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坚持立德树人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范文

    张奎

    摘要:加强道德与法治课中考试题研究,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试题特点;明显变化;命题趋势

    2019年安徽省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总体来说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兼顾不同版本教材,立足安徽地方特色,贴近初中生生活、学习,着眼时代前沿,直击社会热点,透视新闻话题,引领价值导向。试卷阅读量适中,模块呈现方式相对稳定,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简洁明快,视觉良好。

    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分值的分布大体维持以往的风格,没有偏题、难题、怪题和超纲题,难易程度适中。

    命题选材立足初中生生活实际,或选取时事政治,或创设符合初中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命题立意旨在引导初中生对自我认识、生命态度、人生价值、学法用法、正确交往、适应集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责任担当、关爱社会、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判断与思考,考查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积极情感与正确价值的形成、行为的养成,凸显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一、试题特点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和主轴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本门课程的总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统编教材编写明确要求:初中学生处于特殊的青春转折期,具有思维独立性、叛逆性和易感性等心理特征,也明显表现出他们特有的时代文化特征。道德与法治課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载体,这就要求教材要在党和国家的要求、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找到联结与契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试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育为主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考试内容上,主要考查了珍爱生命、调控情绪、绽放青春、遵守法律、珍惜友谊、坚守诚信、孝亲敬长、与人为善、依法维权、学会竞争与合作、热爱集体、关爱社会、热爱自然、传承文化、厉行法治、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放眼世界等内容。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2.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切入和升华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品格与价值判断。试题强调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考查,尤其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整个试卷突出了对学生人文情怀(霸座到让座)、审美情趣(打造美丽安徽)、批判质疑(对公民参与依法治国实施做法的看法)、理性思维(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勇于探究(为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建议)、乐学善学(如何面对学习、考试、升学)、勤于反思(违法与犯罪的关系、预防犯罪)、信息意识(举报老王)、珍爱生命(安全主题教育)、健全人格(顺利度过“拔节孕穗期”)、自我管理(坚守诚信、依法维权)、社会责任(打造美好班集体、思考平等、适应融入长三角应提高哪些素质、个人成长和国家命运的联系)、国家认同(小康目标、科技创新举措的意义、谈生活中的幸福感)、国际理解(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劳动意识(劳动创造增技能)、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考查。

    3.以增强法治意识为底线和准则

    统编教材编写依据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依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基本要求,要引导学生养成守法意识,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遵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法治教育考查篇幅增加分值30分左右。例如,单选题11题考查如何参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13题由“霸座”到“让座”,倡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弘扬法治精神。14题考查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及如何预防犯罪,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5题都是考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境题三小题往年都是分别考查心理、道德、法律三个板块的,而今年的三小题都是考查八下的法律板块内容),提高学生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4.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浸润和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试题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单选第6题和第8题通过先进事迹的宣传及情境思考,引领学生继承和弘扬“孝亲敬长”“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单选第9题通过对“富有徽风皖韵、画意诗情的美丽画卷蕴含的理念”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第17题通过参与唱红歌活动,在优美的歌曲欣赏和体验中,感悟幸福的生活、祖国的发展,增强政治认同、爱国情怀、报国之志,强化报国行为的自觉,充分体现了发展先进文化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二、明显变化

    2019年,安徽省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相对前两年来说,有一些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三大板块考查比例调整

    2019年三大板块比例严格按照考纲要求,分别为:25%、30%、40%,2017年:“成长中的我”为18.75%;“我和他人的关系”为31.25%,“我和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为50%; 2018年:“成长中的我”为18.75%;“我和他人的关系”为27.5%,“我和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为53.75%。

    2.法律部分考查大幅增加

    2019年非選题13涉及道德与法律,14、15两题都是考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境题三小题往年都是分别考查心理、道德、法律三个板块的,而2019年的三小题都是考查八下的法律板块内容)。法律部分考查的分值为28分,2017年分值为16分,2018年分值为19分。

    3.运用层次增加,注重能力考查

    在2019年中考命题的难度层次要求上,运用层次的占比较2017、2018年有了一定的提高,分值为39分。2017年为26分,2018年为32分。

    4.强调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考查

    落地核心素养考查,尤其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整个试卷突出了对学生审美情趣、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珍爱生命、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劳动意识、问题解决等意识和能力方面的考查。

    5.题型和设问有所创新

    在题型上力求创新,续写对话、辩论会观点阐述和概括结论是近10年未出现的题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设问角度多元,贴近学生实际,多采用陈述句的方式,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旨在考查初中生的综合能力。如: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就安徽面对发展机遇,如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请你仿照同学乙的说法,将同学甲、丙没有说完的话续写完整;你若参加这场辩论,请你任选一方观点并阐述理由;请从个人成长和国家命运联系的角度,谈谈如何唱好你的“赞歌”。

    三、命题趋势

    基于课标与教材,笔者认为,以后的中考中,在命题形式和内容上一定会有新的突破与创新。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1.更加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尤其关注初中生健康心理形成、正确认识自我、珍爱生命、良好品质的养成、人生价值的思考与实践。

    2.更加注重初中生的法律教育,旨在通过考试评价考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厉行法治的自觉性。

    3.落实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突出了学生审美情趣、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珍爱生命、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劳动意识、问题解决等意识和能力方面的考查。

    4.运用层次增加,注重能力考查,尤其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5.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考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6.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考查,提高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责任编辑:丁?蔚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