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钢琴合作艺术的多元研究
范文

    奚劲梅

    【摘 要】作为一件多声部乐器,钢琴除了它强大的独奏功能外,近年来更多地在合作领域发挥作用,产生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合作艺术作品,钢琴在合作音乐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关注和重新定义。如今,钢琴与声乐、钢琴与器乐的各类合作可谓层出不穷、俯拾皆是,大量的音乐表演与舞台实践给了大家一个重要的启示:钢琴合作是一个专门的艺术,它涵盖的层面是多元的,本篇兹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出发,探讨多样化的钢琴合作形式。

    【关键词】钢琴;艺术歌曲;古诗词;多元结合;舞台实践

    中图分类号:J624.1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9-0052-03

    一、赵季平《关雎》

    第一次听赵季平的艺术歌曲《关雎》,是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交响乐版,舒缓的节奏,细腻的接腔,句尾音的拖腔处理,使歌曲节奏与文字结合得恰到好处,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佳作。在配器方面,古琴的加入犹如神来之笔,音色的别致多样使歌曲在古老淳朴又不失辽远的简约中与诗文韵律吻合,增加了整体的诉说感。这样优秀的作品怎能与它失之交臂,笔者遂与课题组另外两位老师(声乐、古琴老师)以《关雎》为契机,开始了“多元形式下的琴歌研究——钢琴、古琴、人声在中国古典艺术歌曲中的再结合”的探索。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其实它就是民歌,如今尽管我们看不到古人“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的场景,采用钢琴、古琴、人声来再现它,一来,为探索音乐多元融合的无限可能性;二来,在清简如溪的乐音中,感受时空的回放。

    其实,音乐艺术与文字语言之间历来有着天然的相通性,無论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还是20世纪早期由黄自、青主等老一辈音乐家以古诗词谱写的艺术歌曲,皆不出左右。作曲家赵季平的《关雎》通过形式、音韵、旋律之美的再度编创,实现了“中国传统民族观与中国古典审美现代化的嬗变”,它是传统与现代的另一种对话,表达出作者希望古代与现代之承接、传递以及延续的思想。

    中国琴会会长赵家珍在西安第五届琴台音乐节(2016-11-01)上就表示“听古琴与钢琴合奏,有味”。歌曲《关雎》以钢琴、古琴、人声三者结合,首先在声音的融合和层次上令听者耳目一新。人声的吟唱,钢琴、古琴彼此遥望式的呼应,“一键霹雳,一弦幽鸣”,乐音起伏与诗词吟诵、音韵格律在作曲家民族化的音乐表现手法中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杨荫浏先生曾说:“国乐的独到价值,必须在与世界音乐公开比较之后,始能得到最后正确的估计。国乐的充分发展,必须在与世界音乐经过极度融化之后,才能达到它应有的程度”。①

    二、舞台实践的再探索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古典诗词内涵的一种声乐艺术形式,其主要特色是‘诗乐形式的有机结合,其中又以诗词内容的不同在音乐创作的手法上有所区别”[1]。从整体上看,这些“诗乐”形式的艺术歌曲作品都有一些共同性,比如:鲜明的民族特质、具有唱念式的戏曲声腔,以及较高的艺术性。但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的探讨显然不具备较强的说服力,为此,课题组三位老师们先后举办了两场以古诗词为主导,以钢琴与多样民族乐器相结合的中国古典艺术歌曲音乐会,它们分别是:2016年12月18日举办的“声声慢---琴声叠韵音乐沙龙”(此场音乐会还作为关爱血友病儿童的公益音乐会,演出经费全款捐助给成都“艾科”罕见病关爱中心)和2017年7月2日举办的“清溪映墨梅---古典诗词吟唱音乐会”。两场音乐会在选曲上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以20世纪早期以黄自、青主等老一辈音乐家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为线条,如《春思曲》这样的代表作;第二板块以当代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为线条,主要有《关雎》《春晓》《清玉案·元夕》等;第三板块是笔者在与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李伟老师以及本院作曲系同学共同探讨下,结合戏曲,最后由作曲系同学编创的艺术歌曲,如《秀江南》《虞美人》。下文将以《春思曲》《春晓》《虞美人》为例逐一说明。

    (一)春思曲(词:韦瀚章 曲:黄自)

    《春思曲》创作于1932年,是黄自最重要的一首作品,超过《长恨歌》,亦是我国经典的艺术歌曲。在此曲的钢琴部分里我们听得到德彪西的色彩,人声与钢琴的巧妙配合把春夜的雨、陌头的柳、新燕的啁啾、浓郁的相思逐层推进,在结尾处一个似“杜宇”的呼唤中达到顶点,旋即又归寂于似雨似絮的叹息中。钢琴织体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和室内乐特点,也是对诗词内容的绝佳解释。

