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社区类型的社区教育需求分析
范文

    金亚飞

    [摘 要] 社区类型的差异直接影响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对社区因素与教育需求展开调查,通过两者的交叉分析得出社区类型与社区教育需求之间的联系,明确了社区教育开展的不足之处,为开展社区教育提供数据支持。

    [关 键 词] 社区类型;社区教育;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10-02

    社会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和网络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一方面,人们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才能跟得上时代进步的速度,必然产生了终身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共事业和养老体系的完备催生了大量具有闲暇的各年龄层团体,相应的产生了以充实自身、服务社会的继续教育需求。可以说,社区教育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终归宿。

    社区类型的不同直接导致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的不同,影响着课程结构的变化和特色课程的构建,对社区的调查和分类,是社区教育开展的必需前备,社区类型和课程模式的对应关系或某种相关,可以使教育主体在面对一个崭新的陌生的社区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本研究采取实地抽样方式发放问卷,问卷发放150份,回收问卷143份,有效问卷129份,有效率90.2%。

    一、社区类型研究

    采用逻辑意义上的内涵分析方法,结合研究目的,选取社区经济结构(教育指标、职业指标)、社区人口结构(年龄指标、性别指标、家庭抚养指标)、社区文化结构(居民交互指标、地理设施指标)三个指标来对社区进行调查,根据数据分布特点并结合访谈结果对社区进行类型分析。

    (一)社区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一级指标中社区文化结构评分最高,社区经济结构评分最低;二级指标中地理环境指标评分最高,职业收入指标评分最低。高分较多的指标是性别指標和地理指标,显示性别比例男女均衡程度和社区地理方便、设施齐备程度较高;低分较多的指标是职业指标和年龄指标,显示职业收入主观感觉偏低和人口老龄化较严重。

    (二)社区调查变量交叉分析

    1.居地与社区评分

    虽然受访者对居住社区的评分是完全主观的,个人要求和预期不同,主观评价也不同,但整体数据呈现特点为:城市评价高于乡镇评价,乡镇评价高于农村评价,乡镇评价和农村评价在平均分以下。因此以居住地对社区类型划分具有明显的区分度。

    2.年龄与社区评分

    调查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居民对社区评价整体偏高,30~40岁居民对社区评价最低。50岁以上居民由于居住时间较长或者人生态度比较豁达,对居住社区的评价较高;30~40岁居民刚成家立业,人生进入上升期,对生活要求比较高,对社区的评价偏低。另外,30岁以下居民对社区评价各指标得分趋于平稳,40~50居民对社区评价各指标得分波动较大。

    3.性别与社区评分

    由于家庭分工不同,现阶段大多数家庭仍然是男性为主要支柱,女性经济压力较小,加之女性天然的心理特点,数据呈现出女性对社区评价得分较男性高且平稳。

    (三)社区调查因素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对社区评分相关程度较高的二级指标为教育程度指标、职业收入指标、地理设施指标。这三个因素对社区类型评分的影响较大,也是社区教育开展中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

    二、社区教育需求交叉分析

    分析社区数据对社区教育需求有何种影响,可以建立社区类型与教育需求的相关联系,在开展社区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社区类型分析来快速判断社区教育需求概况,极大地减少社区教育的成本,提高社区教育的成效。

    (一)年龄与教育形式

    将受访者年龄因素与教育形式需求因素交叉对比,可知30岁以上的居民最偏好的社区教育形式是实地考察,与整体数据走向一致,30岁以下的受访者最偏好的教育形式是网络和移动终端。年龄的大小对教育形式的选择有较大的差异。

    (二)社区类型与需求目的

    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的教育需求目的曲线走势大致相同,可见社区教育作为一项全民工程,在不同社区中的需求目的没有较大差异,与社会整体需求一致,由社会整体心理和文化所决定。较大的差异例如求职创业和自我提升,则主要是社区类型的经济状况不同而导致的,非常容易判断和理解。

    (三)社区教育指标与需求课程

    教育程度不同,社区的居民能力结构和思维水平也随之不同,对文化知识类课程的需求有一定的影响。数据统计可知,教育评分高中低的社区在儿童教育和健康养生方面的需求较为一致,即这两种需求是全国性的,与社区教育评分无关。出现较大差异的是投资理财类、家庭心理类、安全知识类。图中显示居民对投资理财的需求随着教育评分降低而降低,呈正相关;家庭心理需求随着教育评分的升高而降低,呈负相关;安全知识需求随着教育评分降低而降低,呈正相关。

