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利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探究
范文

    沈晓玲

    摘要:语文是初中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因此在新时代,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教师应用大单元教学法来设计学生的自学指导,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法;初中语文;自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327

    引言

    大单元以“大目标任务、整体课时计划、大情境活动”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了操作平台和为学习实践活动,规划了情境。大单元教学切合真实的学情,实现真正的学程,更取决于对大单元所使用的教学对象从正确的设计和处理。

    一、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背景

    (一)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创新

    部编版初中语文有“双线组元”“三位一体”“区分课型“一课一得”强化实践“建构知识”等创新之处。其中“双线组元”是从阅读内容单元设置方面进行的,其利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组成单元,形成整体规划,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成为阅读素养的两翼,目标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的提升要求

    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已十余年,现在是将改革成果再提升一个台阶的时候。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陈旧模式、观念等,与时代接轨,与学情联系,做出科学的大胆的突破。近三年,适逢苏教版语文教材和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更迭,我校決定在七年级语文学科试行基于自学指导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二、初中语文大单元概念内涵与意义价值

    所谓单元教学,一般就是以一个单元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等安排,以一篇或两篇带动整个单元教学,把讲读、自读、练习、写作、考查等环节有机地、灵活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自学指导法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自学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大单元设计国绕主题及其专题,以真实的任务模块展开,涵盖了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这些多样的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对教师而言,大单元教学有利于促使教师深钻教材与新课程标准,这样教师在把握了教材、课标的基础上,再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的个案,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大单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整合单元目标,围绕要求设计自学任务

    教师应转变观念,找到确切的定位和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先确的最核心目标。这一目标应包括字词、基础知识、文章阅读和理解及写作练习。在确定主题时,教师可以参考语文教材中文章的编排和单元的确定,按照教材中的单元教学主题寻找类似的课外文章,将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教师也可以将文章的体裁作为单元教学的主题,将教材中及课外的体裁相似、表手法相似、内容存在一定联系的文章作为一个单元。在确定单元教学主题之后,教师可以围绕主题确定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主要过程和任务。以“人生之舟”这单元教学为例。在该单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教材中的单元划分和文章编排为标准,确定单元教学的目标是感受写人的记叙文或者散文的写作特点,并且学会默读,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感受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表达手法并加以模仿。

    (二)结合整体内容,营造情境化自学探究环境

    具体来讲,教师需要借助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来实现大单元教学法在课堂上的顺利实施,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大单元教学概念下,自学指导设计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单元整体性阅读的情境。例如,在教学“四季美景”这一单元中的《春》《济南的春天》《雨的四季》及《古代诗歌四首》这几篇文章时,教师需要先通过图片、视频来为学生创设一个关于四季景色的主题情境,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更快地进入相应的故事情境中。同时,这种整体性的背景创设,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文章自主阅读开始之前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相互分离的文章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便于后续的理解和分析。当然,在这一主题情境之下,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文章的自主阅读,还需要适当地结合一些课外的相关文章,进一步提高和锻炼学生对这一类型文章的阅读能力,强化学生对阅读技巧的运用和掌握。

    (三)大单元背景下构建课内外联动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为用件,采用“单篇精读,多元拓展”的阅读教学方式。在传授课内知识的同时,能涉及的课外文章尽量让学生朗读,让他们在倾听中领略课本外的神奇,开阔他们的视野。例如,在七年级第一单元的教学中,主要是现代文写景散文单元,重点强调了判别修辞手法及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了解基本句式特点体会景和情的关系。部分可能涉及了写景散文的表现手法和写作结构。通过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程序性知识也就是如何分析写景散文。以《春》为例子,学生应该了解写景散文的核心小问题是弄清作者的情感(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进一步的分析则是应该理清楚“景物特点”“表现方式”和“作者情感”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这些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也是本单元必备的前备知识。因此作为教师可以对这一篇进行精读,带领着学生一起去探索这些问题,从而掌握一套阅读这一类文章的程序,在之后的阅读中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个程序去阅读其他的文章。通过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学习一些阅读的方法、技能等,寻求一把开启阅读天地的金钥匙,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强化课堂教学,做到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結论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大单元教学法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重视自学指导设计,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有情境地自主学习,真正实现高效自学。

    参考文献

    [1]黄莉莉.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15):301.

    [2]贾秋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探索[J].基础教育课程,2019,(10):22-27.

    [3]魏荣葆.基于学法优化的语文大单元学习指导[J].语文建设,2019,(19):13-15,2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