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范文 | 安敬鑫
[摘? ? ? ? ? ?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与经济社会及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学科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新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相对趋于成熟和完善,但是如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对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升级改造,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针对上述问题,对区域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进行调研,同时围绕专业建设发展实际,以校企协同育人为切入点,完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构建和实践中不断优化,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校企双方“共生共长”的目的,进而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关? ? 键? ?词]? 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105-03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务院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十三五”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保持高速创新的发展态势,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5%,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缺口也将达到750万人。 过去,专业设置条件相对宽松,有的高校或追求“大而全”,或盲目跟风、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导致人才“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不匹配,甚至出现“脱节”,表现在“千人一面”“毕业即失业”,有些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而用人单位常常出现“一才难求”等一系列供需不平衡、供需结构不匹配的现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人才是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的竞争、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人才供给方的高校,专业建设和调整如何跟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比翼齐飞,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变革与创新,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明显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专业适应行业产业发展的禁锢。大量研究报告指出,学校所教授的技术普遍落后于企业实际在用技术1~2代,探索实施基于校行、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进行。同时,原有的计算机类专业各自为政,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缺乏系统性规划与统筹,导致资源分散,不利于发挥专业集群力量,与产业集群需求明显脱节。 (二)专业课程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编程技術、架构环境、开发工具和工作方式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也带来对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核心能力目标的变化。原有专业课程体系固化,课程内容陈旧,无法满足产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例如在当前的市场需求下,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都要具备软硬件安装与维护、数据库应用与开发、程序设计与开发、客户交流与需求分析、项目管理与产品服务推广、用户培训与技术支持等能力,而在原有课程内容中实战化的教学项目与案例、用户沟通技巧、产品服务推广技能、职业素养等课程资源明显不足,且资源形式单一。 (三)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 由于目前事业单位的招聘政策和专业性质,同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校内教师基本上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学院派”,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和项目开发经验,同时IT领域有自己的行业特色,一般来说,互联网企业开发人员普遍薪资水平较高,且上班时间固定,学校很难聘请到行业里有项目开发背景的资深工程师补充师资力量,而学校里的教师因为长期脱离生产一线,加之新一代信息技术更迭速度快,教师的项目实战和技术服务能力普遍薄弱,所以探索通过加强校行、校企深度合作,打造一支由行业专家、企业资深工程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双师型团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凝练课程内容、实施教学项目、提供社会服务,势在必行。 二、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实践路径 (一)明确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明确要求,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淄博市软件行业协会、淄博市信息技术行业协会及部分淄博市双五十强企业积极对接,在对区域经济、行业产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传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升级改造,与淄博市行业、企业需求充分融合,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的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升级改造后的各个专业方向均隶属于计算机类,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跨界相容,教学资源共享度高。各专业方向分别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技术上有交叉性、连续性、耦合性,专业聚集,可提高资源的共享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有益于发挥专业集群优势,适应产业变革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优化实施基于校行、校企协同育人的“平台共享、方向分流、项目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计算机类专业群“平台+模块”的动态课程体系 根据产业链中典型工作岗位,确定核心能力,优化实施基于校行、校企协同育人的“平台共享、方向分流、项目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计算机类专业不同岗位需求,实行“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由职业岗位基础技能相对应的共享平台课程;按照不同岗位的典型项目与任务,构成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学生在第1、2学期学习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课;第3、4学期学习方向核心课+合作企业岗前培训,将企业的岗前培训前置到第4学期末,内容以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工匠精神、安全生产等知识为主,由合作企业专家进行引导性培训,助力学生由“学校人”向“职场人”转变;第5学期学生在合作企业进行项目贯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结合所在项目组实际在做项目,完成毕业设计和答辩,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进行评定;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实现个性化培养与系统化培养相结合。 2.实施O2O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推行核心课程项目化教学 依托超星平台,建设线上课程资源,全面推广落实项目化教学,每个模块先确定综合项目,根据项目需要确定课程内容,设置一门核心课程在项目中起到统合作用。