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打造中学语文与物理学科融合的支点 |
范文 | 肖惠珠 吴钟成 摘 要:探讨中学语文和物理学科,如何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进行学科之间的融合,从而提升教育效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出从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双轮驱动、事理和人理兼容兼知、实验与场景教学相互渗透三个层次打造两门学科融合的支点,巧妙地开展融合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由此更好地开启学生智慧、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物理教学;学科融合 学科融合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和互补,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的活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和整合需要进一步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正被逐步打破,科目之间的界限逐渐突破,知识的融合进一步加强,在学科间开展教学合作,是今后课程整合探索的主要形式。由于语文学科潜藏着丰富的科学教育潜能,物理学科蕴含着悠久的人文精神与内涵,这两个学科的融合一直受到研究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学科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时期教师的必备素质和教学的努力方向。但是,由于缺少共同目标、缺少融合框架、缺少课程设计,导致语文与物理的学科融合一直未能取得有力的突破,也很少能够看到课堂教学中出现新颖的物理和语文的整合课程。今年以来我们有意识地让语文教学和物理教学教师对标,探讨了语物学科融合实现的可能性和操作问题。以下将重点介绍我们关于语文与物理学科融合支点的发现。 一、巧妙设置课程,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双轮驱动 21世纪是一个综合实力竞争的时代,是在雄厚的人文底蕴支撑之下,激烈的科技竞争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然会逐渐地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提出了:“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能够高屋建瓴,打破语文与物理学科的边界,设置双学科融合课程。通过学科融合,帮学生打开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口,点燃他们渴求知识的火花,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的头脑变成知识的宝库,确实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对于陆游《村居书喜》中的“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学生在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时头头是道:“该诗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烘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談起炼字,也能信手拈来。有人会告诉你:“在这里,‘知字用得传神,拟人的手法,赋予物于人的情感……”当然,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仅限于此,这样一来,学生的才智将无法得到完全的解放,学生的心灵也得不到尽情的放飞,学习的激情也会被浇灭。学生会觉得这种回答带有一种套路,好像只是在背诵和接受老师的思想,而不是自己在思考,自己去真正获取知识。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原因在于这种课堂设计没能兼顾科学素养。 在融合课程设计中,我们还要追问“花气”为何“袭人”?它与“骤暖”有何关联?传统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也许这时心里会有一种挫败感,因为要回答相关问题需要物理学科的知识。于是,我拿出一小瓶香精让学生先闻一下味道,并要求他们记住味道,再在瓶子下面点了一根蜡烛。过了一会儿,再让学生闻一下味道并与之前的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眼睛闪闪发光,精神更加集中。明白了花香的物理:花气之所以“袭人”,是因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这时再结合群文阅读来举一反三,效果更佳。如引入王安石《梅花》的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让学生分析“暗香”一词的含义;引入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佳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让学生理解“缕缕”一词的妙处。 正因为引导学生探究花香的物理现象,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课堂的高潮才被激起,课堂的魅力才充满,学生的学习激情才被激发。这个实验刺激了学生更强的求知欲,学生都能像科学家一样从物理的角度去分析现象,真正理解了这些语言的含义,核心素养教育就是要求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教育双轮驱动、相互促进。 二、双向开启智慧,增强学生对事理和人理的认知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战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所以,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运用教育的智慧和灵感,培养学生格物致知的精神,激活思维,启迪智慧。已有研究表明,科学需要左脑来开展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文化需要右脑来进行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开展语文和物理的融合,可以开发人的左右脑的平衡,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研究经历,并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近几年来,很多一线的老师在积极探讨语文和物理的融合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仍然只是把语文当做艺术素质来培养,没有意识到物理教学和语文教学在知识和手段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所以,我们致力于尝试探讨在教学上该如何通过一些简易的实验场景操作,来使学生开阔视野,开启智慧,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河间游僧》是清代学者纪昀所创作的一篇散文,散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河间的游僧在市集中用骗人的手段卖药的故事。