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
范文 | 沈亚兵 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教师严肃刻板的态度以及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凸显了文言文的枯燥和复杂,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耐心和信心。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改进教学策略,争取呈现文言文生动有趣的新面貌,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进学生文言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034 随着我国教育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加深,文言文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却并没有与日增长,反而会因为文言文的大量渗透而产生心理压力。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顾虑到学生的实际感受和内心诉求,关心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困境,据此探索科学新颖的教学手段,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1.渗透现代元素,激发学习兴致 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所承载的是久远的历史与文化,所以当我们面对文言文时,感受到的是历史磅礴厚重的气息,但是这对成长于现代文学阅读环境中的初中生而言,却是十分枯燥沉闷的,学生只能体会到陌生和疏离感。然而,文言文能够从千百年前传诵至今,不仅仅是我们一代代人努力的成果,更是因为文言文具有与不同时代契合的特质。所以,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渗透现代化元素,借此引出文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例如:在学习《核舟记》一课之前,我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微雕作品,比如:桃核雕成的狮子、象牙雕成的船、大米上刻字等等,然后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识过微雕吗?”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介绍自己在生活中接触的微雕作品以及微雕技术。接着,我展示一张利用显微镜进行微雕的工作场景照片,并进行导入式提问:“微雕技术自古就有,可是古代并没有这么多先进的仪器和工具,那么古代的微雕技术是一种什么样的水平呢?”然后,我引出课文题目,并配以“核舟”的图片,这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展开阅读和探究。可见,在文言文教学中为学生营造现代化气息,是唤起学生学习动力、顺利导入文章内容的有效方法。 2.组织合作探究,营造竞争氛围 在文言文课堂上,很多学生呈现一种萎靡的状态,不愿意主动思考和探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是文言文的枯燥复杂,更在于教师教学方法因循守旧,毫无新意。而考虑到初中生自我意识较强,不喜欢受到过多的约束和限制,并且正处于争强好胜的年纪,所以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这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打造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可以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好胜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主动展开探究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陈涉世家》一课时,我便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首先,我将课文尽量均匀地分成五段,让每两组选择同一段进行学习,然后我布置如下任务: (1)逐字逐句翻译课文,概括本段大意; (2)找出文中的语法现象并进行分析。 接着,各组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探究。由于两个小组负责同一段落,学生自然会产生攀比心理,故而为了本组荣誉更加认真学习。而在探究结束后,我从头开始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比如针对第一段,我让负责该段的两组分别派出代表来翻译课文、分析语法现象,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对这两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我负责最后的补充和指导。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深入到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使其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3.思考实际意义,实现古为今用 回顾历史,继承传统文化,从表面看似乎没有实际意义,毕竟时代在向前,我们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事物,去展望未来。但实际上,我们研读文言文,并不是单纯地了解历史文化,而是要從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探索人类社会未来的走向,要从古人的经历和思想中探索为人处世的哲理和智慧,这是文言文永垂不朽的价值。所以,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思考文言文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实现古为今用,从而坚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信念。 例如: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时,我先向学生提问:“课文第一段列举了很多事例,意在说明什么?”这时学生便以课文第二段作答。然后我继续问道:“同学们在这些事例以及作者阐述的观点中得到哪些启发?这些启发对你的生活有何实际意义?”学生讨论后答道:“一个人必须经历种种磨难,才能得到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进而才能取得成功。而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我们可以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来鼓舞自己,使自己获得力量。”我表示赞许,并让学生继续思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道理对于每个个体的实际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的实际价值,并增长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极力体现文言文与现代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并给学生营造积极向上、自由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苏珏.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教育观察,2017,6(24):101+110. [2]谢婉燕.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文言文素养[J].学周刊,2017(32):73-7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