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依托汉字文化,提升一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
范文 | 王多元 [摘要]在识字教学中合理浸润汉字文化,能显著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字源文化演变、部首文化内涵、汉字文化故事是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关注汉字文化的三种常见方式,通过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性、体会汉字的趣味性、把握汉字的历史性,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关键词]汉字;文化;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7-0095-02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学生今后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发展。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水平,并在识字过程中关照学生的情感体验。汉字是集表意、表情、象形和审美为一体的文化载体,具备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脱离表意、表情、象形和审美之“文化四维”,汉字就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和精华所在,识字也就成了学生的苦差事。依托汉字本身所负载的文化信息,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了解汉字的文化性,体会汉字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丰厚学生的文化素养。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在识字过程中关注汉字文化演变,能化解识字过程的枯燥乏味,让识字变得有趣亲切。 一、触类旁通,深究字源文化演变 独体字是汉字的一个基本构成,在汉字构字中占据重要位置。一年级上学期的识字,主要以认读独体字为主。独体字简约而不简单,几乎每一个独体字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与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宜采取追根溯源这一教学方法,通过独体字的古今对照,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汉字的本原,了解汉字字形的演变,从而加深其理解和记忆。 片断一:生字“冬”教学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记住“冬”?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冬,撇横撇捺加两个点就是冬。 生:我用想象的方法记住了冬,上面像一个人的两只手,下面像冬天飘下的雪花。 师:我们来看一看“冬”以前的样子。它的甲骨文是八,就像一段丝或者绳子两头都打了结,表示结束的意思。冬季又是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个季节,所以就用这个字来表示。之后人们创造了,中间的是一个太阳,太阳被包围在绳子当中,表示太阳不太温暖了,也就是冬天的意思。再后来冬写成了,里面的太阳不见了,在下面增加了∧(冰)字,表示不见太阳只见冰块,非常寒冷。因此冬下面的两点指的是冰。 以上课堂片段中,正是通过展示“冬”的字源演变,使学生了解了“冬”字的来源。同时,也明白了它还有“结束”、“终结”之意,那么在以后见到含有冬的合成字时,如终,就能据“冬”而知“终”意了。 不仅如此,汉字中的一些独体字还可以作为部首,如人,厂、广、口、女、门、山、木等。作为部首的含义是由本义演化而来的。学生如果能够扎实掌握相应独体字的内涵及演变,就会为以后的部首学习打下基础,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片断二:部首“皿”的教学 师:皿是一个字,谁来给它组个字? 生:皿,器皿。 师:很好。皿就是器皿的意思,在古时候专门盛东西的容器就是皿。我们来看一看皿字是怎么演变来的。(出示皿字的演变动画) 师:皿还可以作部首,叫皿字底,谁来猜猜“皿字底”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我知道,皿既然表示盛东西的容器,那么皿字底也应该是表示容器的意思。 师:你的推理是正确的,真棒! 学生在扎实掌握独体字后,遇到带着这个独体字的会意字或者形声字时,就能够根据独体字的字源来推测形声字的含义,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二、举一反三,巧用部首文化内涵 汉字中绝大部分都是形声字,在识字教学中通过认识“形”和“声”,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构字的规律,提高识字的效率。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掌握了这一规律,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就会增加。 片段三:生字“匠”的教学 师: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生:匠字框加一个斤合起来就是匠。 师:匠字框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不知道。 师:匠字框表示一种方形的容器,有匠字框的字大都跟容器有关,匠原来是指斧头放在盒子里,斤就是木工用的斧子,所以匠本来是指木工。现在用来指专门从事某种手工艺的人,如皮匠、木匠等,你还有知道哪些匠字框的字呢? 生:匣。 可见,一方面,对于单个汉字而言,明确字义,通过揭示部首的原始意义及文化蕴涵,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同部首的字义,形成分析字形、推测字义的意识和能力。在学生掌握了部首的含义后,当他们遇到生字,自然可以通过已经了解新汉字的部首的意义,来推测该字的可能含义。 另一方面,對成组汉字来说,联想、判断各组汉字的不同意思,通过个体和群体的相互交织,从而实现成批识字,加快识字效率。如认识了“中”,通过加不同的部首就可以认识“种、钟、仲、忠、肿、盅、冲”,显著地提高了识字速度。更重要的是,形声字是汉字构字的主要方法,在汉字中有很多部件相似的字,如部首相同偏旁不同,或偏旁相同部首不同,很多学生在遇到此类字形相似的汉字时,犯错率往往很高。其实,掌握了部首的基本含义,这类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如以“青”作为偏旁的字有很多,如“请、情、清、蜻、晴”,很多学生容易搞混用错,而掌握了部首的含义和区别,分辨起来就很容易了。也就是说,汉字识字可以通过改变字的呈现方式(单个字呈现还是多个字一起呈现),关注部首文化内涵,提高识字效率和准确度。 三、激发兴趣,开掘汉字文化故事 在汉字教学中,如果能开掘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知识、趣闻、故事、历史、文化等,就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如一年级识字中,经常会出现加一笔变成另外一个字的训练,学生基本上都能够运用基本的笔画变字,并组词。 片段四:“天心取米”的故事 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塘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塘上殿。何塘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原来,何塘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他们天生的爱好,在汉字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将以上类似的汉字文化故事穿插其中,不仅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对汉字字形字义变化的可能性充满想象,从而使得枯燥的汉字识字教学充盈着情趣。 (责编 韦淑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