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叙事疗法:破解青少年手机依赖难题的新视角 |
范文 | 陈德冰 〔摘要〕近年来,手机已成为人们必备的通信工具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青少年的手机依赖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传统的管控方式已经无法很好地解决手机依赖问题。后现代心理治疗技术之一的叙事疗法,为破解青少年依赖手机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能有效缓解手机依赖问题。 〔关键词〕手机依赖;叙事疗法;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0-0061-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已成为我们必备的通信工具及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2016年)显示:3至6岁的孩子中,手机接触率已高达91%;小学9至10岁的孩子,已和成人使用行为相差不多[1]。2018 年 8 月,第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网民人数高达7.88亿,且我国手机用户整体趋向年轻化,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大,10至19岁用户占比达到25.7%[2]。另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手机依赖率在16.7%~30.2% 之间[3]。随着手机使用的普遍化和低龄化,手机依赖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手机依赖问题,已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青少年居家学习时间为史上最长,手机使用频率显著高于日常,因手机依赖所诱发的心理问题和亲子冲突时有发生。 一、什么是手机依赖 手机依赖,也称为“手机成瘾行为”。目前,学术界对“手机成瘾”没有统一的界定,大部分研究者都以“行为成瘾” 为基础来界定手机依赖。Salman等把手机依赖定义为:过度沉迷使用手机设备,每天使用时长五个小时及以上,对个体生活、社会交往造成消极影响的一种成瘾行为。国内学者提出了三条标准:(1)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时也频繁使用;(2)手机过多地影响了生活、工作和学习;(3)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个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层面[4]。 二、青少年手机依赖的原因 毫无疑问,手机作为一个时代的产品,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青少年作为特定阶段的人群,对手机的依赖有其独特的诱发因素。 (1)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也常常被称为“疾风暴雨时期”。面临学业的压力、人际的困扰、情感的困惑、家庭的冲突等困境时,容易诱发情绪的波动。又因青少年热衷新鲜事物,对时代产品怀有很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在手机的虚拟世界中寻求放松。叛逆性又促使青少年努力挣脱父母的约束,在虚拟世界中获取个人的“成人感”,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权。 (2)手机自身的吸引力。手机因其独具的多功能性、娱乐性、便捷性、即时性等特点,受到新时代青少年的青睐,很多成年人也无法抵制手机的诱惑。 (3)青少年的个体因素。心理学家发现,“手机依赖症”大多在一些性格比较孤僻、缺乏自信的人群中出现。这些人有的希望通过手机与外界保持联系,使自己不被社会遗忘;有的希望通过手机展现自我的生活状态和情绪状态,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关注。 (4)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少父母本身就是手机依赖者,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也会习得与父母类似的行为方式。 三、后现代心理咨询技术之叙事疗法 叙事疗法作为后现代心理咨询技术之一,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5]。叙事疗法最为突出的是它对传统问题的定位视角的改变[6]。传统心理疗法认为,问题是属于来访者的,咨询师的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去掉”问题。叙事疗法则侧重把“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问题外化之后,人的内在本质会被重新看见与认可。此外,叙事疗法注重“建构”。它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着积极正向的理念,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重拾丰厚的生命故事,唤起他们自我改变的内在力量,发现更好的自我。 四、叙事疗法给我们提供的新视角 针对“依赖手机”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是没收手机或硬性禁止[7],是否有效且不说,由此引发的家庭大战或恶性危机事件已足以让我们头痛。还有一种理想化的方式就是,提高孩子的自控力。然而,我们都知道孩子由他律到自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强化的过程,我们不能要求一个6岁的孩子有很好的自律性,也不能保证一个15岁甚至18岁的孩子就有很强的自律性。如何更有效地减少孩子依赖手机的行为?已有学者从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治疗方面做了适度的探索,其成效仍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的检验[8]。叙事疗法的理念和全新的问题观,为我们破解手机依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结合我的个人实践,总结归纳了三个新的视角。 1.将孩子与“问题”分离,不给孩子贴标签 疫情防控期间,青少年因手机问题与父母发生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已无法深究“手机依赖导致亲子冲突”还是“亲子冲突加剧了手机依赖”。然而,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抱怨:“你怎么那么懒,整天都在玩手机。”“你这孩子只会玩手机,没得救了。”