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博雅课堂文化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
范文 | 许红梅 陈茂国 梅峰 杨瑒 摘 要 本文就大力推进文化育人体系中基于博雅小课堂文化育人开展主题教育的实践探索,介绍了博雅小课堂文化育人主题教育的内容设计和组织形式,明确了博雅小课堂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博雅小课堂文化活动创新性,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活动影响力,建设博雅小课堂文化育人体系,以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 关键词 大学生 博雅小课堂 主题教育 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41?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1.041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ltural Education Based on Boya Classroom XU Hongmei, CHEN Maoguo, MEI Feng, YANG Ya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Jiangsu 2253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arrying out the them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ulture education in Boya small classroom in the cultural edu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 design and organization form of the theme education in Boya small classroom, and clarifi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he culture education in Boya small classroom --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improving the innovation of the culture activities in Boya small classroom, 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 and expanding, in order to create a new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should build a cultural education system in Boya small classroom.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Boya small classroom; thematic education; cultural education 習近平主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博雅小课堂系列活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致力于打造特色校园品牌文化,以开展主题教育为抓手,建设博雅文化育人体系,使学生能够知博行雅,掌握、形成和拥有广博的知识、渊博的阅历、博大的情怀以及优雅的言行举止、雅致的生活态度、高雅的兴趣追求。 本文以高校思政工作中的文化育人为研究视角,把基于博雅小课堂的文化育人探索与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对博雅小课堂主题教育的内容、组织形式、开展的意义等方面展开一定的探讨。 1 基于博雅小课堂文化育人开展主题教育的实践探索 1.1 博雅小课堂文化育人主题教育的内容设计 以博雅主题教育为切入口,助力高校思政工作发展。我院以博雅小课堂为抓手将具有教育意义、与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相关的思政基因元素融入到博雅小课堂活动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博雅小课堂文化育人主题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高校大学生目前以“95后”乃至“00后”为主,这样一个群体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历程、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艰辛和改革开放的艰难曲折缺少切身感受与体验。对历史、党史、国情、社情的学习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认识不到。博雅小课堂通过“学党史,知党情”、“党团知识竞赛”、“十九大优秀影片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进而延伸了亮剑精神、十三五规划等主题讨论。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富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人物事迹增强了大学生爱党爱国的信仰。 (2)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日趋稳定的阶段,博雅小课堂作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很好地补充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一育人功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各个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继而转化为他们的情感认同以及行为习惯。博雅小课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我的梦、大学生就业观等主题来引发讨论,鼓励大家纷纷上台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们用知识开启圆梦引擎,用品格筑牢圆梦基石。 (3)中国传统节日振兴。落实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这系列节日是民族凝聚力维系的纽带和繁荣昌盛的基石,强调重视和参与优秀传统文化节日是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的外在表现。博雅小课堂定期通过微信图文推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节日,宣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感。 (4)中华经典诵读。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以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经典学习方式。加之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激发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关注。博雅小课堂通过开展“好书伴我成长”读后感、“好书大家读”美文分享、“读书格言”以及“好书交换”、“中华经典朗诵比赛”、“中华经典诵读会”等系列活动,让大学生在美文欣赏、好书观后感、美文征集的过程中刮起了一阵爱读书,勤留感悟的善思善学之风。经典诵读在营造了和谐、积极、向上的学风的同时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5)时事热点的积极讨论。关注社会时事、热点,重点关注舆情动向。适时通过博雅小课堂邀请专业老师讲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中涉及的具体问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式和辯证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发表自己观点,在关键点积极正面引导,这样一种方式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说教的层面,更多地触动到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2 博雅小课堂文化育人的主要组织形式 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树立文化自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立足,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博雅小课堂初步确定了几种学生乐于接受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主题演讲,以党史、国情、理想信念教育、传统节日文化结合时事热点为主题,开展针对性的演讲,加强大学生对党史和国情的认识,进一步发扬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打造出一批优秀学生代表“博雅之星”,在主题演讲时,坚定理想信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博雅课堂文化育人的功效。 (2)话题讨论,围绕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以及大学生比较关心的话题在博雅小课堂上展开话题讨论,形式自由,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即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引入思想教育理念,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增强博雅课堂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3)文艺表演,文艺表演是最直接、最感染人的一种表达形式,氛围宽松愉快,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博雅小课堂有大学生自编自导的相声、小品、演唱、乐器弹奏等多种文艺表现形式,从而确保校园主流文化及主流思想得到更好的传播,从内容和层次上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为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人格的完善、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了精神滋养,还为博雅课堂文化育人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模式。 (4)作品展示,展示的作品主要是学生平时参与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获奖的优秀作品,如徽标设计、微电影、征文、手抄报、涂鸦设计、网络歌曲等,在博雅小课堂上进行相应的展播,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博雅小课堂文化育人建设,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 2 博雅小课堂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 2.1 拓展了大学第二课堂教育模式 第二课堂作为一种不同于第一课堂功能的教育形式,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和互补性,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激发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又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培养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就业,具有特殊的意义。博雅小课堂文化育人模式,为素质教育提升提供了另一种可行性的操作。博雅小课堂文化活动为同学们创造了更好的交流、学习和自我展示的平台,实现了培育知博行雅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初衷,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学生素质和能力。 2.2 博雅小课堂文化育人的优势 (1)赋予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权。在参与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展现他们的个人才华。大学生主动参与博雅小课堂文化活动,他们会自觉接受主题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并且会受到这种氛围的熏陶和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积累,这些文化精神将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形态和行动。 (2)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更加多样。博雅小课堂文化活动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育意义深远。由于博雅小课堂文化活动内容以基于学生实际需求,活动形式易于学生接受,因此,学生参与率高、参与面广,积极性强、获益多,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改善和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博雅小课堂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帮助青年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社会所倡导和主张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博雅小课堂文化活动中,学生把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有利于提升的专业素养。最主要的是文化活动能启发青年大学生的智慧。和谐、创新、开放和宽松的文化氛围可以激发他们创造热情,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 3 博雅小课堂实践过程中重点关注点的保障性措施 3.1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博雅小课堂文化活动创新性 目前博雅小课堂活动创新性缺失表现在学生均从给定的主题中筛选,学生讨论新主题较少,形式单一、且以主题演讲为主,形式和主题存在反复使用情况。更新博雅小课堂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打破旧观念、旧方法,推陈出新。在博雅小课堂活动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由展示和发挥,让学生从积极的参与者转变成谋划者、组织者,参与整个活动过程。 3.2 加强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 宣传是提高博雅小课堂参与度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我们必须在整个过程中树立宣传的理念,在活动前、活动期间、活动结束后进行一个全程的宣传,使活动的影响像“滚雪球”一样扩大。利用网络、新媒体、校园广播、路演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 4 结语 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博雅小课堂文化活动积极大胆地探索,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有顺序有步骤地建设博雅文化育人体系。如今,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高质量的的大学文化可以通过校园品牌文化活动的载体传播到校外,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在新时代,高校更应注重文化教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兴盛,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文化的教育功能,努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张燕玲.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与教师国学素养的提升[J].中国教师,2019.1:14-17. [3] 梅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