    不同教育评分的社区在烹饪烘焙、家政整理、救助护理类课程上的需求较为一致。出现差异较大的多媒体科技类课程需求随着教育评分的升高而降低,呈负相关。舞音美艺术类课程和园林农艺类课程需求差异很大,整体看是教育评分高的社区对艺术类课程需求高、对园林农艺类课程需求低。农村、城镇社区居民本身对土地较为熟悉,对园林农艺的需求较低,尤其乡镇居民已经半脱离农村,希望成为城市人,因此对农业的心理需求更低,对艺术类课程需求更高。

    (四)社区职业指标与需求课程

    数据统计可知不同职业收入类型的社区居民对儿童教育和健康养生的需求普遍很高。在儿童教育,家庭心理需求随着职业收入增高而降低,呈负相关;在安全知识,投资理财需求随着职业收入增高而提高,呈正相关;较为特别的是在职业规划方面,中等收入评分社区的需求最高,显示出高收入和低收入的社区居民职业变动倾向和发展倾向要低于中等收入的社区。

    不同职业收入评分的社区居民在技能操作类课程需求上差异较大,其中,舞音美等艺术类和家政整理需求随职业收入评分升高而提高,呈正相关,显示收入评分较高的社区居民对提升艺术修养和生活品质更为看重。多媒体科技类低职业收入评分的需求较高。

    (五)社区地理设施指标与需求课程

    数据统计可知不同地理设施评分的社区在文化知识类课程需求曲线走向较为一致,地理设施评分越高则安全知识需求越高,呈正相关。技能操作类课程需求曲线走向相对一致,地理设施评分越高则舞音美等艺术类需求越高,呈正相关;地理设施评分较低的社区居民对园林农艺需求较高。

    三、社区教育缺失分析

    开展社区教育,不仅要满足社区居民的现有学习需求,也要关注社区居民在需求方面的缺失部分,有针对性地弥补或者引导,社区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教育要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不能仅仅去迎合受众的需求,更要创造出需求,实现更高层次的满足。

    (一)社区教育开展幅度不够

    由数据曲线可知,我市社区教育开展幅度不足,三分之二的社区年教育活动开展频率在2次以下。很多受访居民并不了解社区教育的内涵和范围,认为只要是小区有摆摊、展示牌或人群聚集就是社区教育。开展的教育活動没有系统性,没有连续性,活动组织比较松散,甚至以拍照为目的,教育热情投入不足。

    (二)忽视社区教育较为正式的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虽然规范性不如学校教育,但仍然可以实现较为正规的教育功能,例如,取得资格证书、学习系统的知识、获得专业的技能等,只是相应的资金、人力投入更高而已。社区教育不仅仅是热闹的、休闲的、娱乐化的活动,但受制于居民的理解偏差和资金人力限制,当下不论是社区教育投入方还是受众居民,对社区教育较为正式的教育功能都有所忽视,这也是社区教育开展初级阶段必然的现象和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政府重视程度提高,社区教育逐步推进成熟阶段之后,这一缺失应该可以逐渐补齐。

    (三)对利用网络和移动终端学习兴趣较低

    利用网络和移动终端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扩大教学资源,还可以实现跨地域、跨学科的交互和反馈,极大地节省了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缺点是缺少个性辅导和人际讨论,氛围感受性和仪式感偏低。尤其网络和电子设备已经过多地占用和消耗了人们的时间精力,摆脱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的干扰而回归传统的生活方式成为一部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的追求。电子产品的低龄化使用也加大了部分家长对这种学习方式的焦虑,一块块黑镜阻挡在人际交流之间,眼睛和颈椎的不适等。

    另外,利用网络和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是年轻群体较为偏爱的学习方式,年长居民操作软件尚且困难,利用它进行学习更是不易。如何建设网络课程资源,简易操作流程,提高资源接受度,是社区教育移动学习必须首先考虑的。

    (四)对外语、体育类课程需求偏低

    数据统计显示居民对外语类和体育类课程的需求分别是文化知识类课程和操作技能类课程中最低的。外语类需求较低的原因大致是:成人学习新语言较难、受访者所居住的四线城市外语使用率低、课程趣味性偏低。体育类需求偏低的原因大概有:体育锻炼并不需要多专业的知识和训练就可以自主进行,对场地和器材要求高,年纪稍大的居民群体对强度较高的体育锻炼兴趣低。

    参考文献:

    [1]吴遵民,陈玉明.电大转型社区教育何以可能[J].开放教育研究,2015(4).

    [2]黄凤春.社区教育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东华大学,2014.

    [3]李佳萍.我国社区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4]游赛红.社区教育教材开发的现状研究:以上海市五所社区学校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5.

    [5]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