    在钢琴演奏方面,一开始出来的六个和弦要用弱音踏板,当演唱者唱到“忆个朗……”这部分时,钢琴不能忍声音,要放出来,弹出一种爱的“恨”表达。

    (二)《春晓》(词:孟浩然[唐] 曲:黎英海)

    《春晓》是一首两三岁的小孩都能朗朗上口的小诗,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读来,却是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有华丽的辞藻,不在于有绝妙的表现手法,而在于它短短诗句里流露出的大自然气息。

    吟诵是一种介于读和唱之间的表达,往往可意会不可言传,目的是要充分表达出诗词里特有的声律、音韵、意境之美。《春晓》的旋律凝练,演唱是吟诵式的,以期勾勒出古诗词特有的语气和节奏。虽着墨不多,但意境清远,非常贴合中国美学中的“大繁至简,返璞归真”的要义。作曲家在每段歌曲结尾处增添的叹惜式虚词“哦”,人声与钢琴同步进行,使演唱者的内在情感与琴声达到一致的精神高度。

    “一切景语皆情语”,惜落花、惜韶光,感怀美好事物转瞬即逝,喜春、惜春、叹春是《春晓》的意境所在。全曲用2/2拍的广板速度吟唱,多处运用减慢和延长音记号,它是语句的延长,更是情感的延伸。每一句的尾腔处理,似晓风、似月华,缓缓吹拂流泻,让诗词美与旋律美交融,让人声与琴声和鸣,宛如一曲天籁。

    (三)《虞美人》(词曲:付昀祎)

    在一次学期考试中,笔者偶然结识了当时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大四的学生付昀祎,了解到她是一个京剧迷,私下一直跟着京剧老师学习老生,并且还会苏州评弹,这在她那个年纪的学生里实属少见。有一次听她和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李伟老师对唱戏曲(李伟老师是四川扬琴国家级传承人刘时燕老师的弟子),突然发现这正好是我们课题研究想要的音乐素材,也是课题在多元探索上的一个新突破,遂决定有偿聘请付同学为我们的课题实践音乐会谱写一首既有古诗词意境,又融入了戏曲元素在里面的歌曲,并邀请李伟老师担任歌曲中的戏曲演唱部分,于是,就有了这首《虞美人》。

    《虞美人》以李伟老师反串的声腔“叶已凋零花未落,冷冷清清想自由,怎奈空枝晚来风,独饮一樽酒”开始,在乐曲的编配手法上,除了钢琴,还加入了筝、箫、琵琶、二胡,当歌曲进行到第48小节,又加入京剧念白:“好俊俏的公子,哎呀,使不得。……”整首歌曲是一种对话似的闲谈,一幅江南温婉的画卷在琴、筝、箫、琵琶、二胡和京剧的声腔中融为一体,跃然于听众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以古代曲牌为歌名的这首《虞美人》是我们课题组的首创、首演,尽管在编创、编曲的经验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在创作中也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它还是在我们的坚持下得以完成,它就像“初生的婴儿”,寄予着课题组以及参与者的期望与音乐梦想。在2017年成都市青羊区“走基层”文化惠民活动中,我们课题组编创的《虞美人》和《关雎》有幸受邀参加展演,较好地让在研的课题及时有效地转化成一种社会效益,达到了为公众服务、为社区服务的目的。

    三、钢琴合作的多元思考

    (一)钢琴伴奏、协作钢琴、声乐艺术指导

    1.中国音乐学院的西沙老师指出:“一个好的伴奏工作者应当胸有成竹,懂得自己与合作者的关系,能够以精湛的技艺,富有分寸感的演奏,陪伴、衬托、推动,乃至引领合作者共同完成艺术表现的任务。其实,懂得陪伴、衬托也是对演奏家乐感、技艺、修养、造诣的考验,能够做到真正的如影随行是伴奏的最高境界。”②

    2.《音乐周报》(2013年-05 007版)曾刊载中央音乐学院张佳林老师的《钢琴伴奏、合作钢琴还是艺术指导?》一文,文中指出:Collaborative Piano(協作/合作钢琴)一词是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对于“非独奏钢琴”专业的一个称谓,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一门专业就叫Collaborative Piano。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艺术歌曲专业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在欧美国家的许多音乐学院,在研究生阶段将其归入“室内乐演奏”领域。……在国际学术界,对于19世纪后半叶以后的欧洲艺术歌曲,更多的是用“声乐与钢琴的重奏”视角去审视与研究,而不是“钢琴伴奏的独唱曲”。因此,舒曼、沃尔夫、杜帕克、德彪西等等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就与贝多芬的“克鲁采”奏鸣曲、勃拉姆斯的钢琴三重奏同类。在这类作品中钢琴既不是独奏,更不是伴奏,而是合奏,于是就有了Collaborative Piano这个称谓。

