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
范文 | 姜楠 [摘 要] 中职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取决于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取决于学习任务是否有用。依据中职专业课的特点,比如要吸收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能及时反映国家和职业标准新要求,要设计真实的工作任务或项目, 体现完整的工作过程等, 如何激发和维持专业课学习动机,是中职生学习成败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以恰当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创设贴近职业岗位的情境,明确工作任务,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比较持久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中职生专业课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关 键 词] 中职专业课;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203-01 一、以恰当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注意力是开启心灵的门户,只有引起注意才能产生意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职业学校的学生经常对贴近职业的工作任务感兴趣,因此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要运用恰当的导入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常用的导入方式有以复习旧知识为主的导入、以刺激多种感官为主的导入、以亲自参与活动为主的导入、以借助生活经验为主的导入,无论哪种导入方式,笔者认为好的导入应该包括以下要素:引起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课题。 二、创设贴近职业岗位的情境,明确工作任务,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比较持久的学习动机 “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课程内容是来自生产与服务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过程是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要符合企业工作流程与规范,即按照实际的职业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在专业学习任务中,创设或引入职业工作情境,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是最有效的,因为学习是为了应用,只有贴近真实工作的学习才会产生且持续稳定地激发学习动机。 (一)任务交代法 以布置工作任务为主的导入,一般采取给出本课任务书、工作单、企业工作项目合同、策划书等文字材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任务,了解本课的新内容。有时也用模拟视频或交代任务的对话录像,让学生从中了解新的工作任务。 (二)模拟角色表演法 给出一个情境,让学生隨机表演,在表演中提出相关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新技能。需要注意的是,导入情境是与工作任务情境关联的,随机表演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一方面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锻炼其通用能力(表达、沟通)。比如在《银行理财产品——新客户接待》教学中,教师给出“如何将这位客户引导到客户经理处咨询银行理财产品”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模拟表演,一位学生扮演大堂引导员,一位学生扮演顾客,当引导员向客人介绍理财产品时,客人回答:“理财风险大,还是存定期”。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来自真实的工作岗位,学生的角色表演,贴近我们的生活,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时,教师顺势提出问题:“刚才客户觉得理财产品风险挺大的,当客户回答到这个问题时,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我们如何回答客户的这个问题?”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进入本次的学习任务。 (三)数字多媒体学习资源引入法 采用数字多媒体手段,播放事先制作的动画片或视频,播放的同时提出问题或利用字幕提出问题,甚至提出学习任务。因为数字化手段形象、表现力强,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对引出任务、布置要求效果很好。 (四)案例或范例引入法 给出一个案例或范例,提出讨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初步分析,然后引出新课的学习任务。案例可以是正面引导的,也可以是辨别后提出新的工作任务。案例最好是典型的、真实的,除了直接与所学的知识相联系外,也可以是侧重能力训练的内容,以引起学生对职业能力的关注。 三、随时注意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强弱,及时采取措施强化或补救 (一)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并适当进行引导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交流活动,教师在其中起着全方位调控学生思维的指导作用。面对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教师要关注发展学生的思维,要有一个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提高的过程。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知道怎么做,怎样做得更好,做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安全,这是低级思维过程,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原理是属于高级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 (二)注意发现学生学习的困惑和问题,并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学习困惑,比如概念的不理解、难于掌握的技能等,出现个别学生听不懂、小组合作不积极等问题,作为教师要积极采取恰当的方法,对共性问题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集体讨论、教师示范等方法,对个别问题则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兰花分株技术》的教学中,学生在园林实训基地——现代化温室实施任务。四组学生按照任务书准备物品及工具,进行兰花分株操作,并在任务书上做好记录。各组质量监督员负责整个操作过程的质量监控。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捕捉并录制学生的操作情况,并提示“养兰重在养根”,操作避免伤根。对个别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对共性问题利用电子白板集中讨论。 参考文献: [1]李玉洪,何一粟.学习动力[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