, 严妍, 于文君, 等.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观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 38(2):169-172, 202. [6] 任培. 解析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和药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8):145-146. [7] 曹爱华, 李刚, 宋文静.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患者调脂、抗炎和安全性研究. 河北医药, 2017, 39(22):3470-3472. [8] 庞胜, 刘亚辉. 瑞舒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调脂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3):124-125. [收稿日期:2019-08-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