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中职院校后进生转化教育研究
范文

    摘 要 中职后进生转换教育是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中职后进生现状分析,中职后进生有大部分问题的产生源于心理问题。创新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坚持“三结合”原则,创新开展“三助力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管理服务中全面融入“预防式”和“发展式”心理教育和辅导,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中职后进生的心理症结,帮助中职后进生走上职业教育之路,实现人生的转折和发展。

    关键词 中职后进生 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中职教育规模占据了高中阶段的一半,每年招生人数都是呈上升趋势。本文所指的后进生一般是指思想品德、行为能力发展上和学业成绩提高上距离相应教育目标要求差距甚远的学生,具体表现为思想滞后、行为不足、学业不良,远远落后于一般学生。中职院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中职入学无门槛,生源质量低,大部分中职生都是无法正常完成初中学业,属于后进生一类。后进生有别于“差生”,他们有正常水平的智商,只是因为自身被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各种负面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心理发展不健全,致使其思想品德以及学习表现后进。

    1心理教育在中职后进生转化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1.1从中职后进生心理行为特点而言

    当前绝大部分中职生是初升高的学生,年龄段集中在14-17岁,基本都尚未成年,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对父母的关系从依赖走向独立,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充满复杂性和矛盾性,極易引发各类问题。比如行为养成教育不足、自制力欠佳、学习兴趣淡薄以及求知探索能力低下等等。大部分中职生都是中考的失意者、失败者,他们有的被家长视为“次品”甚至是“废品”。中职后进生转化教育是一个群体性问题,是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1.2从中职人才培养亦或是从促进中职院校发展而言

    当前中职后进生是学校重点关注人群,他们的心理健康现状给中职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境,他们的心理问题出现频率呈上升趋势,甚至时有发生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因此中职后进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对象,加强中职后进生转化教育依然任重道远,是学校重点工作之一。但是当前中职后进生转化教育由于存在形式大过内容,没有深入细致研究中职后进生心理特点,单纯说教灌输,实效性不大。因此务必树立服务的理念,高度重视中职后进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辅导,在加强“补救式”心理辅导的同时,在管理服务中全面融入“预防式”和“发展式”心理教育和辅导,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中职后进生的心理症结,帮助中职后进生慢慢成长,逐渐走上职业教育之路,实现人生的转折和发展,中职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很多困境就会迎刃而解。

    2基于促进中职后进生转化教育下的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2.1创新开展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守“三结合”基本原则

    基于当前中职后进生规模性的存在,开展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应以预防为主,重点关注为辅,要立足在中职院校全面铺开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同时高度重视对心理问题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指导,要从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增强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基于此,务必要坚持做到三结合原则:全面教育与个体辅导相结合原则,心理素质培育与职业指导教育相结合原则,学校教育与家长关爱相结合原则。

    2.2创新开展中职院校“三助力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首先,助力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树立,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第一,中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并全面融入到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

    第二,中职院校应开设好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分成1-3年级开展阶段性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月等系列第二课堂心理活动;从而让学生了解心理异常现象,具备一定的心理保健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中职院校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可充分运用校园各种宣传媒介,通过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第四,中职院校要发挥全员育人作用,应逐步建立由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负责、班主任以及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同时,要通过家访、家书等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助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后进生的家校合力教育尤为重要;还可以加强与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以及心理医院的联系沟通,形成医校合作;共同开创全员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面。

    其次,助力中职院校学生对自我以及社会的正确认识,不断提高学生应对挫折、适应社会以及融入岗位的能力。

    中职院校的基础性工作以及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和任务上具有一致性,因此要加强二者的结合。

    第一,可通过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增强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培育职业精神,使其树立正确是职业观和职业理想,从而提高求职过程中抗挫能力以及迅速适应职业转换能力,为顺利融入岗位做好充分的职业心理准备。

    第二,可通过开展与求职相关的心理教育、咨询和辅导等,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可从学生个性需求出发,进行求职心理疏导,减缓学生求职焦虑情绪;可在实习实训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通过巩固和强化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增强他们主动就业的心理倾向;可不断增强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始终保持健康、良好的求职心态。中职后进生只有在明确职业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最后,助力中职院校学生解决其成长过程中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碰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等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中职后进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遭遇的各种问题大部分都是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因此中职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好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可通过“建立一中心、实施一普测、关注一对象”加强中职院校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 ? ? ? ? ?第一,依托建立心理咨询中心载体,开展好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心理热线等活动,尽快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以及心理行为问题;第二,通过实施中职院校全体学生心理普测,及时掌握学生普遍心理现状,准确掌握心理异常学生情况;第三,通过重点关注、持续关注心理异常学生,及时识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并迅速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不仅消除潜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还能尽快让学生恢复身心健康,重新投身学习、工作和生活。

    学生进入中职院校学习,其身心发展都面临重大的转折,由原来的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折,由原来的以升学为目标向以就业为目标的转折。他们直面的是广大而陌生的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剧增的职业选择,于是接踵而来的就是不适应、惧怕等而导致的心理困惑等问题。因此积极创新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模式,不仅关乎中职后进生的转化,还关乎学生全面发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必然要求。

    作者简介:古田,1975年5月,男,汉族,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大学本科,精神科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精神心理临床。

    参考文献

    [1] 曾英,杨明均.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差生教育中的应用[J] .重庆社会科学,2001(05).

    [2] 朱淑敏.浅谈职校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J].现代农村科技,2010(09).

    [3] 姜涛.谈中职学校后进生心理特征、成因及转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