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树叶幻想曲 |
范文 | 凌晶 【设计理念】 儿童有丰富奇妙的想象,但却不被重视,无处表达。儿童诗给了孩子这样的机会。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想象力旺盛的年龄,同时又具有了一定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引导他们把自己独特有趣的想象,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是诗歌课的根本目的。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初步感知儿童诗的特点。 2尝试以“树叶”为主题,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儿童诗的特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初步学习用比喻手法创作儿童诗。 难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尝试以“树叶”为主题创作—首儿童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l课时 【适用年级】 三年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1.师:同学们,你们留意过身边的树吗?留意过树上那一片片的叶子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那些可爱的树叶。(板书:树叶幻想曲) 2.师:说起树叶,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直接进入“树叶”这个主题,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点。然后让学生畅谈由“树叶”一词引起的联想和想象,既聚集了谈话的焦点“树叶”,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二、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几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图片。 师:看,谁认识这是什么树的叶子?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它的样子吗? 2.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枫叶像( )——树叶是( ) 芭蕉叶像( )——树叶是( ) 柳叶像( )——树叶是( ) 银杏叶像( )——树叶是( ) 3.还有很多很普通的叶子,你又觉得它们像什么呢? 树叶像( )——树叶是( ) 树叶像( )——树叶是( )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抽象思维更发达,所以图片的出示会更加直观、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树叶的观察,进行比喻句的说话练习,初步感受“比喻”中的诗意。】 三、学习诗歌,启迪诗思 1.师:有一位诗人看到满树可爱的叶子,写了这样一首诗,谁愿意来给大家读读?(出示诗歌《耳朵》指名读) 耳朵 雪野 为了能听到 好多的意见 为了能让自己 长得直 长得高 树 才长出了那么多的 绿色的小耳朵 3.在诗人的眼中,树叶是什么呢?你看到了-一棵什么样的树? 4.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情。 5.树叶在诗人雪野的眼中,是好学的善于听取意见的耳朵,在你的眼中,是什么呢? 6.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取新颖有趣的进行板书。 (预设:树叶是树的——羽毛、小手、眼睛、头发……) 7.真好!有了好的想法,怎样把它变成一首小诗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课件出示诗歌补白练习) 羽毛 树长出了很多 绿色的叶子 那是它的羽毛 因为它想 在春天 变成一只乌 8.请学生们先自己默读,然后想一想,把诗歌补充完整。(指名说) 9.齐读小诗《羽毛》 10.接下来,我们再来读一首有趣的小诗,读后想一想,在这首诗里,树叶又是什么呢?(出示方素珍的《不学写字有坏处》) 不学写字有坏处 方素珍 小虫写信给蚂蚁 他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我想你 蚂蚁收到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看不懂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 怎么办呢? 11.指名读诗歌,指导朗读。 12.在这里树叶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走近一棵树来认识树的各个部位,让学生们对树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再适时出示雪野的诗歌《耳朵》,引导学生读一读、赏一赏、想一想,自然而然向学生展现了一首诗的诞生。《羽毛》的小练习,引导学生由思维到语言,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继续欣赏方素珍的诗歌,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 四、尝试创作,形成诗语 1.在诗人雪野的眼中,树叶是好学倾听的耳朵;在诗人方素珍的眼中,树叶是小蚂蚁和小虫子表达思念的信纸。在你的眼中,树叶又会是什么呢?是黑板上的“小手”吗?是“眼睛”“头发”“衣裳”“金币”吗?都可以!还可以是你自己另外想到的。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写一写心里的树叶,写成—首诗。 2.学生围绕“树叶”进行想象,课堂试作小诗。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语言,光听和读只能获得浅层的感悟,在练习说的基础上进行写,才是深入学习和检验的落脚点。当学生提起笔来自己尝试写诗时,诗的思维和语言才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五、分享交流.评改诗作 1.投影展示部分优秀诗作,相机点评,指导修改。 2.学生修改诗歌,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课堂上马上分享优秀习作,相当于作品的发表,是对孩子莫大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优秀的作品还对其他的孩子有着良好的示范和鼓舞的作用。而老师的点评与指导,既是教孩子如何修改诗歌,也在教孩子如何去欣赏一首诗。】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紧扣“树叶”“想象”两个关键词进行设计,采用老师板书和学生课堂生成相结合的形式,既突出了这节课的主题,又抓住了课堂的重难点——“围绕树叶进行大胆想象”。】 【教学反思】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而想象力又十分丰富。基于这一特点,便以“树叶”为主题设计了_一节引导学生根据身边事物进行大胆想象创作的诗歌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欣赏雪野和方素珍的两首诗,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感知儿童诗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想象。使学生喜欢上儿童诗,并有一定的创作欲望,是这节课的主要目的。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诗歌习作来看,目标已达成。课堂上,学生对树叶的想象,各种各样,一个思维点燃另一个思维,仿佛火花一样闪烁动人。回顾课程,也不免有些不足,由于第一次是在一个没有诗歌基础的班级上课,小部分学生在诗歌分行这个方面有些困难,这从孩子们交上来的诗歌作品中可以看出来。 【学生作品】 树 陈伟堂 它穿着棕色的衣服, 戴着绿色的帽子, 坐在岸边, 把鱼竿伸进水里 钓鱼。 头发 郑卓丰 葉子 是树的头发。 冬天, 树的头发掉光了。 寒风中 树顶着光秃秃的头, 它应该很冷吧! 金币 张永熙 秋天 一阵风吹过森林 黄叶从树上 飘落下来 大地上一会儿 就洒满了 金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