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开放式教学 |
范文 | 刘善友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采取各种措施以加强法治社会的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小学教育是初中甚至是高中教育的基石。因此,从小学生开始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坚持开放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开展开放式教学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这对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这需要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更新教育观念,做一名开放式的教师,同时采用科学、先进、合理的教学方式,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开放式教学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教育领域不断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能够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探索开放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开展开放式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针对性、高效性。 一、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开放式教学分析 1.方法不够创新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开放式教学也在深入开展,但是对于一些处于一线教育的老师来说,他们的教育方法却处于停滞状态,不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更满足不了小学生的身心需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意义性极高的学科,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如何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每一位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开放式教学是教学方法中的新资源、新途径,是借助一定的环境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是相符合的。学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加上《道德与法治》本是一门培养情感的课堂,都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获最佳教学效果。 2.生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自主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课程,这就决定了其理论性比较强,理论知识也比較多,加之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天性散漫的年龄阶段,这对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同时,在现实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依然深受传统的教学观念所影响,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使得学生只能枯燥地记忆书本知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压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热情。 在新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需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遵循新课改理念,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理念,重新定位学生的课堂地位,关注学生的发展,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然而,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一些教师不注重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不重视学生教育地位的转变,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消极地学习书本知识,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开放式教学措施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开放式教学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基于开放式教学的培养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再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让学生参与其中,将活动与书本知识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氛围变得和睦融洽,课堂的效率化更高,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应用开放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注意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当中一些比较有趣的元素来开展教学。例如,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来教育小学生培养高年级深入学习的爱国主义等专业知识。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性的大灾难,它扰乱了社会秩序,带来了众多苦难。但这场灾难也是一本特殊的教科书,也就是说中国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部典型的爱国主义教材。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的小学教师,需要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帮助小学生扣好人生中的第一颗纽扣。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将爱国主义情怀与防护知识相结合,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引导小学生学会关注国家大事,向防疫榜样学会,感受家国情怀,激发责任担当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放式教学,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提升。 2.坚持从实际生活出发来进行开放式教学 《道德与法治》学科较其他学科而言,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实践性,加上小学生的年龄与生活所限,教师需要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坚持开放式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开展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开放式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具体、生动、形象地理解知识,并且教育小学生懂得运用书本上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提高学习质量。 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实际,将实际生活与教学相结合来创设活动情境。例如,在设计《花儿草儿真美丽》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户外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小学生实实在在地感知事物,领悟植物的生命也需要得到爱护。通过将书本知识开放教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书本知识,同时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 三、结语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化,这都需要教师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当下的环境和学生的不同特点,改善教学方式和理念,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只有科学地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坚持从实际生活出发来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活跃度,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最佳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夏小兵.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式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6):201. [2]王阅媚.如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20(1):151. [3]张素霞.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开放式教学的运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70. [4]徐嘉婕.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德育有效性探究[J].成才之路,2017(16):1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