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云班平台《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 预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范文

    曾美娟

    【摘要】传统的预习方式一般是教师布置学生自主看书学习和完成纸质预习任务。这种传统的预习方式缺乏教师的指导、监督管理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反馈。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均较为薄弱,实践证明传统预习方式确实较为效果低下,从而使预习流于形式。本文选定一个实验班利用云班平台在《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预习进行课题实践研究以突破上述传统预习方式的不足,力争提高中职学生的预习效率。

    【关键词】云班平台;应用研究;预习效率

    一、实践研究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例如教学中的云班平台,其应用效果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肯定。云班平台是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师生利用移动智能设备进行即时互动教学的信息化教学平台。[1]利用云班平台辅助学生预习,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上的云班平台资源随时随地地进行预习。这符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规划目标,有助于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自主预习局面。

    二、实践研究的界定

    针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传统预习流于形式问题,我们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创新预习模式,提高预习效果。云班平台信息化手段有助于学生主动和积极参与预习。经本课题组教师讨论,选定我校17会计1、2混合班学生利用云班平台在《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预习中进行一年半的实践研究,以探究这种信息化预习模式的预习效果。

    三、实践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探究的是基于“云班平台”的中职《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的预习模式。通过探究和实践这种预习模式以提升我校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预习效果。

    (二)研究内容

    1.教师基于云班平台创建和开发中职《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的课前资源

    (1)课题组选定我校17会计1、2混合班为实践对象,布置学生微信扫码加入云班平台。

    (2)课题组集体备课和集体研讨《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这门课程,分工合作地备好这门课程主干业务的课前预习资源,例如课前练习、微课、课件或活动等资源,然后上传到云班平台。

    2.师生基于云班平台在中职《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预习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1)教师发布云班平台的资源任务给学生,观察学生利用云班平台学习这门课程的考勤、自主性、学习兴趣、预习效果等方面的变化和效果。

    (2)教师利用这个平台数据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收集学习问题和微调教学设计。在实践中不断探究“云班平台”的预习模式能否提高我校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的预习效果。

    3.教师基于云班平台在中职《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预习中的反思研究

    (1)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综合课堂观察、云班平台的数据反馈、作业效果及单元测试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和吸取经验教训,从而逐步提高教师基于云班这种预习模式在这门课程的应用效果和教学效果。

    四、实践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查阅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网和各种期刊里面关于云班平台的相关文献,了解当前国内外“云班平台”研究进展情况和最新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一定的实践借鉴经验。

    2.调查研究法

    刚参与实验时,教师会利用云班平台设计并发布关于“使用云班平台进行《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预習的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于这种预习模式的接受程度、主动性和效果评估。接着访谈实验班级学生分析这种预习模式的优缺点。有了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可为调整适合学生的“云班平台的预习模式”提供了现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

    实验期间在行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究和检验“云班平台在《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的课前预习模式”是否适合我校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预习。并且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也不断地反思改进和完善这种预习模式。

    (二)研究过程

    研究自2018年1月—2020年7月,历时一年半。期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下面是各阶段的研究思路及其策略、方法。

    1.前期准备(2018年11月—2019年8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小组成员分工。

    (2)云班平台操作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选定一种云班平台进行云班平台操作学习。

    (3)制定研究方案。

    (4)文献研究。了解当前国内外“云班平台”研究进展情况和最新成果,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实施阶段(2019年9月—2020年1月)

    (1)选定对象。选定我校中职会计专业17会计1、2混合班学习《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作为“云班平台”预习模式的实验对象。

    (2)提炼模式。根据前期准备的调查结果,提炼出适合我校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基于云班平台在《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的预习模式。

    (3)资源开发与建设。根据预习模式,课题组集体分工合作地开发和创建云班平台在《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主干业务的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上传到云班平台。

    (4)运用和实践。首先教师在课前发布云班平台的资源任务给学生,观察学生利用云班平台学习这门课程的考勤、自主性、学习兴趣、预习效果等方面的变化和效果。其次课题组根据这些变化和效果不定期上课观摩、研讨、反思和撰写基于这种预习模式下的教学实践论文。

