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功效研究 |
范文 | 陈小妹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在教学的不断渗透,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向也正在发生着改变,如今教师更加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以完成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方式,为上述目标的完成提供了有效支持。文章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初中数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思维导图内涵和基础,简述了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课堂应用的意义,并对思维导图在教学课堂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094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其在数学课堂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框架,可以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但从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思维导图的应用,教师只有做好教学反思,基于教学存在的问题加大改进,才能实现思维导图教学功能的最大化,才能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思维导图内涵和基础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以记忆、思考的有效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展开图。自20 世纪70年代思维导图被提出起来,以模拟人脑的思维放射图,通过主题、关联点、色彩等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图。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有:一,焦点集中;二,以主题为主不断向四周延伸;三,分支关键图是联想关键词之间关联而设。思维导图分为手工、电脑绘制两种形式,手工绘制的思维导图结构清晰、主题鲜明,可以形成独属于自己的思维网络图。思维导图的本质就是将人的思维以可视化的图形展现出来,以帮助人们理解概念间的关系,推动学生的有效探究。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课堂应用的意义 数学作为一门集概念性、逻辑性于一体的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难点学科。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抑制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阻碍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随着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只有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推动学生的主动探索和探究。新课改教学的实施以及在教学课堂的落实推动着初中数学教学的改变,其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数学内容,而且深化了学生的理解,在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逐渐从知识教学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向发展,以通过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的不断探究。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可以帮助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学习,以解决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唤醒他们的内心对数学的渴望。文章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 (一)创新教育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有效学习的内驱力。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当教师教学结构严谨、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新颖的时候,学生对学习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可以主动进入到数学课堂中来,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思维导图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结构,学生可以从自身需求出发整合数学内容。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巧用思维导图,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比如在华东师大版的数学知识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如若采取灌输式模式讲解知识,学生势必会走向抽象思维的僵局,进而降低学生学习兴致,导致教学课堂效率低下。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课堂知识的整理,可以理清自身学习中的疑难点,以完成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二)完成数学知识整理,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通过对初中数学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数学知识点安排杂乱无章,教师的教学也仅仅根据教学安排开展,待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进行拓展训练,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但在这种类似流水账的模式指导下,学生难以形成立体的知识观,无法透过杂乱无章的知识把握知识点的内在关联。但思维导图的应用,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乘法公式”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发挥思维导图功能,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开展整理。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平方差公式”的中心词,逐步延伸出“平方差公式特點”、“平方差公式结构特征”、“平方差公式解题方法”等相关知识点,接着教师指导学生调用自身以往的知识,构建“乘法公式”思维导图,进而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这部分知识,形成整体知识观,以完成这节内容的针对性教学。 (三)提供合作学习内容,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倡导的一大学习模式,在知识讲解中,教师也可以巧用思维导图支持学生的小组合作,让学生明确自身在小组中的任务,进而在同伴互帮互助下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来可以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应对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比如在《成比例线段》的数学知识讲解中,教师要在把握学生思维绘制能力、学生对本节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随后教师秉持互补原则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成比例线段》内容的思维导图绘制,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中提升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进而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的应用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综上所述,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可以激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但教师也必须看到,思维导图的教学功能绝不止于此,为此教师要深入到教学中去,充分挖掘思维导图优势,以通过实践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推动高效、高质数学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刘婷.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初中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 [2]黄文波.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