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创设情境,体验自主阅读 |
范文 | 吴国兴 摘 要:阅读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是提高学生语言的感知力,理解文章的话语积累,提高写作的好帮手。这是学生阅读教学学以致用的价值体现,也是提高阅读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关键词:创设情境;张扬个性;阅读伙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我学习环境,尊重语言学习的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理念下,就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師应该灵活地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实景演示情境 “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景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所以我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准备好云根书院的一些景色相片,做成幻灯片。首先让学生一边回忆参观我们家乡政和的云根学院过程。遇到不知道的景点时,我会打开幻灯片,从路上看到的景色,到云根书院的大门,接着看云根书院内的广场景色,然后看到书院阁楼,最后书院返回。采用网络游记的形式,创设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去游览浙江金华的双龙洞,看一路上,你能欣赏到哪些自然美景?”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向往心理。神游的内容,这一下子就明白了作者在课文中要挑选出的重点的写作内容和安排的写作顺序,又明白了双龙景区的分布,语文老师学以致用,也清楚叶圣陶老先生想将文笔重点放在哪儿,哪儿就写得详细清楚。 2.媒体展现情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生许多内容都通过直观形象得来。用多媒体将声、像、动画等多种手段融合起来,就能气氛渲染,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有情感的涌动,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把五壮士英勇跳崖那一段视频内容节选下来,在现场进行播放,此时学生看视频时异常安静,教师再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向学生描述中国这个民族英雄的故事,英雄情结了然于胸,这就是中国的英雄,这就是民族的脊梁,五壮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创设情境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快得到调动,为独立阅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提供很好的铺垫,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得到熏陶,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二、自主选择,张扬个性 作为一线的教师,更应该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让自主阅读实践活动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过程。 1.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导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生活情境,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认为有价值的阅读教学内容。如,《草原》这段文字,写的是草原风景秀丽的一部分,蒙古人民写的汉族兄弟感情深厚的一部分,我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想学哪些段落,然后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行欣赏品读课文,读通读懂重点句,倘若一个学生找到了,多读几遍,就能充分了解一碧千里的草原建设美丽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场景。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个性化的学习阅读中,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自学能力,一举两得。 2.自主选择阅读方式 学生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具有不同生活经验的学生,其语言的积累和学习习惯都不同,他们阅读会有不同的方式。例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可以自主设计选择一个阅读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学习这篇课文,领会贝多芬是怎么关心那两个爱音乐的穷苦人民的孩子的,把握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喜欢朗读的人可以用反复朗读的方法来学习,比如通过朗读课文来把握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体会到大音乐家贝多芬“自然朴实”“关心劳苦大众”;喜欢画画的,可以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配上三幅情境画,以加深理解。当月亮升起的时候,波光粼粼的大海突然被银光覆盖,月夜是多么平静;当月亮升得越来越高,当月亮穿过一层薄纱,大海的月夜开始变化;当风吹向大海,当波浪升起,大海是一幅波涛汹涌的画面。通过三幅画,全部由轻柔的曲调一下子明白月光奏鸣曲的放缓逐渐增多轻快,最后是高昂激越,步伐越来越快。学生学习就可以感受到月光曲是音乐家用心和灵魂谱写发展而成的。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查看课文的工具书、做批注,联系生活实际写体会,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如理解“恬静”“纯熟”“陶醉”“波涛汹涌”等词语,体会兄妹俩热爱音乐的美好心灵和贝多芬音乐的美。 3.自主选择阅读伙伴 团队合作学习是课堂阅读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让他们自由选择一个学习伙伴,一同进入阅读实践活动,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自由组合。可以2人一组,也可以4~6人一组,可以在课堂上调整座位,自由寻找合作伙伴,学习的伙伴可以是一个学生也可以是老师,通过研究团队合作教学方式以及学习,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自读自悟,交流分享 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积极去思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学生自我感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有所感悟,获得思想启迪。同时,引导学生交流思想,发表独到的见解。《麻雀》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熟读课文,对课文有相当的理解,对文中的重点词句方面进行研究揣摩,想象麻雀斗猎狗的紧张场面,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悟”。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自由交谈,然后全班交流,并在舞台上分享,一些学生体会到了“凶猛犬”和“我的妈呀”;有的学生说从文本中知道“母爱为大,这是非常强大的力量”;也有人说“能理解老麻雀,紧张和勇敢的恐惧”。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值得肯定,得到全面发展。如,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可以说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苹果应该做怎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学生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只要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都应加以肯定,学生独特个性的充分展示,就是自主阅读教学的真实体现。 四、课外延伸,扩大阅读 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文教育教学要充分重视课内外结合,鼓励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广泛阅读,小课堂变成大社会。此时教师就要教给学生多种方法,提出各种要求,如我在教《少年閏土》这篇课文时,我先推荐学生早早地阅读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专门用对比阅读的方式,讨论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性格上有何不同,学生答案:少年闰土聪明活泼,知识丰富,见多识广,而中年闰土呆愣、不爱说笑。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年闰土那么木讷,是那么不说话,与鲁迅先生有格格不入的感觉的。结论:当时社会黑暗,为了生活让农村的闰土喘不过气来,以致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性格形成天壤之别。教学《草船借箭》时,可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了解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当中的经典妙计,如空城计、七纵七擒、八阵图、三次锦囊妙计等妙计。后来才有周瑜发出感叹说:“既生瑜,何生亮!”教学《鲁滨孙漂流记》可以阅读它的原著,了解鲁滨孙如何在岛上与自然抗争,他面对生活的困难和自然环境的恶劣,经常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比较好坏,得出利弊。最后不仅生活下来,还回到英国,写出这篇家喻户晓的小说。鲁滨孙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容易给人以精神动力,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面对学习困难时,更要有这种乐观的心态。作为教育工作者,偶尔也会有生活上的挫折,就应该学习鲁滨孙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了自己,教育了学生,用教育情怀教育学生,一举两得。 五、激励评价,体验成功 阅读教学要以人为本。作为老师,我们的教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所以细心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给予关爱和鼓励,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有一句话:“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渴望得到别人对他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可激励人的上进心,能唤起人的高涨情绪。”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成功,尤其是求知的孩子,成功的体验将为自己孩子发展带来信心,让孩子可以体验到成功。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成功经验,发现学生的亮点,鼓励他们去完成,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在教学中,经常说“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的想法真特别”“继续努力,你会做得更好”等。这样,学生总能积极主动且满怀信心地投入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活动效果,有效地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全过程。相信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内和课外的阅读能力就会自己变成“悦”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