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升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效应的对策研究
范文

    马勇

    [摘? ? ? ? ? ?要]?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开展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科研机构。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地方高校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创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该中心是集中科研中心与企业科研为一体的机构。阐述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存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应对措施等,希望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 ? 键? ?词]?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效应;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4?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016-02

    长期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地方高校的发展,特别是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工作,并不断提出新标准促使其更快地发展。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不能盲目性的发展,需要坚持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发展,这不仅能够为高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礎,同时也为科研中心和各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高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建,不仅有利于高校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探索高效的应对方法。

    一、协同创新的概念及我国地方高校创新中心的建设现状

    (一)协同创新内涵简述

    这里的协同创新指的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最终实现集成创新的目的。协同创新本身属于一种创新形式,同时也是促进创新的新模式,通常是设立科学、合理的项目和政策,全面对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学科进行研究和探索,促进这些学科的相互融合,走向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协同创新不仅有利于国家高素质建设人才的培养,而且有利于推动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二)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状况

    1.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共享的核心是大学企业研究机构

    地方高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将系统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并不断地创建和完善各种创新方案,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范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校内的生活和学习,学校鼓励学生走入社会,参与到相关公司单位、科研单位等部门的实践,在与不同人员进行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据国家权威部门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接班人,他们的创新能力越强,国家发展后劲儿越足,国家复兴大业实现用时就越短。从实践来看,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相比较,我国大学生,特别是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处于弱势。因此,各地方高校参与到协同创新工作中,不仅能够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进步提供方案,还可以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建设人才。

    2.各地方高校与协同创新共同合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断深入。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科学领域,人们在探索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安全性。协同创新,正是为了应对各种潜在的危险,保护人类自身。就像社会各行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样,各高校和相关部门建立起合作关系,将有力地保障我国科研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实践来看,我国很多高校与各行业之间要存在较密切的联系,但是双方的合作基础并不稳定和牢固,二者之间的合作计划不能长久开展,这对协同创新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另外,针对双方的合作,也缺少规范的、明确的规定,需要建立健全合作系统。在社会的发展中,行业不同,对待经济效益的态度也不同,作为高校,要以教育和科学研究为主要目标,而作为大中小企业,则以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最大奋斗目标。

    3.国内科研探索中暴露出的问题

    当前,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仍然不能踏入发达国家的行列,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在我国的科学技术研发方面,很多领域还和世界先进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科研成果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很多学校往往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主要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传授,缺乏社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不足。大学生的视野狭窄,不能及时地获取社会消息,了解社会的发展情况。一些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展科研项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研究成果往往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另外,很多地方高校的教育、科研经费有限,不能充分地满足科研活动的开支需要,最终影响到科研成果的产出。与此同时,我国的科研系统还存在不健全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需要。

    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

    (一)协作合作机制不健全

    经过权威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社会网络发展相对缓慢,在所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中,主要还是依靠高校主导,而企业推动型和政府导向型开展得还比较少,合作的形式多为初级、外部板块式黏合,在内部的合作上则缺少一定的融合性。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在运行体制上并不是健全的,尚存在社会创新网络不畅等问题,不利于创新要素高效发挥作用。同时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涉及领域较多,项目开展时间较长,各合作单位之间还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沟通,并非易事。协同创新中心需要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创新资源的效用,将创新要素的活力充分调动起来,在改革创新中,积极探索和构建完善的协作合作机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制度管理。

    (二)缺少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因为涉及领域较多,地方区域的统筹规划需要加强协调和规范,而不能再出现多部门管理、政出多门的状况,从而导致多单位在科研方向、平台建设等方面出现众多矛盾,不仅影响到项目合作的实际进展和效果,而且也不利于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对地方高校来说,建立起高效、规范的协同创新机制是尤为重要的一件事,这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1)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之间,出于对科研项目和经济利益等的考虑,往往会出现无序竞争或者恶意竞争的情况,使人才、资金及技术等资源不能很好地分配和利用,甚至会出现资源闲置和资源紧缺的失衡状况,严重影响科研工作的研发和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科研项目难有较大的突破。(2)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营过程中,科研技术和科研设备往往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进行升级改造,而忽视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这对整个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成果转化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一般承载着当地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重担,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实践来看,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在转化上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不能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究其原因,主要是权益分配的失衡造成了科研转化率低。因此,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势在必行,必将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三、有效解决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营运问题的措施

    (一)以市场为导向,对资源组织模式进行创新

    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地方高校的建设,并注意发挥利益机制的作用,对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给予鼓励和帮助,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规则,尝试对资源的组织运行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大力提倡和支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利用本地方区域内的科技园区,积极构建高校内部中介平台、高校外部中介平台及协同创新中心自身架构的中介平台等协同做和发展,凸显对本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协同创新中心的内部组织架构,有效提升平台的自主权,优化中心的管理模式,保障平台的顺利运行,体现出团队间的开放、互利互助的显著特点。另外,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要注重内部的契约化管理,沿着政府的领导方向,积极构建起协同创新中心和市场的交互机制,促进双方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二)进一步健全科技转化机制

    在国际上,高校的科技转化机构存在多种运行模式,各具优势。我国地方高校可以向国外大学学习,借鉴它们的大学技术转移机构运行模式,构建起中介平台,主要运用于高校的科技转化工作。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协同创新体系。与此同時,地方高校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坚持科技成果服务社会的基本理念,探索多样化的成果转化形式,形成生产力,助力社会的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工作

    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中要重视绩效管理工作,注重采用适当的用人机制,依据所设置的岗位,采用不同的招聘形式,招用高素质的人才唯用。在薪酬分配中,坚持分配均衡的原则,注重科研成果主要贡献人和其他协同主体的均衡性。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照顾研发人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并适当与股权、销售利润分成等相结合,作为激励手段激发科技人员更大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构建,加强了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之间的合作,一方面可以不断提高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营能力、创新能力及人才的培养能力等,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推动地方区域的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而针对协同创新中心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多种有效措施,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洪林,刘德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4):110-113.

    [2]王宏韬,于红波,国林祥,等.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体制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6,52(6):728-731,736.

    [3]迟俭辉.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践探索与风险机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7):1-3.

    [4]邵诗梦.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河南省某高校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6):92-93.

    ◎编辑 冯永霞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