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
范文 | 唐杰 【摘要】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本研究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0月,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2组,即对照组(n=48例)及观察组(n=4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出诊、急救、入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诊、急救与入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可缩短出诊、急救与入院时间,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十分有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个性化护理;院前急诊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161-01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为血动脉中形成粥样化斑块,使得血流不畅血供急剧下降,诱发心脏急性缺血坏死现象而导致[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有烦躁、气急、胸部不適等症状,同时心绞痛持续时间较以往长[2]。在外发病患者接受急救措施进行救治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于院前急诊护理中缩短急救时间意义重大,可提高急诊效率。本文主要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院前急诊护理中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及个性化护理,并对护理效果作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将其按照奇偶分组法分成对照组(n=48例)与观察组(n=48例)。 对照组:年龄39-78岁,平均(58.64±3.16)岁;男性、女性患者占比26:22;心肌梗死部位:前壁13例,前间壁12例,高侧壁11例,下壁12例。 观察组:年龄40-78岁,平均(59.22±3.10)岁;男性、女性患者占比28:20;心肌梗死部位:前壁12例,前间壁13例,高侧壁10例,下壁13例。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诊断标准;②初次发病;③发病时间≤3h;④经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批;⑤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②治疗依从性较差者;③药物、手术禁忌症者。 组间一般资料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予以对照组行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镇痛等常规护理,并对其血压、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内容如下:①院前急救指导、现场护理:接到急救电话后,护理人员需在3min内接诊,同时视频联系患者家属或周边人群,指导其基础急救措施,如实描述患者发病因素、症状等情况,医护人员可采取针对性急救方案。保证15min左右到现场,医护人员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安抚,缓解其紧张情绪;采用急救药物予以处理。对患者行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测定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检查等措施同时迅速对其心梗三联进行监测,把相关数据传至院内胸痛中心值班室,使得院内急救小组可根据数据准备治疗药物。②转运护理:运途中需注意动作轻柔平稳,并不间断的行基础生命支持。急诊抢救室人员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对患者病情作快速评估,并开启绿色通道准备院内接诊。③急诊接诊护理:到达医院后将患者立即送至抢救室,检测各项指标,确诊患者病情,并采取治疗措施进行救治。④家属健康宣教:将相关疾病知识讲解给患者及其家属,并告知手术流程、作用,尽量消除其顾虑,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通知家属准备术后住院事宜,并关心、陪伴患者,以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影响治疗工作的进行。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出诊、急救、入院时间情况,并进行对比。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统计学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x±s)表示。P<0.05代表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间出诊、急救、入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出诊时间为(51.23±5.47)s,急救时间为(24.96±3.32)min,入院时间为(2.26±0.58)h; 对照组出诊时间为(76.36±5.22)s,急救时间为(39.07±3.59)min,入院时间为(3.82±0.66)h。 观察组出诊、急救与入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 3讨论 个性化护理对患者个体差异较为重视,目的在于满足多元需求,根据患者病况制定以人为本的针对性护理方案[3]。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具有发病急骤的特点,及时予以行急救措施可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利于改善预后[4-5]。本次研究主要对选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施行院前急救指导及现场护理、转运护理、急诊接诊护理与家属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可大大缩短出诊、急救与入院时间,急诊效率大大提高,取得的结果比较满意。 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出诊、急救与入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此结果说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措施效果更显著,大大缩短了急诊所用时间,提高急诊效率,研究可行。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效果较显著,可节省出诊、急救与入院时间,提高急诊效率,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关锦连,林国英.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8):187. [2]刘春红.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228-229. [3]孙兴凤.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5):261-262. [4]张冰.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5):3234-3235,3236. [5]叶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2):117,1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