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读书范式初探 |
范文 | 王爱卿 姜文博 摘 要 读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庞大又急需提高专业素养的青年教师队伍如何快速有效地读书成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淘沙式阅读和主题式阅读两种范式针对阅读的不同需求提出了简洁有效的操作模式,对规范青年教师的阅读起到了引领作用。 关键词 读书 成长 范式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 “专业化”,是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发展提出的目标取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性。教师个人阅读量与其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而这种内在关联性决定了教师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了教师阅读内容、方法与策略的规范性,增强教师阅读量,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让阅读伴随教师成长”成为一种强烈呼唤和积极倡导。 农村学校由于各方面设备都比较缺乏,周边环境设施比较落后,图书馆、读书团体无从存在,缺少阅读的氛围,再加上农村青年教师流动性比较大,缺乏长远的培养条件。而这一部分青年教师恰恰担任着学校重要的工作,是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专业成长,直接影响学校整体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如何提高这支庞大而专业素质又不高的青年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读书与成长是学校教师培养不变的主题,但是青年教师的阅读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间断性,阅读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阅读的文本主要是学科教学方法类的专业杂志,且阅读成效不佳,阅读只为寻找与自己相关的内容,其他的相关知识则一掠而过,更甚至很多年轻教师只喜欢去网上直接查找答案,缺少阅读书籍查找资料的兴趣,平时生活中时尚刊物阅览得比较多,随意性比较大。阅读时间不够、阅读活动形式单一、缺少专业阅读引领是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 给青年教师提供一种简洁有效的阅读方式,可以更快地引导教师的成长。根据多年的读书实践总结出了两种主要的阅读范式。 范式一:淘沙式阅读。 这是教师没有明确目的性地阅读专业性书籍或非专业性书籍时可以采用的一种模式,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选择的书籍和读书的目的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也可称之为泛读。其操作流程是: (1)作标记写批注。阅读中,总有一些句子会打动自己,随时画下来,即使当时不一定确定打动自己的什么,也一定要先做好标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完后,找到自己做标记的地方重新反复地阅读,寻找让自己有触动的理由,再将句子摘录下来或在书的空白处写一写批注感悟,记录下自己最深刻的灵感。也可以将阅读过的书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将笔记或批注进行整理保存。 (2)先回顾后反思。触动自己的地方一定是和自己有比较的地方,或相同,或差异,无论是怎样的结果,都要回顾书中要点,然后对照自己进行反思,好的一面可以借鉴,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不好的一面要查找问题,进行改正。 (3)定方案求验证。确立好改正或完善的目标,然后制定初步的活动方案,在具体的工作和行动中进行探究,验证自己的读书心得。要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活动方案,随时记录总结自己的收获和心得,最后进行资料整理,完成思想或行动上的一次提升。 这种阅读形式比较灵活,可以是教师个人针对一些书籍的反思探究,也可以是一个团队对一本书的反思探究,操作方式也灵活多变,可以在书中随意批注反思,也可以摘录笔記进行反思感悟,没有具体的任务和要求,教师可以随心意进行阅读,只是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思考的习惯,思考的痕迹可深可浅,思维的方式可以天马行空,往往会产生很多的写作灵感。这种方式优点是可以博采众家之长,思路开阔,涉猎广泛。其弊端是没有具体的目标,个体阅读收获比较零散浅显,需要像淘沙一样,慢慢积累。 范式二:主题式阅读。 这是有明确阅读目的的一种读书范式,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大量的书籍,避免了零散阅读所造成的知识遗忘,能有效加深记忆,多角度更全面地理解同一主题,特别是当有效地形成框架式思维,非常有利于将实用性书籍中的内容应用到实际中来。这种范式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更为有利,对急需成长的青年教师比较适用。主题探究式阅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随机性探究,就是遇到问题不直接给出答案,确定主题后在探究中自己得出结论。一类是主题式探究,就是对某一个主题做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 其基本操作流程是: (1)找问题定主题。首先根据需求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可以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可根据阅读或工作的需要来确定。 团体阅读时要注意,一是要尽量选择阅读者相对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主题,二是尽力要选择相对较小的主题,这样目标相对明确,避免出现外延宽泛内容交叉的问题。 (2)择书单巧储备。主题确定后要选定图书的范围,可以借助互联网尽可能多的选择书籍,进行初步快速扫读,查找与阅读主题有关的内容进行筛选,确定好重点阅读部分,采用摘录式、批注式、拓展点评式做好笔记,或者采用思维导图式、框架层次式、罗列式等自己擅长的整理方式有目的地进行整理,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也可全书扫读,或者把书籍做好标签,完成知识储备。 (3)先分析后实践。阅读完所有的书籍资料后,整理读书笔记,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做法,借鉴专家的做法,分析归纳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将不同的观点进行整合,最后提炼出实验方案进行实践,并记录过程,反复验证完善,探究出解决问题且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形成个性化的主题阅读成果。 这种阅读范式对青年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条件限制,需要略读浏览大量的书籍,因此择书过程比较重要,要学会预读和扫读,否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确立书单范围要广泛,需要学会整理归纳的本领,有取舍地选择内容进行主题研读,最后需要进行主题的思考整理和资料的分析整合,形成有个性化的东西。这种范式可以一个人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可以一个团队针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在交流中进行再借鉴再完善,问题解决也就更彻底。 平时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在范式中都可穿插运用,多管齐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