表面听来,是在批评孩子玩手机的行为,但细心思考,就会发现这些言语已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贴了一个负性的标签。席震芳和张晓阳[3]研究发现,在以批评为常态的家庭中,青少年易加深对手机的依赖,从而对现实的人际关系更加恐惧。喻典[9]的研究也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能缓解手机成瘾行为。那么,如何改善亲子关系呢?按照叙事疗法的观点,人并非是“问题”本身,要将“人”与“问题”分离。因此,要帮助孩子消除手机依赖行为,父母先要学会暂且把“手机”从“孩子”中分离出来。虽然孩子目前离不开手机,但这只是孩子当前面临的一个困境,它不代表未来孩子也依然如此,而孩子的过去也并非如此。孩子除了玩手机,还是有很多可爱之处的,比如他曾经的乖巧、孝顺,他的努力拼搏,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等。当我们跳出问题本身,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就会发现“手机依赖”不过是很小的一个“黑点”,这个“黑点”不影响孩子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不影响彼此的感情。相信有這样开明的父母,一定不会把孩子推向手机成瘾边缘,能及时地把孩子从手机成瘾中拉出来。 2.看见孩子的需要,理解孩子的行为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说:“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及价值观。”[10]在一次心理课上,我让学生们写“手机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快乐”,他们立刻兴奋地写下了以下文字:手机让我有朋友,我不会感到孤独;手机让我感到放松和自由,我想干啥就干啥;手机让我感到充实,时间过得好快,不会无聊;手机游戏里我能当“王者”,受到同伴的膜拜;手机让我远离妈妈的唠叨,心情平静…… 看着这些文字,我突然意识到手机其实不是“洪水猛兽”,它之所以让青少年迷恋,是因为手机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手机成瘾行为的背后,有着孩子们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必须看到孩子内在的心理需求,才能对症下药,彻底切除他们的手机依赖行为,否则孩子只会与我们玩“游击战”。例如,手机被没收了,他就会看电脑;电脑断网了,他就会看各种小说;小说被没收,他就去谈恋爱;恋爱被禁止,他就让自己抑郁。因此,这个“看见”非常重要,它能体现出家长和教师的一种智慧[11]。虽然说并非孩子所有的心理需求都是合理的,但是对于其合理、健康的心理需求,我们很有必要给予尊重、理解和支持。 3.丰厚人生故事,寻找自我改变的内在力量 如果询问手机依赖严重的学生“你为什么经常玩手机”,他往往会告诉你,因为玩手机我不会那么无聊。手机成为孩子获得意义感的一个手段。观看了华南师范大学祝菡老师的微课“捕捉平凡之美,丰厚生命色彩”后,我常常思考,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发现生活之美,感受自我生命的靓丽?于是,在个体辅导中,我尝试与手机依赖的学生探索:手机固然让我们感到不无聊,但你的生命历程中除了手机,还有哪些事物或人或场景能让你不無聊?我陪伴他们一起把头脑里呈现出的各种有趣的答案写了出来:在宿舍里与同学们分享零食、和同学一起打球、跟同伴讲鬼故事、短时间内把魔方还原、爸爸妈妈跟我讲周末的外出安排、接到闺蜜的电话……每说到一个点子,我就把它写出来,并用一条彩色线条表示,而对“玩手机”,我用一条黑线条表示。我发现以这样的方式去谈手机,学生们往往会表现得眉飞色舞,根本无法阻止他们内心的兴奋和激动。 谈话结束,我会把一张彩色的图文再次呈现在学生眼前,问:“你觉得你的生活完全是无聊、没有乐趣的吗?”我得到的回答通常是:“老师,这样看来也不是呀,我觉得我还是过得挺不错的。”最后我会和学生约定,当再次因感到无聊而依赖手机时,我们就从这张彩图中选取其中的一种行为方式去实践。 避开手机这个“黑点”,我们去探寻更多的可以填充无聊感的“白点”,这种由单薄到丰厚的策略,让学生们看到了自身生命的多姿多彩,看到了生命的力量。很多学生用这个方法戒掉了手机依赖行为,我真真切切看到了他们在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绚丽。 破解青少年的手机依赖难题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共同努力:加强思想教育和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漫漫长路,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每一次的探索都为我们破解手机依赖难题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出炉[J].东南传播,2016(9):147.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OL]. 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3]席震芳,张晓阳.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53-155. [4]葛续华, 祝卓宏,王雅丽.青少年手机依赖与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8): 736-738. [5]迈克尔·怀特.叙事疗法实践地图[M].李明,党静雯,曹杏娥 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6]马丁·佩恩.叙事疗法[M]. 曾立芳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7]彭美佳.中学生手机依赖研究进展[J].青年与社会,2020(5). [8]张铭,肖覃,朱凌怡.手机依赖的前因、结果与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9(11):88-96. [9]喻典.中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亲子关系和自尊的作用机制及其应对建议[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10]郑雅双.初中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分析及早期干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 (30):48-50. [11]申曦.孤独感与智能手机过度使用的关系:动机的中介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6(6):352-357.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第二初级中学,佛山,528237)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