    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钢琴所处的地位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在舒曼的《诗人之恋》中钢琴是“合作钢琴”,而在《威尼斯狂欢节》《夜莺》这类音乐会独唱曲中钢琴的“角色”就是伴奏。因此严格地讲,钢琴伴奏与协作钢琴也并非是“同一职业的两种说法”,在作品涉及与演奏要求方面是有所不同的。③

    3.“‘钢琴伴奏是一个辛苦的行当,近百年传承下来,没有变化。职业的钢琴伴奏家都是无私奉献的老师,一遍遍地跟演唱/奏者合音乐,陪着练习,跟着进课堂,走台、演出,上了台还要瞻前顾后,查漏补缺……可是今天, 因为欧美的音乐届有了Vocal coach这个称谓, 我们一下有点方寸大乱了。所谓Vocal coach,直译到中文就是‘声乐指导(声音教练),但是国内好多老师认为这样叫太相似于声乐老师了,所以在中间加上艺术两个字,成为‘声乐艺术指导”。

    现今任教于美国密西根大学音乐学院,担任声乐艺术指导与钢琴伴奏职位的邱怡老师如是说。

    “……声乐艺术指导是一个幕后工作者,就是说,钢琴伴奏在经过严格的训练,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之后,有能力在跟声乐学生合乐工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语言、语音、节奏、音准、风格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请注意这个顺序!此顺序决定了一位钢琴伴奏向声乐艺术指导的转型过程,那就是:1.训练;2.经验;3.指导。”

    “显然, 我们的航船已经驶离了‘钢琴伴奏的港湾, 而前方‘艺术指导的彼岸还有些扑朔迷离, 可能目前看来还是‘协作钢琴家最安全吧。西方的音乐会节目单还坚持在用‘钢琴家或者‘协作钢琴家来称呼伴奏家们。说到底,依然还是那位一起上台的,为吹、拉、唱的音乐家伴奏的人,弹得好不好上了台见,至于在前期工作中能不能做艺术指导,说实在话,没有必要在音乐会节目单上来表示吧?”

    邱怡老师的话语精辟而一针见血,一方面她梳理了钢琴合作的称谓以及职能,另一方面她提出了问题:

    钢琴家=Pianist

    协作钢琴家=Collaborative Pianist

    声乐艺术指导=Vocal coach

    钢琴艺术指导=???

    (二)多元合作的意义

    合作的意义在于探索音乐发展的多元、多样性;在于在演奏的实践中相互成就、彼此成长;在于让内心理想的乐音高扬在精神的天空。音乐其本身就是一个由错综复杂的多声部交织在一起的整体,每一个声部都缺一不可,并具有思辨、哲理的精神层面。如果某一个声部在表演中出现偏差、失误,都将会破坏音乐的整体性、平衡感,也就达不到“美”的艺术层面。合作之路其实也是对音乐本质的探索之路,对于探索、塑造音乐的纵深空间和立体呈现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中国古典艺术歌曲的琴、歌研究是多元形式中的一种,尽管只是冰山一角,但并不能由此抹去它的独特,以及它在艺术空间中的多元化和高度美感。

    如果我们把古诗词比作一根绳索,它的一端牵着远古,另一端牵着当下。一方面它让处于新时期的我们能重温诗词的美好,重拾久远的温馨记忆;另一方面,它让我们静下来思考:被湮没的古时,我们以何种姿态去欣赏、表达和保护?尊重四时节气,对万物和天地保持敬畏,拥有高洁和矜持的信仰……其实,这样的辰光不应该一去不复返。因为,彼时有缺,亦有无尽的光华。

    合作钢琴的方式多种多样,探索多元的路径,既可以让我们摆脱长期以来较为单一、枯燥的演奏模式、教学模式,又可以让音乐、让音乐教育更好地面向社会大众,服务于社会大众,从而达到教学、教育向“服务型”的学习模式转换。这条路尽管漫长,所幸,我们有耐心和信心,并一直坚持走在路上。

    注释:

    ①转引自魏廷格《评中西音乐关系的理论与实践》,载《中国新音乐史论集 ──回顾与反思》,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2年版。

    ②《谈艺术指导与钢琴伴奏的联系与区别》,中国音乐学院,西沙,载《音乐天地》2013.06。

    ③《钢琴伴奏、合作钢琴还是艺术指导?》,中央音乐学院,张佳林,载《音乐周报》2013年-05-15,第007版。

    参考文献:

    [1]王静.黎英海艺术歌曲《唐诗三首》诗乐结合的艺术特色[J].音乐探索,2013(03).

    [2]王文军.钢琴伴奏教学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20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