教学项目可分为课程项目、学期综合项目、毕业设计项目,模块间实现递进关系,反复用不同技术实现相同项目,便于学生理解和比较不同技术的特点。教师负责企业真实项目、大赛题目、教研项目、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到教學项目的转换,企业工程师可根据自己时间,灵活安排参与线上的项目指导工作,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 3.将思政元素、企业文化引入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把课程置于时代大势、行业发展中,做到时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和企业文化熏陶,积极推进企业专家进课堂、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行业规范标准进课堂的“三进”工作,形成合作企业专家定期进课堂“开讲”的良好互动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工匠精神始终贯穿在专业建设、教材开发、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技能大赛等各个环节,在课程体系中构建职业素养课程模块,植入职业精神、职业素质、职场文化,按照企业“准员工”的身份在规章制度、奖惩措施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沉浸在“职场人”的职业文化环境中,养成一丝不苟、严谨规范、精益求精、敬业乐业的职业素养,同时有计划地邀请大国工匠、劳模、齐鲁大工匠来校做报告,营造尊重技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校园氛围,打造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文化育人模式。 (三)重构教师团队组合 适应专业发展需要,按专业方向优化教师团队组合,着重加强教师项目化教学能力及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努力建设一支项目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强的创新型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目前已按照专业方向优化教师团队组合,每个专业方向形成由合作企业资深工程师和学校教师组成的师资团队,并为平台课程团队、各专业核心课程团队定制技能提升班,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大赛指导、实践锻炼,同时建设教师企业工作站,以工作站为依托,每年选派4~5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一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与合作企业实施“专兼结对”制度,校企双方教师高度融合。近3年约40名来自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企业高管、技术专兼承担专业课程、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教学任务;校方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学习、技术开发等项目约20人次。 (四)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构建“学、训、战、创”四级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即“实践学习—专项训练—实战磨炼—实践创新”四级循序渐进开展实践项目教学,系统设计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将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产学合作拓展实训基地外延资源,推进基地跨界开放共享,积极开展委托项目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服务,形成产学联动的良性循环,实现校企共享;联合兄弟院校,实现实训资源的优势互补、共享共用,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校际共享;构建实训基地开放管理模式,实现实训资源对社会、行业、企业开放,提升实训基地设备利用率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利用实践基地,开发创新、创意、创业项目,推广创业成功典型案例,培养在校生自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 (五)搭建产学研平台 联合淄博市软件行业协会、淄博市电子信息创新园等单位,以重点工程、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为引领,以行业战略发展共识为导向,以企业在研重点技术项目为对象,“校、行、企、园”搭建产学研平台,建立协同机制,促进校城融合。行业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师资培养、学生实践、素养植入、双创培育等内容;学校依托工作室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技术验证、项目提供、项目承接、职业鉴定、员工培训、员工输送等全方位服务。 三、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效果 按照“校企双元、项目载体”,围绕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整合校企资源,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保证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平台共享、方向分流、项目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一流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一般职场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加强,学生的学风比以前更好了,各级各类大赛获奖奖项数目和质量较之前有显著提升,尤其是近两年来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奖项数量和名次上均有新的突破,连续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对口率达85%以上。教师的项目化实战能力也大大增强,在各级各类的教学能力比赛、技能比武中成绩显著,近年来教师考取红帽、华三、华为等国际知名认证证书比例提高到25%,先后为80家以上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通过开展“引企入教”教学改革,引导企业参与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联合企业设立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实用型、前沿型技术任务式培养模式,破解了长期困扰企业的岗前培训难题,彻底打通了职业教育与企业用人之间的技术壁垒。 四、结语 近年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计算机相关专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进行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在产教融合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对口高质量就业、师资融合提升、创新教育培训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有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计算机类专业总体招生规模也位列学校招生专业前茅,师资水平、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动态对接行业标准、企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用工难”“一才难求”的问题。同时,校行、校企在相互融合过程中,以产品升级、技术服务、校城融合项目等为抓手,形成了互利共赢的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共育新局面,形成“校行、校企命运共同体”,从而达到校行、校企“共生共长”。当然,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也在初期的实践阶段,也有一定的不足,但是事实证明只有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把人才培养过程置于产业链、创新链、发展链中,才能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欧阳剑波.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J].职教论坛,2011(22). [2]张毅,肖新凤.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8(8):47-52. [3]崔忠伟,赵晨洁,王永金,等.基于工程认证的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1):100-101. [4]陈慈发,周学君,董方敏,等.地方高校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3,1(3):71-76. 编辑 常超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