我为学生梳理了文意,并点明本文所要揭示的主题:用小伎俩来骗人的人,花招最后总是会被人识破,也不会得到好结果。该篇文章篇幅短小,事理简单。可是学生在完成相关的翻译题目时,还是漏洞百出,词不达意。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于骗术的原理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以至于逻辑不明,语意不通。这时物理实验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补救作用。我们通过实验来模拟游僧卖药的场景:用塑料壳将一颗含有铁质的金属球包在里面,混合在其他的塑料球中,一起放在盘子中。教师手中戴一枚磁性指环,模拟游僧的铜佛手,当带有磁性指环的手指凌空拂过各塑料小球时,带有铁质金属球的塑料球便开始滚动。 上述实验增强了学生对游僧骗术事理的认知,再次阅读文言文时,即可得心应手,但这还远远不够,课堂教学不应仅止步于此。针对游僧的故事,我们还应当组织追问或辩论,在“事理”之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人理”的理解和认知。比如,引导大家讨论“因为看到所以相信,是不是科学的态度?”“现代游僧哪里有,我们为什么会受骗?”学科融合不但要让学生在认识上跨越学科知识的鸿沟,开阔视野,还应当启迪智慧,利用融合课程说明事理、也说清人理。语文和物理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兼容思维。中学阶段大部分的学生对科学是很感兴趣的,竭力想弄明白事物的实质和奥秘,使所得到的知识是自己“拿来的”,而不是“送来的”;同时,中学生作为大孩子,还应当更好地读解社会、参悟“人理”。语文与物理学科的融合,恰好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明白不管是研究科学,或是研究人文艺术,都要学会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三、开发有感染力的课堂,实验与场景教学相互渗透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世界教育大国而非强国,我国学生发展潜力和跨学科素质培养的培养十分关键。教育部提出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课程体系的要求,就是要着眼于中国教育和中国人才的未来发展。全国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倡导“大语文教育观”,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而是高屋建瓴,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科的融合恰是“大语文教育观”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种重要实践方式,可以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时空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获取知识,去感悟中国语言文字中的人性美,获得精神的解放,情感的滋润。 语文与物理的学科融合,应当致力于开发有感染力的课堂,融合应当成为知识教育的优势。建议通过物理实验和语文场景教学,架设两门学科融合的桥梁,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语文学科长于场景建构,每一篇优秀的课文至少存在一个场景,比如《背影》一文中父子相爱相离的场景、《再别康桥》一文中校园孤旅泛舟的场景、《药》一文中买人血馒头治病的场景;物理学科长于实验检测,每一个定理和知识点至少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解释,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比萨斜塔丢球实验、棱镜分解太阳光实验、钟摆实验、小车下坡实验、油滴实验等。可以通过物理实验与场景教学的互相渗透,营造更有吸引人的课堂。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做决断之事。该文展示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道家与儒家思想交锋的场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实验说明“事理”,实验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解释第一个小孩说的早上太阳看得比中午大的科学原理,第二部分解释中午的太阳比早上热的缘故。通过让学生透过水杯观察一放在水中的筷子,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筷子粗细不一样来模拟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太阳大的折射原理。将一束光照射在墙壁上,通过调整光束照射在墙上的角度提醒学生观察光束在墙上的亮暗情况,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光束与墙壁的照射角越大光斑越亮的结论,从而得出照射角度越大能量越集中从而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热的科学原理。也就是说,早上和中午太阳离我们是一样近的。最后,通过争论场景的再现和解说,甚至让学生作为儒家与道家的代表,分说此文涉及的“人理”,将一堂课的教学拓展成我国儒道纷争的宏伟历史画卷。 在操作过程中,大多学生历史背景知识储备不足,对此,我让学生自行搜集和了解相关知识,提倡分组合作、课前准备。通过儒道之争、物理实验,将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并确实将知识传播落到实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通过场景和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换来学生的激情,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融合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钱健.融合教学:还原知识的本来状态[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3):88. [2]陆启威.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6(11):22-23. [3]肖驰.泾渭分明的课程壁垒逐渐淡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7(12). [4]李迎霞.论中学物理教学与语文素养的联合培养[J].产业与科技論坛,2017(15). [5]肖昌权.浅谈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升[N].语文日刊,2017-12-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