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分析 |
范文 | 李月龙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森林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森林资源作为世界上重要的自然资源,近年来的严重开发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森林的覆盖面积不断减少,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提升森林的绿化面积成为了全球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是由于设备和技术不足,再加上人为因素的破坏,植树造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因此必须对造林规划进行一定的设计,对相关技术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就植树造林规划的原则、设计内容和主要技术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营林生产; 规划设计; 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077 引言 林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大重要部分,能够为我国的环保和经济建设事业提供有力的保障。造林规划设计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促进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展开探讨和分析。 一、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 (一)造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共享性原则 在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是一项需要多个部门互相配合协作完成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造林规划设计的全面性、科学性及合理性,仅靠单一部门是不可能完成的。这要求各个部门之间应进行高效沟通,共享营林造林的各类数据及相关设计信息,提高参与营林造林的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拓展性原则 在进行造林规划设计时,应明确营林造林规模,并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优化造林规划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扩展性,为后期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实施提供便利。 3.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造林规划设计中的作用同样重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造林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环境、气候等因素对于造林规划的影响,促进土壤及水文资源的开发再利用,有利于节约成本,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森林面积日益减少的当下,可持续发展的造林原则有利于我国林业的长期发展,促进我国的林业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二)造林规划设计的关键环节 在造林设计过程中,应对造林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掌握当地的土壤、水源、气候等实际环境状况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据此开展造林设计。既要保证造林设计的合理性,又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造林工程设计应结合考察的具体数据信息进行,制定造林工程设计图并移交专业部门检验,确保造林设计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二、营林生产中造林技术的主要策略 (一)改进造林方法 在营林生产中,造林的技术手段是营林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在营林的过程中,需要对营林的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和改进,提升营林的效益。其中,常见的营林技术分为三种:植苗造林技术、分殖造林技术和播种造林技术。植苗造林是以苗木培育为前提的,苗木培育需要对树苗的根系进行维护,使其主动生长,生长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根系之后再进行栽植,这样植苗造林后才有利于树苗的存活。分殖技术可以保持树苗原母株最优秀的遗传基因和系统,使树苗的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分殖技术还能够有效缩短树苗的生长周期,使树苗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播种技术也能够通过使树苗进行自然生长来繁育,保证了树苗的质量。 (二)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是以移植树木幼苗的方式进行植树造林。这种造林方法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树苗则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首先应做好树木幼苗培育工作,对树木种子进行消毒、拌种、浸种、催芽后播种,选择科学合理的育苗技术,保证树木幼苗的健康生长。应选择根系相对完整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的树木品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树木幼苗,避免树木幼苗水分流失或根系受到伤害,保证树木幼苗移栽后的成活率,从而保证营林造林的质量。 (三)播种造林 近年来,在造林规划中采用播种造林技术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项技术更适用于种植面积较广的区域,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该技术主要是将树种直接种在土里,让其在自然的环境中茁壮生长。但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强烈的降水和土质问题都会成为影响树木正常生长的因素,因此,要保障播种造林樹木的健康生长,就需要人为进行护理,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与财力,使得种植林木的成本提升,在管理的时候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四)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有利于提升树木的生长率与存活率,在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病虫害防治,利于提高造林规划的成功率。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对于树木造成的死亡率占比很高,因此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将树木喷洒或涂抹化学药剂来进行防治,同时管理者需要对树木多加观察,在面对可能会产生病虫害的树木,需要对其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从而将病虫害对树木的危害缩减至最低,提升树木的存活率。例如,管理者可以在对树木检查的过程中对病虫害的情况进行预判,较早地采取预防措施,从而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与效果。 结论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是开展营林造林工作的基础环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进行造林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营林地区的环境条件、气候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同时做好林间管理的规划设计工作。应结合营林地区的具体情况和营林规模,选择合理的造林技术方法开展造林工作;造林完成后应对林间进行科学管理,做好树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造林树木的整体成活率,提高营林造林水平,增加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促进林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占勇.浅析营林生产中的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20(2):106-107. [2]戴钊伟.探析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J].低碳世界,2019,9(12):280-281. [3]杨晓.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及造林技术探析[J].种子科技,2019,37(13):110+1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