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标下培养小学语文学困生语文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
范文 | 袁文菊 摘要:语文学科基础够硬学起其他学科才得心应手,语文的学习是其他科目的第一站,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相信通过这样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游刃有余。而通过对现在的语文教育现象可看出,许多语文教师其实舍本逐末地把语文教育忽略了。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尽早发现“学因生”形成的原因,并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022 由于学困生与大多数同学的成果有所不同,往往平常的教育方法起不到好的效果,这时有的教师就会对这些学生进行定义和区别对待,学困生是班级的处境和待遇可想而知,在老师目睹了这些学困生的“无可救药”后便放任自流,本就跟不上教学过程的学困生更是举步维艰,有些学困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学困生与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在教学中,教师们最为难的无外乎怎样去转化学困生,我根据出现在小学语文中的各种例子和经验,总结出几点应有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发现学困生优点正向引导 一般情况下,学困生都会有着这样相同的表现:在课堂上不能够把注意力长时间放在讲课内容上,后下对作业又是草草应付,学习过程中缺少巩固和预习环节,考试成绩不理想,考后不能正确吸取到正确的经验等等。语文教师要做的不应该只是关注成绩,更应该看到学生出现的问题和每一次的成长,如果每次都只是一味地强调和索求好的结果,一般会出现不好的现象,或同学不择手段只为成绩,或信心大减对学习失去兴趣。正确做法应该是教师们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学生们,让他们主动爱上语文继而提高学习成绩,对待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在学习上及时和学困生进行交流并给予帮助。 举个例子,当我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授课时,发现有那么一两个同学在课堂上唱反调,虽然他们课堂表现不好,但可以发现这些同学其实思维非常灵活,只是在学习上不够专注,时间多浪费在了其他琐事上,因为这些原因学习成绩也往往位于班级平均水平之下,而且长期稳定于这一状态。对于这种特殊情况我采取了特殊的处理方法,我将他调到了讲桌旁边邻近我,以便进行管理和教导,我告诉他有问题或想法可以及时和老师沟通,老师会尊重他的想法并和他讨论。他非常的积极,总是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而我往往给予鼓励,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明显开朗自信起来,课堂上依旧活跃却不再扰乱课堂,有时还会主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通过这个案例,我知道了学困生可能自身并没有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我们教师的引导方法,正确对他们进行指引,或许学困生也能转化为优等生。 二、用激励模式积极引导学困生 在大多数学困生看来,学习是一场艰辛的路程,像大海上没有航针指引盲目漂泊的船只,老师给予的鼓励和赞许则是无尽海平线上发出光芒的灯塔,带给他们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希望。老师给学困生的每一个耐心讲解都能让他们心中暖流激荡,一个温暖的目光便能让他们感到学校和老师们的温暖。因此我们要善于鼓励学困生以及每一个学生,学习不仅追求的是成绩,更是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健康的成长,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对于各个阶段尤其是处于叛逆阶段的学生,比起责备和打击,鼓励和重视更能使学生正确的进行学习,继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成绩得到进步。 例如,我在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进行讲授时,对背下来的学生实行奖励,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全班的气氛。课堂上会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去背诵, 学生背下后可以向老师背诵检查后会获得奖励得到的小红花,学生往往会因此非常的积极,不只是为了奖励还有心理上的自豪感,此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快速地记下学习内容。当学困生主动来背诵时,我更会给出额外的奖励,除了对其鼓励肯定之外,我会额外在课堂上颁发小红花,用这种方法班里的同学学习劲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班级成绩也一路向上,说明鼓励机制是一种适合引领学生的正确方法。 三、对待学困生要因材施教 “学困生”在知识点上,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所以成绩才会始终处于中下水平。语文老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切合题材给出题目来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而在讲完一章文章后,要留出时间来进行知识点的总结,给学生们指出重难点和易错点,只有及时复习和预防错误,才能记住正确的内容和在考试中好好发挥。比如说,在学完《将相和》这篇文章后,我画出了课文中的知识点,同学们容易混淆发音和写法的词有蔺、璧、、称渑、缶等等,及时让学生们进行重复读写加深印象;而必须掌握的成语,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这些,学生们应该明白它的故事和释义;最后加上课下的巩固复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好好把握住学过的知识。 在平时,同学之间也要相互帮扶,学习道路上共同成长。语文教师可以开展“互助学习”活动让优等生与学困生多加接触,同学之间一对一交流能够很好地发现困难并解决,不仅帮助了学困生让他们有所提升,还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增进学生间的情谊。例如,我在班级中举行了“一对一帮扶”活动,按照孩子们的成绩与性格进行了分组,每周进行评选,表现优异的小组将会在公众面前得到表扬。遇到适用的教学方法我也会及时的用于班级教学,慢慢的,大家都能感到学习语文其实也可以是一件简单快乐的事情,而那些经过帮助后提高的学困生也对学习有了信心,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也说明了我给出方法的可取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能够找出每位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对他们进行相應的指导方法进行引导。语文教师们也需要找到最适合学困生的转化方法,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做到这样,我相信学困生们很快便能成长起来,成为班级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朱晓琳.等待,让课堂开出和谐之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上,2013,(03):168-169. [2]田容.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及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01):82. [3]王仙华.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6):36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