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初中音乐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
范文

    宫瑞雪

    摘要:初中音乐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艺术学科,对疏解学生学习压力和熏陶艺术修养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故此本文将基于初中音乐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为主题,通过实施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重视小组合作的教学应用三个方面,希望能够提升初中音乐的有效教学质量,从而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多元化;方法研究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18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背景下,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越加突出教学的弊端性,无法有效满足当代教育对人才的综合性培养要求。故此,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学必然要改成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不断优化自己传统的教学过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来唤醒学生对初中音乐学习的热情,从而有效推动学生音乐素养的健康发展。

    一、实施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质量,教师要着眼学生的学习兴趣,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为教之有效、学之高效的课堂实现奠定基础。而初中音乐与其他主学科不同,自身是具有很大的教学开放性与趣味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的特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推动学生从被动学习者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者角色,从而在教师创建的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激发学生学习歌曲、演唱歌曲的热情。例如,在在教学关于《青春舞曲》歌曲上,在教学开展是可以呈现新疆人民的民族信仰、服饰、小吃、土特产、民族乐器等,这样学生先了解新疆人民的生活不同性和推动学生真正认识到新疆人民生活的特色性,进而学生才能产生很大的好奇心与兴趣度,然后教师在导入《青春舞动》音乐作品的学习,学生才能拥有更强的情感共鸣性及兴趣心,从而这为一堂好课的产生奠定良好的开展基础。

    二、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元年,如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而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线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根据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化、辅助化教学形式,这不仅是提升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教学则是通过信息技术集合声光影像为一体的功能上,为学生创设形象化、直观化、立体化、动态化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中国民族音乐的成就”的课程教学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先为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然后经过教师提前准备和二次加工的基础上,在课堂中为学生呈现出祖国大好河山、春暖花开的可视化景色,同时再为学生播放《歌唱祖国》一系列的民族音乐作品,这样在仿真化的教学情境中不仅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也将保证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从而跟随教师的步伐,逐步了解民族音乐发展的脉络及成就。

    三、重视小组合作的教学应用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化改革背景下,不仅要传授学生音乐的理论知识与演唱能力,還要重视学生音乐素养、集体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进而保证学生个性化、全面化的发展。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应该重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不仅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代表,更是激发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程度和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性上,有效根据同组异质、分组同质的方式,为学生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这样很容易产生优带差、差学优的学习效果,进而在师生互动中、生生互动上,不仅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学习氛围,更是推动每一个学生都能个性化的学习成长。例如,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现代歌剧的教学上,教师合理为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小组,再让各小组通过查看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来学习《洪湖赤卫队》音乐作品,之后教师以音乐剧表演的形式,最终师生评比优秀小组。这样不仅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好胜心,促进同组成员进行良好的学习互动,推动各小组学生共同学习音乐作品和共同讨论音乐剧角色选定及表演,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就掌握了音乐知识。

    四、加强师生和谐共生关系

    在教学中无论是学习音乐,还是学习其他学科,想要实现高效化、优质性的课堂教学,教与学必然是处于一个联系状态,这个联系状态主要体现知识传播上教师与学生同在一个频率上,这也意味教师在课堂中传递的知识讯号,能够被学生有效捕捉的到,这样课堂上师生知识的双边互动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这个过程教师要加强师生和谐共生关系的搭建前提下,教师才能真实的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爱戴教师、听取教师的指导要求,从而推动教师教学的顺利开展。故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同理心”原则贯彻,这样加强自己同理心的共情能力,教师才能提升自己换位思考的能力,准确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的实际需要和情感波动。其次,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遵循“拇指教育”理念,拇指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客观漠视学生自身的缺点,不断强化学生自身的优点,通过多途径强化学生自身的优点,有自身的优点唤醒学生对自己缺点的认识与改正。那么教师必然贯彻赏识评价原则,应该发现不同学生学习的闪光点,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激励评价,这样在不断鼓励、肯定的教学过程中,必然强化师生关系的连接性,促进师生和谐共生关系的发展,也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着更大的激发作用。

    总而言之,初中音乐多元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是通过围绕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角度出发,是贯彻素质教育培养观的体现,也只有立足以人为本的教学立场下,才能保证教师创编的教学方法更加契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从而才能为初中音乐有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承山.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07):169.

    [2]李秀玉.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思路[J].北方音乐,2018,38(07):208.

    [3]祝福.初中音乐如何做好有效教学[J].华夏教师,2017(24):6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