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讨高校档案馆与校友会的现状与协同发展路径 |
范文 | 陈天岩 李煜霆 张一弛 刘可心 [摘? ? ? ? ? ?要]? 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搜集高校档案馆与校友会的相关资料,分析了当前的发展状况,指出存在人员结构、硬件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明确了高校档案馆与校友会的功能定位,探讨二者的协同发展与创新途径,从而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 ? 鍵? ?词]? 高校档案馆;校友会;发展现状;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7?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0-0220-02 高校档案馆既是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服务部门,也是学校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同时还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校友会,是高校为了沟通在校学生和已毕业校友而建立的具有社会性质的机构。看似不相关的档案馆和校友会,在实际工作中却有很多相关的地方,通过分析两者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现状,可以发掘两者协同发展的潜力,从而获得新的发展模式。 档案馆的功能主要是接收、保管档案,提供利用,维护历史的原本面貌,挖掘馆藏档案资源,进行文化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校友会的职责是联络并服务校友,开发校友资源,这注定了校友会的功能是联络、服务、宣传、公关、经济等多方位的。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档案馆与校友会都隶属于学校办公室,虽工作职责不同,但在工作中却有许多交集。档案馆为校友会提供所需个人的档案信息,校友会为档案馆提供优秀校友名单、事迹,丰富档案馆的馆藏。两个部门之间如何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服务,为校友服务,是项目组研究的重点。 一、档案馆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中国民航大学档案馆是学校内部的档案保管部门,其首要任务是为学校的广大师生提供各种利用服务,同时也具备传承学校历史文化、促进学生发展的职能。档案人员发掘、整理和研究学校档案资源中蕴含着的大量丰富、翔实的史料文化底蕴,并通过档案馆网站将其发布出去,供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了解大学的发展历史,传承大学的优秀文化,推进社会文明进步。虽然学校档案馆的发展状况良好,但是项目组在实地调查中也发现档案馆存在一些问题。 (一)档案馆人员配置不合理,档案整理入库仅靠人工,方式单一 根据实地调查,目前中国民航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结构较为单一。正式教职员工仅有3人,掌管学校党政、教学、财务等十大类的档案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及鉴定工作。工作量巨大且工作人员的缺少,使得学校档案馆人员的主要精力只能集中于档案的搜集和整理等基础工作,很少开展学生爱国爱校教育、档案科普等活动。同时,学校档案馆缺乏数字化的档案收录设备和拥有该专业知识的人才,因此,在档案搜集和整理入库方面仍然依照传统方法进行单一的手工编录入库。目前虽已通过外包的方法实现高校部分档案馆藏数字化建设,但还远远不够,还不能完全做到通过互联网进行便利的搜索、查询。同时,高校档案馆的珍贵资源若不对其进行数字化的统一管理,则无法与当今信息化时代接轨,不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传播。 (二)档案工作宣传推广不足,在校师生参与度较少 中国民航大学现已开通“中国民航大学档案馆”的微信公众号,主要目的为发布档案信息,留存历史印记,展现大学文化,其功能主要有发布信息动态,如立卷归档、校史征集、要闻动态,提供档案服务如数字馆藏、专题展览,记录民航往事等。但根据调查显示,由于学校档案馆的宣传推广不足,该公众号的校内关注度并不高,在校师生的参与度较少。宣传工作的不足使得广大师生对档案馆的职能存在一定的误解,缺乏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当在校师生遇到如档案查询、档案遗失、档案补办、档案接转等问题时,通常无法及时向学校档案馆内的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在育人方面,由于档案馆所发布的相关活动或科普少有关注,使得在校学生对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人文、发展历程等知识不够了解,缺乏对中国民航的深刻认识。 二、校友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大学校友会的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因各种政治社会因素停滞。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曲折发展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校校友会的发展正式走上了快车道。以近年来的特色活动为例,中航大校友总会通过召开创新创业论坛、校友招聘会等活动从而增加校友与在校学生的交流。同时江苏、四川等地校友分会的成立,也形成了以中航大校友总会为中心的校友会网络,可以为各地校友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虽然中航大校友会如今已经初具规模,在民航业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但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校友会的岗位设置较为单一,硬件建设有待完善 通过对我校的校友总会进行实地调查,可以发现我校与部分优秀高校校友会的综合实力对比还较弱。相较于其他“985”“211”等知名高校,我校校友会工作的硬件建设还有待完善,同时工作人员较少使得分工不够明确,造成工作效率较低,校友会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还比较慢。 (二)校友的从业范围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友会的多元发展 我校校友主要从事民航业,所以中航大校友会在民航领域内影响力较大,在非民航领域内影响较小。从优势的角度看,这样可以以专一方向来发展校友会,更加巩固我们在民航行业的人力优势。但也会有一定的劣势,就是会限制我们校友会的多元化发展。 从全国高校的校友会角度分析现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各高校的校友工作形式丰富多样,但是很多高校对于校友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以此观之,高校应该重视校友会工作,转变工作理念。在当今社会潮流下,我们应当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坚守科学发展观念,注重开展校友会的工作,将其与经济发展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工作思路。 三、档案馆与校友会的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 结合上述问题,具体来看校友会与档案馆都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之处,其产生原因主要有:(1)两者面临复杂问题或繁重任务时的完成效率较低,加之现代化手段的缺乏,使日常工作的展开变得冗长繁重。针对此问题,我们提出了对外宣传与档案整理的协同工作模式。(2)由于校友的从业范围有限以及档案的单一归档形式,在调动广大师生与校友的参与度上还有待提高,所以提出“校友合作方”理念,即通过校友企业合作来构建更大的学术工作交流平台,同时及时跟踪整理反馈校友资料并归档,从而在丰富档案馆馆藏的同时实现档案馆与校友会的优势互补。 (一)以校史展览为依托,提升师生的档案意识,实现育人作用,拉动档案资源建设,在坚实我校档案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提升工作效率 面向广大师生与校友,档案馆提供资料以校史为主体,同时结合校史馆、图书馆的馆藏作用,加以校友会人员提供讲解服务,协同提升档案馆与校友会的工作效率。校史讲解主体围绕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开放发展、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展开,如我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講话精神,在2018年开展《中国民航大学史料片展(历史沿革篇方槐专题篇)》,生动展现了从中国民航大学历史沿革、再到方槐的个人生平事迹并冠以其书法作品,从多元角度向广大师生普及了“校史展览”这个档案工作展示新平台,从而让师生了解档案工作并宣传档案工作。 从档案工作角度来看,校史展览是繁杂、枯燥、平实的档案工作的“化蛹成蝶”,通过校友会在校史展的讲解中对外宣传档案工作来提升师生的档案意识与参与度。育人的一个关键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从育人视角下发挥高校档案馆的功能应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这个理念融入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断提升档案馆的服务和育人功能。 (二)从“校友合作方”理念出发,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校友网络与学术工作交流平台来提高师生关注度与参与度,并对校友资料追踪归档,从而加大档案宣传力度 “校友合作方”是我校校友在企业发展或科研探索的过程中,有合作关系的多领域高精尖人才或企业,通过校友来发展校友,提升我校在多元产业领域的知名度,从而更好地服务我校师生。具体来看,我校首届校友企业家发展论坛在“校友返校活动月”期间成功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0余位企业家校友返校参加此次论坛,其中海特集团的众位校友企业家代表通过面对面交流,分享了各自企业在发展方面的经验与心得和学生时代对母 校的历史记忆,对在校师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同时,“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的举办,旨在进一步发挥学校的人才资源优势,为校友企业提供优质的人力支持与人才服务,实现促进学生就业与助力校友企业发展的“双赢”,推动学校与校友企业之间的多渠道、全方位合作。 档案馆通过校友会这一桥梁,对校友及举办校友活动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不但完善了校友档案的归档,丰富了档案馆藏,也加强了校友会与档案馆之间的密切合作。 四、结语 高校档案馆与校友会对于高校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上文对于我校档案馆和校友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具体论述。虽然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和资金较少的问题,但发展前景巨大,我校可以发掘两者协同发展的潜力,寻找更多的创新点,从而推动学校的快速多元发展。从社会角度看,二者的结合为高校的社会地位提供新的思考模式,这对于高校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可贵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车艳红.高校馆藏档案数字化实现方式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14):186-187. [2]王俊.我国大学校友会资源动员的功能解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90-95,102. [3]高永青.以校史展览为依托拓宽高校档案工作领域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2(2):30-32. [4]陆宪良,冯玮.高校档案馆网站的定位新思考及建设实践[J].兰台世界(中旬),2013(6):18-19. [5]李门楼,张祎,丁苗苗.高校地方校友会建设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9). ◎编辑 司 楠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