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学习型学生宿舍建设内涵及评价体系探究 |
范文 | 敖贵才 【摘 要】本文从自主管理、共同愿景、求知好学、协调互助、持续学习五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学习型学生宿舍的内涵特征;从特征出发结合高校学生实际探究编制了评价体系,能有效地指导高校开展创建学习型学生宿舍的相关工作。 【关键词】高校 学习型 学生宿舍 内涵 评价体系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将成为21世纪所有追求卓越和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的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党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校是传播知识和文明的殿堂,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而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宿舍的风貌状况,对大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显然,高校积极引导学生创建学习型学生宿舍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型学生宿舍的内涵探究 现代学者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十分广泛,但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认为学习型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关特征为:管理方式、共同愿景及协作、学习方式及态度、创新精神。 已有的学习型学生宿舍的研究较为丰富,如夏艳霞认为学习型宿舍应包括以下一些构成要素:(1)宿舍成员具有共同的发展远景,并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2)宿舍成员具有不断学习的内在需求,并将之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学习贯穿宿舍生活的始终,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事事学习;(3)宿舍作为一个学习的团体,团体成员能够相互分享经验、方法。 结合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和高校学生宿舍的特点,本文认为高校学习型学生宿舍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要素:(1)自主管理:人本管理、自律意识、反思自省;(2)共同愿景:目标明确、相互支持、团队精神;(3)求知好学:带头学习、全员学习、开放创新;(4)协调互助:经验分享、共同成长、团结和谐;(5)持续学习:自我超越、克服困难、全程学习。 ——自主管理是前提:具体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学校管理层面,要求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服务学生成长成材”的学生管理理念,无论是领导层、规章制度、管理员工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二是学生层面,应加强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出现背离制度的时候学会自我反省、自我调整。自省是改善心智模式的核心方法。通过自省,可以发现自己内心世界深处隐藏的成见、假设、逻辑、规则,使这些图像浮现出来,借此可以对其有效性加以检视。 ——共同愿景是方向:目标决定了行动的方向,更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个团队只有树立了相互认可的共同目标,才能形成凝聚力,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在学习型学生宿舍的创建过程中,全体宿舍成员应通过商讨的形式充分理解:为什么要创建学习型宿舍?我们在进入高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又好又快地成长、成才?只有形成了全体宿舍成员共同认可的愿景,大家才能在几年大学生活中相互鼓励和帮助,战胜各种困难,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拼搏。 ——求知好学是根本:孔圣人有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圣吉也曾说过:“学习不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源泉”“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可见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想学习、爱学习的——也只有从这一假设出发,创建学习型学生宿舍才具有理论和现实基础。但是,有的同学经过严酷的高考后到了大学变得懒散了,有的同学对许多知识学不懂就退缩了,有的同学沉溺于游戏、恋爱而开始厌学……对于这种种挑战,我们要鼓励宿舍中的“好学”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最终实现全员学习、共同探讨,具有开放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协调互助是保障:学习型组织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是“经验分享、共同成长”,而学生宿舍要做到一点,就要求全体宿舍成员能够“协调互助”。协调就是要求成员间(组织内)及宿舍与外界(组织外)各种关系处理顺畅,为宿舍的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创建学习型宿舍这一目标的实现。互助就是要求宿舍成员间相互帮助,彼此乐于经验共享,大家具有极强的团队精神,以共同成长为己任。反之,一个内耗、敌对的宿舍氛围,大家各自为政,闭门造车,互不交流的宿舍是不可能建成真正意义的学习型宿舍的。由此可见,只有宿舍成员间相互帮助、团结一心,才能保障学习型宿舍的顺利创建。 ——持续学习是目的:我们建设学习型学生宿舍的目的不是想让学生一定要获得多高的奖励或迎接上级检查,而是要让学生最终养成终身学习、不断超越的习惯。而要做到持续学习就要求同学们有不断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有不断自我超越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全程学习还要求同学们具有“在学中做,在做中练”的意识,将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综合素养。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学习型学生宿舍做了如下定义性描述:学习型学生宿舍全体成员围绕积极向上的愿景和理想,善于自主管理,具有求知好学的精神,在相互帮助、鼓励中开拓创新、持续学习,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二、创建学习型学生宿舍的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对学习型学生宿舍特征的把握,让我们对学习型学生宿舍的创建工作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但真正要指导学生创建学习型学生宿舍还得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创建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明确达到什么样标准的学生宿舍才是学习型宿舍。本文认为,创建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以学习型学生宿舍特征为出发点,并将有关要求进一步具体化、指标化。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制定了《创建“学习型学生宿舍”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 指标分为两类:一是基础指标,包含内务、违纪、归寝、电脑使用、宣言、制度、氛围、挂科、平均分、团结、团队活动、课余生活、室长工作;二是加分指标,包含发表文章、考级考证、获奖、任职、实践。指标体系另外还明确了以上各指标的分值、内涵和评分主体及办法,本文限于篇幅,未将具体基本分值、加减分细则和评分主体及办法逐一列举。 学生在创建学习型学生宿舍过程中以指标体系为标准进行努力,并且量化的指标便于考核并能比较直观地展示创建效果。通过一定程序考核后,达到一定分值的宿舍可以认定为学习型学生宿舍。 三、结语 以上关于学习型学生宿舍的内涵特征及评价体系研究是笔者基于所在高校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和宿舍管理实践中总结产生的一点认识,目前在本校宿舍管理中运行良好,效果明显。大学生在创建学习型学生宿舍过程中表现出了从被动到主动,由 “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的过程。我们还将不断探究学生创建学习型学生宿舍中的规律及应对措施,相信学习型学生宿舍的创建将为提高高校学生宿舍管理质量和加强学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夏艳霞.建设学习型寝室——绥化学院学风建设新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5):95-97. [2]邱昭良.心智模式的作用机理与改善方法[J].管理学家,2012(3):74-80. [3]温恒福,张萍.学习型组织的实质、特征与建设策略[J].学习与探索,2014(2):53-5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