    (5)评价和反思。基于实验班一定学时的应用后,教师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云班平台的数据反馈、作业效果及单元测试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原先的预习模式,从而逐步提高教师基于云班在这门课程的应用效果和教学效果。

    3.总结阶段(2020年2月—2020年6月)

    (1)总结和收集研究实践材料,汇编形成成果。

    (2)写好课题研究报告。

    五、实践研究的成果、学术价值及应用前景

    (一)研究成果

    1.研究实践材料

    创建对分易云班平台,设置本课题组其他教师为助教,布置学生扫码加入云班平台。

    云班平台资源库。教师分工合作完成云班平台预习资源以供学生预习。

    (1)调查问卷:设计关于“使用云班平台进行《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预习的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围绕使用信息化预习意愿、时间长短、信息化手段怎样使用、希望什么资源、纳入总评的比例等方面进行设计。

    (2)课件

    分工制作每一章节的重难点内容课件以供学生利用云班平台预习。

    (3)微课

    分工制作《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重难点内容微课,包括零售商品购进微课、零售商品销售核算微课、商品内部调拨微课等。

    (4)在线练习

    分工制作每一章节重难点内容的在线练习供学生预习后练习,并通过云班平台后台数据了解学生的预习掌握情况,从而调整课堂的教学设计。

    2.实践研究论文:

    (1)云班平台在《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预习的应用研究,以“售价金额核算法之零售商品购进”为例。

    (2)基于云班平台的《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预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3.课题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收集研究实践材料和总结后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二)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基于云班平台的《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预习模式是教师首先创建云班平台,布置学生扫码加入云班,接着教师制作《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预习资源,并上传到云班平台,然后学生完成手机上云班平台的预习任务。

    通过这种预习模式可让学生提前掌握知识目标内容,这有助于增加教师的课堂容量,课堂上教师只需要着重解决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学生重难点任务。从实践期间云班平台预习效果数据反馈,实验学生利用云班平台预习的效果比传统预习效果好很多,该课程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的合格率与平均分同比上一届同专业学生均要高一些。从学生参与预习度来看,实验学生的预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地利用手机上的云班平台进行预习,根据课堂反映和调查问卷显示实验学生参与预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传统预习高一些。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云班平台便于教师发布预习任务,同时云班平台的后台数据的实时反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和追踪学生的预习情况。

    综上所述,本课题“基于云班平台的《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预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的学术价值是利用云班平台进行课程预习的模式是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的,其应用前景广阔。

    六、实践研究反思

    (一)利用云班平台帮助学生预习的模式优势

    应用实践证明,学生利用云班平台可以帮助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提高《商品流通会计实务》课程预习效率。利用云班平台帮助学生预习的模式优势如下:

    1.方便学生实时预习

    学生利用手机里的云班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预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有助于教师监督学生和了解学生

    教师通过查看云班平台的考勤率、及格率和准确率等数据,可以实时监督学生及时预习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重难点。

    3.方便师生和生生沟通

    学生通过云班平台的师生讨论平台、生生讨论平台,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和扩大学生讨论群体。

    4.有助于教师增多课堂容量

    由于教师通过云班平台让学生提前完成认知目标的学习,课堂上教师只需要着重解决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学生重难点任务,从而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

    (二)利用云班平台帮助学生预习的模式不足

    如今手机的各种干扰比较多,而中职学生的自律性相对而言比较差,学生能否自主及时地完成云班平台的预习任务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面对这个困难,既需要教师较高的管理能力,也需要班主任、班干部及家长的监督配合。

    云班平台的预习资源创建任务较大,需要教师的团体分工合作和较高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智妮.基于云班课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以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2017(6):57-58.

    [2]陈浩,陈果.云班课平台支持下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应用研究——以“3+2”本科班级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24(24).

    [3]孙悟.蓝墨云班课平台下基于科技创新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031(022):122-123.

    [4]關颖.中职语文课程预习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1):13-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